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2014-07-26杨洁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8期
关键词:动态预设语文课堂

课改后的语文课堂虽然精彩纷呈,环环紧扣,层次井然,学生在课前的预习、与老师的配合方面都很到位,老师预先设计、调控课堂也很自如,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似乎没有很好展现, 学生的课堂问题生成似乎稍显欠缺。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主要从教师充分全面的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堂预设中要进一步认识教材、教师在课堂预设中要全面认识学生以及教师的教学机智是预设与生成的保证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浅陋看法。

最近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课活动时,我发现课改后的语文课堂虽然也呈现出了千姿百态、精彩各异的局面,课堂导入新颖,环环紧扣,层次井然,活动搞得热烈而有条不紊。但让听课者在为这堂课感到欣喜的同时也略感到有点遗憾:整个课堂上,学生在课前的预习、与老师的配合方面都很到位,老师预先设计、调控课堂也很自如,学生看似全部掌握了老师预先设计的问题。可是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体现在哪儿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生成呢?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及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会生成新的想法和各种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理清学生的思想脉络,看准学生思想的症结和可能的走向,随时调整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动态生成性教学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让学生能看,能读,能想,真正体现了当今课堂教学的新理念。与传统的预设式教学相比,动态生成式教学的价值颇多。

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湖北武汉六中特级教师胡道明说过一句话,生成因预设而丰富,预设因生成而精彩。在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高效教学必然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那么如何使教学预设和生成实现统一和转化,让两者在教学中实现双赢呢?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充分全面的课前准备是预设与生成的前提。

精彩的生成离不开之前的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要重视预设。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和周密设计,就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预设和动态生成,没有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因此课前准备至关重要,它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既要预设情境又要考虑生成状况,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实现优质课堂教学。

课堂是动态的课堂,课堂教学中需要细致而精彩的预设,但决不能仅仅依靠课前预设,预设要随时审时度势,根据课堂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把预设与生成有机的结合起来。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精彩无限。

二.教师在课堂预设中要进一步认识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一个教学案例。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成长即课程成长。从本质上说,教师从事教学,不是教教材、教教案,应是用教材教学。教材只是一条线索,它的功能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路径。至于教材上的具体素材,包括知识发生的背景、例题等都是可以改变的,这也正是教学创造性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教师要学会全方位地解读教材,要多视角地分析教材,把握编者意图,熟悉知识体系,并与自身素质和学生实际相结合。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类比迁移、选值计算、互动解惑、拓展提高、比喻升华等过程,把一系列的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自始至终都置身于思维的激烈碰撞之中,其间又不断制造问题悬念,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起求知欲望,为最后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扎实基础。试想,没有精彩的课前预设,何来至美的课堂生成。

三.教师在课堂预设中要全面认识学生。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一种教学设计理论的基本前提都是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教学,对学习者的分析在教学设计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带来了课堂教学的生机勃勃,彰显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本质特征。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辨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他们能够用不同的生活来感悟教材知识,把生活和知识联系起来。知识,在交流中增值;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通。他们学习的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确实如此,学生们并不缺乏创造的潜能,只要给予他们机会,课堂就会成为智慧飞扬的天地。所以,我们教师必须以学习者的角色去读懂学生。因为只有知道什么知识为学生所需要,自己才能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知识;只有了解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设计符合学生学习方式的预设,童心与智慧也才能在课堂上飞扬。

四.教师的教学机智是预设与生成的保证。

课堂是学生的,也是老师的。我们在强调以生为本的同时,也应注重教师在课堂上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教案,有时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也许它将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恰当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动态生成的课堂对于预设的要求越来越高,课堂灵变性越来越大。教师应不断加厚自身的底蕴,不断的锤炼、提高课堂驾驭和应变能力。

总之,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又是预设的升华,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如果不重视生成,回避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并且缺乏生命力。让我们一起用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将语文课堂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我们的的语文课堂在动态生成的引导下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师生在互动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绽放出更加美丽的光彩!

杨洁,语文教师,现居陕西西安。责任编校:王 玲

猜你喜欢

动态预设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