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医学院校教师素质浅析

2014-07-25

教师·中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师素质

摘要:教师的使命神圣而伟大,高职医学院校的教师更是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根本上树立依法从教的信念,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医学科学知识结构素质、业务素质、心理身体素质等)。这些素质的提高除了依靠教师自身的努力,还需要一些外部条件的支持,这样才能使教师正确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承担应尽义务。

关键词:高职医学院校;教师素质;依法从教

随着社会的发展,依法从教已经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坚定的信念,尤其是高职医学院校的教师更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依法从教,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可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高素质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要做到依法从教,必须要知法、懂法,树立强烈的教育法律意识和高度的教育法制观念。这就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加强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要系统了解教育的本质特征、教育的法律规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实施教育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都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规定,其中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对于一名高职医学院校的教师来说,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同时具备职业道德素质、医学科学知识结构素质、业务素质、心理身体素质等,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神圣的使命。

一、高职医学院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第一,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整体结构的灵魂。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职业工作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共同行为规范和准则,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2]。教师必须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有对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有了这种动力成分,教师才能担负起既教书又育人的重任,才能培养出胸襟开阔、目标远大、关心人类健康的品德高尚的医学生。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实际就是一种奉献精神,具体体现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忠于职责,孜孜不倦地努力耕耘,教师具备了这种奉献精神,才能处处以一个良师和益友的身份面对学生,才能把良好的医德修养渗透到课堂教学和临床带教中去。这对于医学生热爱医学事业,发扬为人民服务以及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等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既要与法律法规相符合,又要经得起道德良心的考验。

第二,高职医学院校的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医学科学知识结构素质。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却没有一定的医学科学知识结构素质,这样要教好书育好人,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出现了既分化又综合的趋势,即一门医学科学不仅与其相关学科有关,而且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系列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学科本身就是一直在不断更新和变化的,如新的病原体、新的疾病等的出现,必须及时准确地加入到教学中,才能体现出医学教学的与时俱进性。这就对我们医学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有精深的学科基础知识,又要有广博的临床专业知识。学科基础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基础,临床专业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教师,能否在本专业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主要取决于其学科基础知识和临床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换言之,只有不断更新知识、补充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自我更新能力和实践从教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第三,即使有了合理的医学科学知识结构,甚至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很有建树的人,也不一定是一名好教师。尽管他们满腹经纶,可是由于缺乏传授知识的方法和技巧,讲课时往往平铺直叙、照本宣科,使人兴味索然;有的拖泥带水、重点不突出,使学生越听越糊涂。相反业务素质高的教师,有时几句话就能使冥思苦想几天的医学疑难问题瞬间茅塞顿开,并且能够在教学中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并掌握知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因此,业务素质也应是高职医学院校教师具备的基本素质,它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修养,也就不称其为教师,更谈不上合格教师。

第四,我认为高职医学院校的教师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身体素质。健康的心理身体素质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知识、能力等素质建立的保障。教师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人格及社会认知能力,不仅能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而且可以用一颗公平、公正的心去面对每一位学生,这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3]。医学院校的教师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榜样,

让学生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也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才能担负起教学重任,才能让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中体会到学生带给你的无限乐趣,并且可以和学生一起共同进步、互勉互利。

二、高职医学院校教师素质培养的途径高职医学院校的教师如何才能获得以上这些素质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是靠教师自身的努力。教育法规是教师从业的法制保障,医学院校的教师更应该认真学习,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自觉履行教师职责,主张教师权利[4]。教师的职责不仅是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作为一名高职医学院校的教师,应时刻不忘自己是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在平凡而普通的教学过程中,自觉自愿地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认真研读相关法律法规,从内心深处认识自己身上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应培养医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医务人才。在业务素质方面,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教育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既要选择合适的教法,懂得课堂语言的运用,又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思想状况有较好的了解。

另外,教师自身以外的一些条件的支持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学校应更新落后的教学观念,重视和进行教学理论培训,让教师及时了解医学教育改革的动态和信息。聘请从事医学教育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给教师作辅导报告或讲座。有针对性地对教师实施进修和临床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授课水平。鼓励教师学历深造,进行知识更新,拓宽知识面。此外,学校还应运用各种方式表彰先进,把教师蕴藏着的极大的社会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和发挥出来。这样,教师的作用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学校的各项事业才能全面发展。

总之,作为高职医学院校的教师任重而道远。必须坚持依法从教,把自己的职业行为与教育法规结合起来,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只有懂得法律,尊重法律,才能确保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才能为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医学人才奉献终身。

参考文献:

康树元.教师如何做到依法治教. 法治与经济,2011(275):133—134.

赵明东,秦国民,王国祥,等.医学院校教师享受职业幸福的路径选择.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64—65.

Singh Arjun. Ethics for medical educators:An overview and fallacies. In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11(2):83—86.

魏芳.浅谈依法从教,正确履行教师职责.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6):6—7.

猜你喜欢

教师素质
让语文课上出自己的味道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职业学校提升教师素质案例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
走出语文教学的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