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叛逆女儿的“恋父情结”

2014-07-25

现代家长 2014年6期
关键词:陈女士情结丈夫

造成女孩“恋父情结”的原因有哪些呢?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家庭阳盛阴衰,父亲的影响力过大,会让女孩对父亲无比崇拜和敬佩,以至于把父亲神化;二是父女相依为命,或父女亲近超过母女亲近,主要是指在时间上、空间上,乃至情感关系上;三是女孩缺乏安全感,性格内向,内心比较幼稚,且比较娇气。

陈女士来到我的心理咨询室时,满脸忧伤。刚一坐下,她就迫不及待地向我诉说起自己的烦恼。

叛逆女儿的荒唐要求

“我真没想到,我13岁的女儿萌萌居然满脸愤怒地对我吼道:‘你必须和我爸爸离婚,否则我就不上学了!听到这句话,我的心好痛,简直不相信说出这样话的人居然是我的亲生女儿!”说罢,陈女士的眼泪夺眶而出。看得出来,她内心充满了悲伤和痛苦。我递给她纸巾。她赶紧擦拭掉眼角的泪水,说出了她的困惑——

我是本市的一名外科医生,我丈夫是重庆的一名公务员。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在网络上认识了。随着交往的深入,我们发现彼此十分谈得来,于是便开始视频、见面,后来我们相爱了,并克服一切阻力,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我们两地分居。当时我想过辞职,到重庆找一份工作,但后来还是决定留在本市,一是因为在重庆没有找到满意的单位;二是因为我所在医院是省级医院,福利待遇不错,院长还是我父亲的好朋友,我也不好意思提出辞职。婚后第二年,女儿萌萌出生了。我请了产假,终于可以和丈夫团聚了。但假期未到,单位就三番五次地催促我回去上班,我只得把女儿留给了丈夫和公公婆婆。我非常想念女儿,每天除了打电话,还尽可能地和同事调班,让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看望孩子。毕竟是在两地,聚少离多,慢慢地女儿对我的态度开始不冷不热。起初,我认为是她的性格有些内向,不善言辞,年龄小不懂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会改变对我的态度。但令我失望的是,她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变本加厉起来。我想可能是青春期孩子有些叛逆,也没有太在意。

萌萌6岁的时候,我母亲去世了。去年春节前,我父亲也去世了。我深感亲情的珍贵。如今我已是一名主治医师,在医院也算是骨干了。为了一家人能生活在一起,我毅然选择了辞职,并很快在重庆找到了一家不错的医院工作。我满以为从此就可以和丈夫、女儿享受天伦之乐了,可是,我的愿望落空了。之前每次和女儿见面,因为时间紧张,几乎没时间互相交流。如今,每天都可以和女儿在一起了,我感到特别幸福。没想到,女儿却刻意地和我保持距离,甚至不搭理我,但她和爸爸的关系却很融洽,只要她爸爸在家,她就表现得十分听话懂事。我想,可能是她长期和爸爸一起生活的原因吧。可令我气愤的是,每次我和丈夫有亲密行为时,她就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而且脸上写满了愤怒。上周日,她终于爆发了,对我说:“你必须和我爸离婚,否则我就不上学了!”唉,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给她买好吃的,她拒绝吃;给她买好看的衣服,她不要。她对父亲的态度与对我的态度正好相反。在这个家里,我就像一个多余的人。她平常在我面前总是保持沉默,我也不好多问,难道是因为她正处在青春叛逆期吗?邓老师,您一定要帮帮我!

都是“恋父情结”惹的祸

听完陈女士的叙述,映入我脑子里的第一个词就是“恋父情结”,而且这也是解开陈女士心结的关键所在。

所谓“恋父情结”,指的是女孩亲父嫌母的一种复合情绪。相传在古希腊神话中,爱烈屈拉公主因母亲与情人一起谋杀了父亲,她决心替父报仇。后来,她与兄弟一起杀死了母亲,实现了为父报仇的愿望。精神分析泰斗弗洛伊德借此来说明处在儿童期的女孩所表现出的性心理特征,即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潜意识中有一种取代母亲位置的愿望。特别是到了性器期(3~6岁),儿童开始关注自己的性别,当女孩发现自己没有男性生殖器时,就会埋怨并妒忌母亲占有父亲的爱。一般来说,女孩在3~6岁时常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恋父嫌母现象,即所谓的“恋父情结”。其实,“恋父情结”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女性在其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大部分女性都能顺利走过这个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迈过“恋父情结”的门槛,把对男人的概念从父亲过渡到其他男人那里。但是,如果一个女孩子进入了青春期(12~18岁)后,依旧表现出对父亲的情爱独占欲,那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了。因为,如果一个女孩子表现出过度的“恋父”,将难以走出心理发展的恋父阶段,就会始终无法与父亲实现心理分离,与母亲的关系疏远不说,与同龄男性的正常交往乃至婚恋也常常会受到严重影响。这样的女孩总在有意无意寻找父亲式的恋人,但即使找到了,相处也会成为问题,因为恋父女孩的性格大多内向、娇气、任性,而且往往出现性的阻抗,导致婚恋出现危机。

那么,造成女孩“恋父情结”的原因有哪些呢?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家庭阳盛阴衰,父亲的影响力过大,会让女孩对父亲无比崇拜和敬佩,以至于把父亲神化;二是父女相依为命,或父女亲近超过母女亲近,主要是指在时间上、空间上,乃至情感关系上;三是女孩缺乏安全感,性格内向,内心比较幼稚,且比较娇气。

回到本案中,显然导致陈女士烦恼的罪魁祸首来自女儿萌萌过度的“恋父”。由于陈女士长期和丈夫两地分居,女儿是由孩子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带大的,因此,在时空上,在情感上,父亲必然成为了女儿萌萌最为亲近的人,导致父亲在女儿心目中的地位远远超过母亲,以至于对父亲的依恋程度极高。而且,从陈女士的叙述中可以得知,个性较为沉默的女儿对她是排斥的,保持着距离,并经常对她有不友善的行为,拒绝她的好意,尤其是见不得陈女士和丈夫有亲密举动。这些都说明,在女儿内心深处,她对父亲有一种独占的欲望,她觉得母亲回来后对她是一种威胁,担心母亲会抢走父亲对自己的爱。因此,她经常向母亲发脾气,甚至让母亲和父亲离婚,并威胁母亲如果不离婚她就不上学了,其根本目的,就是希望自己能继续独占父亲对她的爱。

所以,归纳起来,是过度的“恋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青春期叛逆,导致萌萌向自己的亲生母亲提出如此荒唐的要求。

帮女儿迈过“恋父”这道门槛

我把我的分析告诉了陈女士。她先是一惊,然后很紧张地问我,如何才能帮助女儿迈过“恋父”这道门槛?我向她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她能和丈夫一起努力,来改变目前的困境。

首先,及时和丈夫沟通。要及时告知丈夫,让他明白女儿对自己的态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女儿存在过度的“恋父情结”,并解释过度“恋父情结”形成的原因、表现和危害。通过交流,让丈夫和你一起来关注并解决孩子的问题。

其次,和丈夫一起给孩子补上性教育这一课。性教育是中国很多家长最容易忽视的,本应该给孩子健康成长奉上的一堂必修课。家长通过对孩子开展切实有效的性教育,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要让孩子明白男女有别。但“恋父”并非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它只是说明在心理上依恋父亲的时间比一般人更长一些、程度比一般人更深一些罢了。要让这种依恋不影响正常生活,就必须让自己成长起来,明白家庭不同角色的分工和定位,然后,以一个成熟女儿的身份来看父母。家庭之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婚姻关系,而不是父女关系。相对于父母而言,女儿是配角,不是主角,所以女儿必须心理断乳,不再像个小女孩那样将父亲当神来依附。二是要帮助萌萌,让其多结交同性朋友,在与同性朋友的交往中,知道作为一个女孩,应该有什么样的言行举止,应该对异性保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从而为将来与异性正常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夫妻合力,和女儿保持合理的距离和亲密关系。一方面,作为父亲,应该坚定而巧妙地暂时疏远女儿,逐渐和女儿保持适度的距离,尤其是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萌萌来说。但切莫一下子就疏远了、陌生了,这会导致她产生自己被父亲抛弃的感觉,继而引发亲子关系紧张。所以,父亲对女儿的疏远必须循序渐进,多把亲密的机会让给母亲。而另一方面,母亲应该坚持不懈地去弥补女儿在小时候缺少的母爱。因为女儿过去一直跟着父亲生活,显然是父爱过多,母爱过少。因此,作为母亲,应该想方设法,用女儿可以接受的方式和女儿逐渐地缩短距离,在言行上亲近女儿,找女儿高兴的时候,和女儿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内心的感受和想法,继而赢得女儿的好感,满足女儿爱的依附,让母女关系恢复正常的状态。

陈女士听完我的分析和建议,如释重负地走出心理咨询室。一个月后,我收到陈女士的电子邮件,里面是一封感谢信,还有她和女儿的一张合影,照片上母女俩笑靥如花。

【编辑:花洁】

猜你喜欢

陈女士情结丈夫
请允许我 细细地回忆她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请允许我细细地回忆她
告别“GDP情结”
难舍难分的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申请退款变“贷款”女子险被骗1万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