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体会

2014-07-24吴国俊

甘肃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仿写训练作文教学

吴国俊

〔关键词〕 作文教学;情境;仿写;训练;序列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0—0088—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教学问题。多年来的一线教学实践使我累积了如下心得体会。

一、视作文为乐趣,坚持情境作文

有兴趣才有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并努力去认识它、探索它的一种心理倾向,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视作文为乐事呢?

1.掌握学生个性的心理特征。要尊重个性差异,学生喜欢学什么,不喜欢学什么,常以兴趣开始。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爱好,培养学生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化兴趣为动力。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也就有了创作的欲望。那么,开启作文之门就有了“钥匙”。

2.创设自然环境,坚持情境作文。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烈,但注意力比较分散,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只有感兴趣的事物,才会积极认真思考。传统的教育,多半以“教”为主的操练,形式呆板,内容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缺乏主动性。我认为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投进大自然的怀抱是激发其创作灵感的好方法。因为语文课的内容都是来自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现象,学生投身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和实践。通过学生接触自然事物,探讨自然现象,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很自然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种情境教学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积累了写作的素材,为写好作文奠定基础。

二、仿写范文,找到自信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我们的教材就是最好的范本,尤其是讲读课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将学以致用的理念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学生把分析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仿写,不是机械的照搬,而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积累,仿照范文立意、构架、选材的方法去进行写作。有一位同学在发表写作感言的时候说:“原以为只有写不平凡的事才能写出好作文,没想到生活中我们熟视无睹的平常小事也能写出精彩,那今后可写的内容就多了,写作原来并不是那么难啊!”从学生的话语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仿写带给同学们的那份快乐和自信。

三、提供交流渠道,摘抄学生习作精美语句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了用得好的字词、写得好的句子、段落,但又不可能在讲评课上对每篇作文中的精美句子、段落都一一赏析,学生们也没有交流学习的机会。但教师又不能对这些好的句子、好的段落置之不理。如果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还可能因为老师的漠视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提供交流的渠道,采取摘抄学生作文中精美语句的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具体可以这样操作:教师把所有作文中的精美语句抄写在黑板上,每句话的后面注明班级、姓名,同时要求学生把这些语句抄写在专门的摘抄本上。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把这些精美的语句打印出来,张贴在学习园地,让学生课后去浏览欣赏。这样既让写得好的学生得到展示,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写作水平较弱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注重作文训练的序列化,使学生循序渐进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懂得 “写什么”,许多同学仍然不懂得如何下笔行文,总不可能跟着感觉走吧。然而,许多教师在作文的训练时也是跟着感觉走,作文的训练存在随意性,缺乏完善、科学、有序的训练体系。而作文教学是一项具有整体性、内在逻辑性、系统性的活动。学生只有获得了写作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他们才会构思、立意、布局、表达。根据作文训练内在的规律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理,我在作文指导上注重作文训练的序列化,使学生循序渐进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从而解决“怎么写”的困难。总的原则是:先口头后书面,先单项后综合,先模仿后创造,先记叙描写再说明议论,逐步实现作文教学的科学化,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仿写训练作文教学
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挖掘阅读教材, 实践英语仿写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探究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教材为本 以读促写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