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引导学会说写

2014-07-24陈玉琴

甘肃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观察激励思考

陈玉琴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说话写话;观察;生活;思考;激励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0—0075—01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说话写话有明确的要求:“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够复述大意和复述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对写话感兴趣,能够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使用标点符号。”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好的写话内容,使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教师在课堂上,只有随机应变,随着课堂的生成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时随地展现其睿智的才能,才是做好课堂教学的最佳策略。

一、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引导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养成善于发现的习惯,自己首先就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只有教师学会发现,并且善于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才能将这种观察的本领教授给学生,才能随时指引学生观察,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潜移默化地将学生的视线引入广阔的生活中。去年,笔者所在的学校即将拆迁,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消息让他们很吃惊,学生明显有些舍不得,各个情绪低落。于是,笔者利用早自习谈话的时间,采访某几个若有所思的小家伙,让他们说出情绪低落的原因。这样的一个行为,带动了全班学生的说话欲望,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理由。笔者见状,随即让学生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学生通过质朴的语言,简单的句子,透着对身边发生的事情的看法,也说明了学生有养成观察的习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观察对于儿童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二、用一颗享受生活的心去感动

每个早自习,除了读文认字的十分钟,笔者都会和学生一起读书,学生认识的字不多,需要教师站在身旁随时提醒。如,在读《草原上的小木屋》时,当读到“劳拉被一种奇怪的声音惊醒。那声音好像是枪声,但又比枪声尖,而且拖得很长。声音一阵阵传来。玛丽和卡丽宝宝依旧还在梦乡,但劳拉却怎么也睡不着。”笔者趁机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站在劳拉的角度,想象劳拉此刻的心情。学生通过思考后踊跃回答,有的说很害怕,有的说很担心。笔者再次诱发学生思考,问学生是否有过这样的心情。学生先是口头表达,经过笔者的鼓励后,学生纷纷将自己的经历书写成文。就这样,笔者将一节单纯的阅读课延伸为口语表达课和写作课,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由课文中的一个例子引发的联想,使学生回忆起生活中的经历,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降低了阅读教学的难度,它使写话成为一种被学生接受的快乐,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了说写能力。

三、用一种深邃的思考去启发

生活中有许多感人至深,富有教育意义的资源,教师应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恰到好处地寻找切入点,激发学生表达的信心。每年春风一吹,笔者所在的地区就容易刮沙尘,外面灰蒙蒙的一片,教室里的光线非常昏暗。笔者利用这些特有的情景,在黑板上写下“砍树、小鸟、人们、家园、环境”几个词,让学生观察窗外的瞬息变化,结合黑板上的词语,说说自己此刻的所思所想,并鼓励学生在课后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学生通过观察后认识到:“沙尘暴越来越厉害,那是因为人们砍伐树木,小鸟没有了家,我们的家园才会越来越脏。”在这些简短的写话片段中,渗透着学生对大自然的思考。这种源于真实生活的写话素材,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使学生处于边看边思考,边想边写的状态,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使其愿意写自己想说的话。

四、用一句赞美的语言去激励

每一次写话训练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因为针对不同的写话内容,学生都要进行相应的观察、感受、回忆和模仿,并调出大脑中积累的词语去表达。因此,不管学生写长写短,只要围绕教师给出的话题有动笔写作,哪怕一篇文章中只有一句话写得恰到好处,只有一个词用得新颖,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创作源自于生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的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获取鲜活而丰富的写话素材,最后要经常鼓励学生,给予其前进的动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观察激励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