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多维解析

2014-07-21姜洁晶

文教资料 2014年10期
关键词:思潮思想大学生

姜洁晶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多维解析

姜洁晶

(上海济光学院,上海 201901)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按照“传播—认知—认同—内化—行为体现”的机制进行,并体现出选择性、从众性、潜隐性、碎片化、融合性的特点,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重。

社会思潮 大学教育 影响机制 影响特点 后果

社会思潮是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以特定的思想理论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作用[1]。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更易于、也更有机会接受新思想、新观点,成为社会思潮的重点影响人群。探析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机制、特点和后果,能够为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化解社会思潮负面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一、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机制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活动产生影响,经历一个“传播——认知——认同——内化——行为体现”的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与前后环节都存在重要关联。

社会思潮传播是大学生对社会思潮产生认知的前提,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学校教育。高校具有丰富的资源,云集的专家学者、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各种讲座报告等,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思潮的渠道。二是大众传媒。书刊、广播、影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传播快捷,影响广泛,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网络传播打破了时空限制和身份界限,更加符合大学生需要,上网已成为很多大学生重要的生活方式。在接触网络信息时,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社会思潮。三是人际传播。大学生在人际传播过程中通过他人言行接触社会思潮,其中同辈群体尤其是同学、朋友之间相互传播的影响最为显著。

大学生在接触社会思潮之后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一般而言,对于新认知的社会思潮,他们在自身知识结构、经验积累、利益需求等基础上有选择地认同。当这种认同日益强烈并趋于稳定时,大学生就会将思潮中的思想观点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并与原有价值观相融合,构建新的价值观。进而用新的价值观指导自身行为,使社会思潮在行为中体现出来。

根据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机制,在多元社会思潮的猛烈冲击下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一是在社会思潮的传播途径上重视学校教育及其积极引导,规范大众媒体,优化社会舆论环境,挤压不良社会思潮的传播空间;二是在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认知、认同、内化阶段,教育工作者及时关注其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正确分析社会思潮;三是在行为体现阶段,鼓励社会思潮的积极影响,及时纠正错误社会思潮导致的大学生不良行为。

二、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特点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呈现出选择性、从众性、潜隐性、碎片化、融合性的特点。

一是选择性。选择性具体表现在大学生对社会思潮内容及接受途径的选择上,他们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多种传播途径,即面临多样化的选择。由于他们已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一定的判别能力,在对社会思潮内容的选择上,他们未必全部接受所有社会思潮,也未必全盘接受某一种或某几种社会思潮的全部思想理念,而是依据自身既有知识和经验、现实需求等因素有选择地接受。在各种社会思潮面前,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接受或不接受某一社会思潮。而在面对同一种社会思潮时,大学生会选择其中那些与自己思想相符合、能够产生强烈共鸣的观点。在对接受途径的选择上,大学生会依其生活方式、接受习惯、学习偏好等做出不同选择。

大学生在对社会思潮的选择过程中能够锻炼辨析能力、思考能力,但如不加强外部干预和引导,容易导致大学生在选择社会思潮时更偏重从自身现实利益出发,致使价值观滑向功利性,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脱节,走向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极端。

二是从众性。大学生在选择接受社会思潮时,虽然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但同时表现出一定的从众性。毕竟大学生仍处于成长时期,心智没有完全成熟,未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易受他人影响。大学学习生活集体化的特点促使他们通过从众寻求归属感,友情的需要是从众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在对一些问题不能形成自己的主见时,大学生时常受到周围人的劝导、暗示和影响,往往选择从众。他们在接受社会思潮时也体现出从众心理,选择那些为周围多数人接受的社会思潮。如果大学生盲目从众,对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不加辨别,也极易被他人所误导或被别有用心者所利用。

三是潜隐性。影响是一个逐渐渗透的过程,从情绪感染到情感渗透,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但一些大学生虽然接受了某种或某些社会思潮的思想观点,也不能明确这些思想归属于哪种社会思潮,对社会思潮本身缺乏明确的、系统的认识;有的大学生虽然已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并在行为上有所体现,但其本身并未意识到这种影响引发的变化,或者未意识到自身变化是由于受社会思潮影响而引发的。这一潜隐性使大学生难以明确地意识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危害及对自身的消极影响,从而凸显了对大学生加强思想引导的必要性。

四是碎片化。一些社会思潮在传播过程中经历了分解,并非以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形式传播,而是以理论碎片的形式传播,使大学生接触到的只是一些较为零散的思想观点而不是整个理论体系。大学生受阅读方式影响及自身理解能力所限,难以深入理解社会思潮的全部内容。很多当代大学生倾向于“快餐式”阅读方式,不再专注于读原著经典和深入解析性文章,而是追求阅读的“短、平、快”感受,导致大学生对社会思潮观点的理解不深不透[2]。他们更多的是采取感性和日常生活体验的方式,而不是通过系统理论学习和研究的方式获得对社会思潮的了解。此外,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内容具有主观选择性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未必全盘接受社会思潮的思想观点。其中一些理论碎片从某个方面触动了大学生的思想,吻合了大学生的某种偏好。这种吻合首先引起大学生感性层面的共鸣,然后获得理性层面的认同,并将之视为其相应行为的合法性依据。因此,大学生往往不能系统地、完整地把握社会思潮的理论体系,而是择其部分思想理论甚至零散观点加以认同,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而碎片化容易导致断章取义,使大学生看不清社会思潮的本质。

五是融合性。由于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客观存在与传播,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接触到多种社会思潮,选择多种社会思潮的可能性较大。而多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影响合力。在相关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多数大学生对一些社会思潮并没有明确的思想界限,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更多地把这些思潮看成同一思想基础和内容的东西,甚至把各种思潮相互混淆。因此,他们通常不是单一地选择接受某一社会思潮,也不是选择某一社会思潮中的单一观点,而是将多种社会思潮的观点和思想综合起来进行选择,并在接受的过程中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理论观点进行重新整合。这种整合并非随意或机械相加,而是根据自己原有的思想观念体系和知识结构,将这些理论观点进行重构和内化,融入自己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鲜明的融合性。这一融合性要求对大学生的引导既要有系统性又要体现针对性,即既要把握多种社会思潮,又要着眼于一种或几种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并研究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三、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后果

社会思潮能够影响和干预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现实生活。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中,既存在着顺应社会发展方向的积极社会思潮,又存在着与社会发展方向相悖的、消极的社会思潮,因而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双重的。

从积极影响角度而言,大学生接触社会思潮一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活跃思维,增强多角度辩证思考的能力。当代社会思潮内容丰富,视角多样,领域广泛,其中不乏思想深刻、立意新颖、具有前瞻性的理念,能够拓展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促使他们对现实问题多角度地思考。二是大学生能够通过社会思潮及时了解社会热点,从而更加关注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思潮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往往与社会热点联系在一起,不同的社会思潮从不同角度思考现实问题,大学生通过社会思潮这个窗口及时了解社会,并引发他们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三是社会思潮中进步、积极的思想观点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激励大学生为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理想而奋进。

从消极影响的角度而言,在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尤其是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会产生种种问题。一,近年来,多元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形成挑战,如果大学生不认真修养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可能影响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二,成长中的大学生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即面临多种价值观选择,如何做出选择,做出何种选择,这一问题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选择的困惑。三,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从自身利益出发,在价值取向上容易倾向于功利化,对其心灵造成侵蚀,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四,一些社会思潮具有非理性特点,大学生仍处于成长期,心理没有完全成熟,自控能力较差,对社会思潮如不经理性思考和慎重选择,则可能会走向偏激,在行为上表现出非理性特征。

从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机制、特点、后果来看,在多元社会思潮冲击下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积极探索引导途径,帮助其认识不同社会思潮的本质,鼓励其学习利于自身成长的积极因素,追随进步的社会思潮。

[1]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57.

[2]夏兰.关于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状况的实证调研[J].思想理论教育,2010(17).

2012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阶段成果,项目编号:ZZJG12011。

猜你喜欢

思潮思想大学生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大学生之歌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