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董事特征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
——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4-07-19朱丽玲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4期
关键词:董事薪酬制度

朱丽玲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00)

独立董事特征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
——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

朱丽玲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00)

目前,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规范化进程中举足轻重,执行独立董事制度逐步被企业提上日程,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改革中的重要措施,那么独立董事制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又是如何的呢?学术界已存在广泛争议.基于创业板企业的数据,文章对独立董事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做了相关研究,发现公司绩效受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独立董事制度作用发挥有限.

独立董事;独立董事特征:公司绩效;创业板

独立董事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随后便在各国广泛推广.自2011年《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颁布,我国境内上市公司相继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国内学者对其研究越来越多,但多集中在理论分析上,在实证研究方面欠缺,不能全面反映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自创业板企业的上市,独立董事制度对这些企业的高成长性是否有推进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所以,本文选取独立董事的年龄、薪酬、比例这三个关键特征,以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研究这些变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1 文献综述

纵观国内外文献,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的研究甚多,大致可归三类.

1.1 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

Baysinge和Butler(1985)对美国266家公司1970-1980十年间董事会构成对财务业绩作用的差别作调查,经研究发现,独立董事人数多的公司所在行业调整资产回报较高.Byrd和Hickman(1992)选取111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为样本,通过对相关数据研究发现,相对于以非外部独立董事为主的董事会提出的股票价格平均收益率,以独立外部董事为主的董事会提出的股票价格平均收益率要高.1998年,美国投资者责任研究中心(IRRC, 2000)也做了相关研究,发现董事会的独立性对企业价值有积极影响,这说明那些设有独立董事的公司比那些未设独立董事的公司运行更好.在我国相关文献研究中,高明华和马守莉(2002)对83家设有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成弱的正相关性;魏刚(2004)以托宾Q作为业绩考核指标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的市场价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王跃堂等(2006)以设有独立董事的A股上市公司做为研究样本,也得出了类似结论.

1.2 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

Daily和Dalton(1993)研究发现,绩效较高的公司对独立董事的依赖较少;Agrawal,A和Knoeber,C. R.(1996)以托宾Q为考核指标,发现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Yermack(1999)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于东智和王化成(2003)研究了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关系,发现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并未显著改善当期的绩效,仅仅是公司绩效的被动反应.李常青、赖建清(2003)选取ROE、EPS和EVA作绩效考核指标,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经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

1.3 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无关

Hermalin,Weisbach(1991)经研究发现董事会的构成与公司业绩之间不相关.Laura Lin(1996)对董事会构成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做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公司业绩没有相关性,不能说明独立董事对提高公司业绩有积极作用.Bhagst和Black(2000)运用联立方程,纠正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发现公司业绩指标及托宾Q值与独立董事的比例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李有根等(2001)选取ROA、ROE作为绩效衡量指标,发现内部董事等构成对公司绩效并无稳定影响.胡勤勤和沈艺峰(2002)对46家上市公司进行研究,采用累计超常收益率和托宾Q值作绩效指标,得到了类似结论.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来源与选择

本文选取样本为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鉴于我国创业板企业上市不久,初步建立独立董事制度,采用上市前一两年的数据研究并不科学,所以选择的是2011年的数据,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后得到有效样本292家.本文所选数据为公司治理数据和财务指标数据,这些数据均由国泰安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整理而来.

2.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2.1 指标选取

(1)公司绩效.本文选择总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ROA反映公司的绩效指标.

(2)独立董事的年龄.一家公司通常含多位独立董事,根据研究需要,下文回归分析采用的是年龄的自然对数(Lnage)及对年龄取对数后的平方(Lnage_sq)作为解释变量.

(3)独立董事的薪酬.因研究需要,本文以薪酬的自然对数(Lnsalary)及取自然对数后的平方(Lnsalary_sq)作为解释变量.

(4)独立董事比例.根据国泰安数据库中董事会人数及独立董事人数求出.

(5)控制变量.本研究过程中主要控制公司规模和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故以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和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尽可能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从而使得所研究的变量能更准确的反映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2.2.2 研究假设

假设1(H1):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独立董事的年龄与公司绩效存在一个倒“U”型的关系.假设2(H2):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独立董事的薪酬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假设3(H3):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独立董事的人数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

2.2.3 模型的建立

根据上述的假设,本研究选取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横截面数据,建立回归模型来研究独董相关特征变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表1 变量定义

3 实证分析结果

3.1 描述性统计

从特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创业板企业独立董事年龄相差较大,独立董事大多是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关于独立董事的薪酬,均值为51076.41,最高年薪收入与最低之间相差较大.我国创业板企业独立董事平均值达到37.13%,符合国家要求,标准差为0.053,表明我国创业板企业独立董事的比例相差不大.公司总资产主营业务利中,值通常不高.本文回归结果显示,模型的F值高度显著,值介于0.12-0.18,这说明本文所选的解释变量中,至少有部分是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的.

综合上述6个模型的检验结果,年末总资产的润率平均值为8.63%,比较正常,但其标准差占到平均值的1/2以上,表明公司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3.2 回归分析

国内外有关独立董事特征与公司绩效的模型对数非常显著,这说明对公司绩效有正的影响,资产负债率虽然不是很显著,但其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上述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独立董事的年龄与公司绩效之间没有显著倒U型关系;交叉模型的结果表明,在其他特征的影响下,独立董事的年龄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的影响,与假设1不符.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独立董事的薪酬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交叉模型中,独立董事的薪酬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与假设2的预期一致.此外,研究还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呈较弱的正相关;然而,交叉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独立董事人数比例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存在交叉影响,即在独立董事薪酬的相关影响下,独立董事人数越多比例越高,对公司绩效的提高有一定积极影响.

表2 特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3 模型回归结果

4 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从上述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当考虑独立董事人数比例与其他独立董事特征的交叉影响时,独立董事人数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但单一独立董事人数比例的影响却不明显.此外,薪酬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年龄与公司绩效无关.我国创业板企业独立董事制度建立时间较短,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较微弱,但并不代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可有可无.独立董事制度设立的终极目标在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绩效.参考独立董事制度在英美日等国成功的先例,当它达到一个相当完善程度时,才会对提高公司绩效起到显著的积极作用;否则,独立董事制度就可能无法实现其正面影响.基于创业板数据对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的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总体相关性较弱,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时间不长,资本市场环境建设不到位,独立董事制度尚不完善,无法发挥其最佳效用.

4.2 启示

立足国情,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尚不完善,在提高独立董事的有效性方面我们仍需努力,加强独立董事有效行权的制度环境的建设,尤其是法制的建设.首先,明确独立董事的行权范围,避免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的职能交叉和重叠.其次,对于独立董事的挑选聘请要慎重,既需要挑选专业水平高的人以保证对公司决策指导的准确性,还要注重独立董事独立性的保持.在薪酬方面,可以建立声誉机制,激励独立董事积极发现公司问题并做出及时的指导.此外,独立董事尚且面临着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而信息不对称会阻碍独立董事做出决策,所以要保证独立董事有效行权的信息资源.为此,可以通过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独立董事查阅相关文件的权利.

〔1〕Agrawal,A and Knoeber,C.R.,1996,"Firm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s to control Agency problems between manages and shareholders',Journal of finance a n d Quantitative Analysis,31,377-397.

〔2〕Hermalin,Benjam in E.and Michael S. Weisbach,1991,"The Effects of Board Composition and Direct Incen-tives on Firm Performance",Financial Management 20, 101-112.

〔3〕王跃堂,赵子夜,魏晓雁.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否影响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6(05):62-73.

〔4〕高雷,罗洋,张杰.独立董事制度特征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03):60-66.

〔5〕周方召,周正,曲振涛,孙凯.利益共谋还是监督激励——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管薪酬上涨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A].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编辑部.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编辑部,2010:14.

〔6〕王砚书,于佳欣,武侠.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观察,2008(23):27-28.

F830.91

A

1673-260X(2014)07-0055-04

猜你喜欢

董事薪酬制度
独立董事制度效能发挥的法治密码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论独立董事与外部董事的界分
——兼评“胡某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案”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建议
兼职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一视同仁吗?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