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创业教育探究

2014-07-17孙普

关键词: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教育

孙普

摘要:开展创业教育,对于中职学生是非常必要和十分重要的。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主要在于创业意识的培养,以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主人翁意识,同时,还应注重发挥语文学科的基础作用,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

关键词:中职语文;创业教育;创业意识;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03-2

创业教育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要求把创业教育提高到和目前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用人机构或个人正越来越重视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换言之,创业教育是通过对教育对象进行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进而鼓励和引导他们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市场竞争,自主兴办或经营各种类型的经济实体的教育活动。创业教育务求使更多的求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变成社会进步发展的推进器,变成使社会经济充满活力的催化剂。

中职语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事物大胆质疑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及创造运用的能力,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呢?

一、消除学生的自卑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绝大多数都存在着学习障碍,许多人仇视学习,生活中有的人缺乏自信、畏惧退缩,有的人态度冷漠不愿交往。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消除他们的自卑感,给他们以鼓励,让他们勇敢、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实际教学中,每节课前我都会留给学生五分钟,让他们去展现自我,或演讲、或朗诵、或讲故事,可以选择名家名言,也可以选择身边的人事,并且让其他同学找出台上同学的优点,让参与者发现自己的缺点,这样就形成了“查己缺点,找人优点”的惯性思维,时间长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隔阂不存在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就更和谐了。同时,那些不敢表现自己的学生得到了别人的赞美与赏识,胆子变大了,不知不觉就亮出自己的观点,而那些平时坐不住的同学,也会变得稳重,这样课堂秩序稳定了,课堂气氛也就变得热烈了。

二、发挥语文学科的基础作用,注重情感目标的达成,贯穿创业教育

1.以爱国主义为前提,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

中职学生走上社会就是合格的劳动者,因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十分重要,同时要让其懂得“民族振兴、人人有责”。比如:在讲授《照片,摄于1924年》,我要学生分析作者的目的时,一个学生在发言中说:“圆明园,是值得我们民族骄傲的东方文明的象征,1860年遭到帝国主义强盗的洗劫、焚烧,它的废墟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屈辱,这是每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的,也不该忘记的。”强调了对帝国族主义的仇恨。但是另一个学生根据作者第三次到圆明园的感想,指出:“仅对帝国主义的仇恨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国人的觉醒,首先要自觉地去爱祖国,珍惜自己的祖国。”这样通过一节课的讨论交流,爱国主义的信念深入人心,同时学生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并联想到自己未来的创业之路一定要在有利于国家、民族发展的前提下进行。

2.以敬业奉献为基准,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

中职学生就业时,最大的困惑就是专业不对口,许多人从事的岗位比较辛苦,而现在的学生多为90后,个性十分张扬,在家里是家人的掌上明珠。他们中的许多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职业的选择缺乏明确的认识,对未来抱有极大的幻想。在教授《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我首先请学生谈谈对职业应采取何种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只是为了谋生,有的认为可以提升自己,而有的却认为无所谓,通过正反辩论得出答案:每一种职业都是有趣的,只要坚持做下去,趣味自然会产生。这样,通过一节课的讨论交流,学生明白只有学会敬业奉献,才能有创业的可能。

3.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贯穿创业教育的始终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日常的口语训练以及周中心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平时的课堂上经常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训练:①全面推广普通话,要求学生说准说好普通话,平时用普通话。②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学会专注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更能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全面提高学习成绩。③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设置情境,进行听说训练。用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学生会感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心理优势增强,胆子变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又对专业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可谓一举两得。

4.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向,培养创业能力

古语说:“坐而论道莫如起而行之。”创业过程是“起而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创业初期,许许多多的事情都需要创业者亲力亲为,事无巨细,都需要创业者拿主意、做决策,还需要亲自去执行、去实施,需要创业者与各方面去交流沟通,比如:客户、员工、银行、税务、工商、社区等等。创业者能力的强弱成为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语文教学时,应帮助学生树立创业志向,培养创业能力,如在讲授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时,对作者的游山心得,我进行了重点讲解,使学生明白: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坚强的意志,足够的力量和必要的客观条件,要处理好“志”、“力”、“物”三者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尽吾志”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树立创业志向。

5.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

创业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而市场又是变化莫测的,市场竞争又是残酷无情的。在创业过程中,可以说是困难重重的,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和失败随时都会降临,因此培养学生抗挫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讲座、辩论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素质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创业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实施创业教育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一项新的重要内容,创业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学生毕业后能否与所从事的工作顺利接轨。而在所有学科中,语文学科更为密切地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情感目标的培养。这些都是学生以后职业规划中不可或缺的软实力,所以中职语文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也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田和平.浅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教育与职业,2006(02).

[2]潘美意,杨立君.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探析.职业教育(下旬刊),2009(03).

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教育
大学生微商创业与创业意识培养
岗位创业视阈下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研究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