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爱我师更爱真理

2014-07-16林放

采写编 2014年2期
关键词:高扬四川省委日报

林放

七十至八十年代,我在河北日报主持全面工作,是报纸的总策划,是管导向的,既要有超前之谋,又要有较强的敏感,把握导向,正确判断,密切联系群众,认真为人民服务,不趋炎附势,尊重客观规律,坚持真理,就可以把报纸办得高雅,内容丰富,喜闻乐见。

1979年春天,我省广大农民要求生产队下放自留地。省委主要负责人却明文禁止下放自留地。为了贯彻执行党中央下放自留地给农民的指示,我们将新华社播发外省有关下放自留地给农民的消息,刊登在《河北日报》醒目的版面上,并配发读者来信,反映农民没有菜吃的苦衷,呼吁下放自留地。促进了我省下放自留地工作的进展,得到农民的赞扬。

1981年7月,中央书记处没有召开河北工作会议之前,省委主要领导之间不团结,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常常发生分歧。我这个报社总编辑处在夹缝中,其处境真是难上加难。

1981年7月,中央书记处召开了河北工作会议。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的精神,就成为河北工作的一个转折点。作为党的喉舌,我们遵照省委贯彻落实工作会议精神的部署进行采访报道,并撰写了一系列评论员文章。但是,我们送审有关这方面的评论和新闻报道时,却遭到了不少误解。有些思想不通,转不过弯的领导人对刊发这方面的报道极力阻挠。无奈之时,我独辟蹊径,“水路不通走旱路”,凡是有利于落实河北工作会议精神,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意愿,对全面工作有促进作用的稿件,估计这位领导人头脑一时转不过弯来,就送另一位领导人审批。此时,省直机关有人指责我们不直接送给直属上级领导审批稿件,是无组织无纪律。我针对这一指责理直气壮地说,我们这种做法是对人民负责,是符合“尊重人不应该胜于真理”这一原则的。

后来,高扬同志来我省担当省委书记时,我向他汇报了这一段经历。他安慰并鼓励我说:“你们面对困难,头脑灵活,独出心裁的想法效果很好,是符合我爱我师更爱真理这一古训的。”

1983年,《河北日报》评论部一位副主任撰写的一篇评论,在社会上引起不同反响,甚至差一点酿起一场政治风波。在中央废除干部终身制不久,四川省委书记谭启龙,省长鲁大东率先退出领导岗位,中央号召各地干部要向他们学习。1983年3月22日,《河北日报》第四版刊登署名“北山”的文章《坐而论道与坐言起行》。文章指出,四川省委主要负责人谭启龙,鲁大东在中央开过十一届五中全会后,立即按照全会的精神,抓紧选拔和培养接班人,他们自愿退出第一线,使四川省委年轻化,知识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文章以此倡导在改革中要当实干家和促进派,不要再空发议论,应该像谭启龙、鲁大东那样,立即行动起来。

不久,有人给高扬写信,说这篇文章是影射高扬同志的。事情发展成这样,是我们始料不及的。但是,我深信高扬同志是位公允宽厚的人,他会彰显长者风范,妥善处理的。我立即到高扬同志办公室说明真实的情况,高扬听了我的诉说,没有半点儿怒气,而是笑着说:“我没有联想那篇文章是影射我的。你们要保护作者的积极性。”报社这位副主任听了我转述高扬同志的话,感激地说:“古人曰,士为知己者死。省委和报社领导能对报社同仁这样爱护和信任,在政治上,业务上,生活上关心大家,在办好这张报纸上,大家就会群策群力,励精图治。”

(作者系原河北日报总编辑)

猜你喜欢

高扬四川省委日报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深度学习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发展与应用
打了疫苗还感染,为何还要打疫苗
期末测试题一
兴文农商银行获团省委表彰
两会党报传播力总榜出炉:浙江问鼎
灵感日报
动物园
预言家日报
灾区基层干部将强制休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