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排桩内支撑基坑典型失稳原因及处理对策分析

2014-07-13虞利军陈敏军

钻探工程 2014年6期
关键词:排桩支护桩支撑体系

虞利军,王 茸,陈敏军

(浙江省岩土基础公司,浙江 宁波 315040)

0 引言

在软土地区,排桩内支撑支护结构[1~3]是常用的一种基坑开挖支护结构,该支护方式技术成熟,可以有效地控制变形。桩型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SMW工法桩等。内支撑可采用现浇钢筋砼支撑、型钢(钢管)支撑。

该种支护结构一般较安全可靠,但如果设计、施工过程中某环节出现不当,易导致基坑发生严重变形甚至失稳。本文结合浙江宁波某基坑工程实例,分析探讨排桩内支撑支护结构的典型失稳原因,并提出处理对策,供同行参考。

1 影响排桩内支撑支护结构稳定的因素

排桩内支撑支护结构主要由排桩和支撑体系2部分组成,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2个方面。

1.1 设计因素

排桩内支撑支护结构设计包含2部分,支护桩设计和支撑体系设计,在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包括:

(1)支护桩桩长不足,桩径及配筋偏小,导致支护桩不能承受较大的土压力而产生踢脚、断桩等问题,从而引起支护体系破坏;

(2)支撑梁截面偏小,配筋不足,导致支撑梁开裂甚至断裂,从而引起支撑与支护桩不能共同工作,影响整个支护体系的稳定。

1.2 施工因素

在排桩内支撑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未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导致支护结构失稳、破坏的事故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支护桩长度未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灌注桩充盈度不足,钢筋笼长度不足,下放不到位,导致支护桩有效桩长不足,从而不能保证支护桩的有效嵌固深度;

(2)支护桩主筋配筋减少,灌注砼标号降低,导致支护桩强度、刚度不足,抵抗变形的能力较差;

(3)支撑梁配筋不足,钢筋焊接质量差,或锚固长度未按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施工。

以上从设计、施工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排桩内支撑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因素。除此之外,坑边荷载、基坑挖土出土方向、地下水、地质条件等也是影响支护体系安全性的因素。

2 排桩内支撑支护结构典型失稳原因分析

2.1 工程概况

浙江宁波某工程为商住楼,设有一座单层地下车库,基坑平面总体呈矩形,长126 m,宽74 m。基坑设计挖深计算至地梁垫层底,挖深为5.30~6.70 m。

场地地貌属滨海淤积平原,地质条件差。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地层结构见图1,土层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

图1 工程地质剖面图

表1 土层物理力学参数表

2.2 支护设计方案

支护型式采用钻孔灌注桩加一道现浇钢筋砼水平内支撑支护结构[5,6],支护桩外侧辅以水泥搅拌桩挡土止水,基坑支护平面布置见图2。

图2 基坑平面布置图

(2)支撑体系采用角撑结合双肢对撑的平面布置形式。支撑梁砼强度C30。冠梁尺寸900 mm×600 mm,主支撑尺寸700 mm×600 mm。

2.3 基坑破坏过程

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后,基坑挖土至底板底时,监测数据反应,前一日上午10时深层土体位移较一天前突增30 mm,累计位移量达到90 mm,施工单位未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当日凌晨东侧开挖部位发生突然性严重垮塌,支护桩上部往坑内位移达1.5 m,环梁与支撑梁连接处,梁完全断裂并错位,坑内土体严重隆起,基坑外侧相邻道路慢车道下土体塌空,迫使道路临时封闭。基坑垮塌现场见图3。

图3 基坑垮塌现场照片

2.4 失稳原因分析

基坑倒塌后,相关部门马上召开处理会议,检查相关的施工记录,调查事故原因。经调查,发现工程施工质量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支护桩桩长不符合设计要求。实际施工桩长10.1~11.5 m,嵌固深度仅为开挖深度的0.87~1.09倍,桩端仅位于淤泥与粉质粘土交界处。由于嵌固深度严重不足,造成支护体系被动区土压力不能平衡主动土压力,支护桩产生严重踢脚变形,并令支撑体系发生扭曲、剪切破坏,最后导致基坑严重坍塌。

3 处理对策及效果

3.1 处理对策

根据失稳原因,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拟定了如下加固方案(典型加固剖面见图4)。

(1)对垮塌区桩后一定范围内进行卸土,并采用6 m长木桩对人行道塌陷边坡坡脚进行加固,并在塌空区采用C20素砼进行回填,以防垮塌范围进一步扩大。

图4 基坑典型加固剖面

(2)对垮塌段及附近区域进行地质补勘,加密勘察孔,探明相关地层的埋深情况,为后续设计、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依据。

(4)为保证需保留的相邻两侧支护结构不因凿除已破坏的支护桩、支撑梁而受影响,原有支护桩与支撑体系暂保持原状,新浇筑支撑体系底标高同原支撑顶标高。

(6)基坑挖到设计标高后,迅速在靠近围护桩边10 m范围内满铺30 cm厚C20砼垫层,并要求采用砂袋反压。并分段分区域进行底板、基础施工,分段距离≯10 m。

3.2 加固验算

验算用地层厚度参照补勘后查明的地质剖面。淤泥土的灵敏度一般在3~4之间,甚至可达8~9[7],垮塌段及附近影响区域土体被严重扰动后,土性变差,重新设计计算时,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按原值60%取用。

为检验加固后支护结构的可靠性,采用弹性地基梁模型进行验算,计算结果详见图5。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经加固后,支护体系受力可靠、体系稳定。

图5 弹性地基梁模型计算结果(开挖6.70 m)

3.3 加固效果

支护结构补强后,在基坑外侧重新设置了位移监测孔。后续开挖期间桩顶水平位移的监测数据与计算的顶部位移基本吻合,桩顶没有产生过大水平位移。深层土体位移[8]累计最大为15.71 mm,桩间土护壁面层表观未有异常裂纹出现,支撑体系未发生明显开裂,基坑周边地表沉降仅1.2 cm,表明加固措施合理有效。

4 结论

(1)从该基坑倒塌破坏原因分析,支护桩桩身并未发生断裂,说明桩身强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事故原因主要是施工桩长过短,造成支护桩嵌固深度不足,支护桩踢脚后导致基坑垮塌破坏。

(2)软土地区,由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当采用排桩内支撑支护结构时,支护桩桩长务必要严格按照规范设计,嵌固深度一般需达到基坑开挖深度的1.5~2倍;如有较好的地层,嵌固深度可适当减短。

(3)对已变形较大的支护体系,务必加强重视,一旦发生险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已破坏尚且需要加固处理的工程,应查明原因,根据破坏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固补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从施工难易程度、造价、工期等方面综合考虑加固措施。

[1] JGJ 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2] GB 5001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3] DB 33/1008-200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4] 高大钊.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567.

[5] 夏明耀,曾进伦.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73 -274.

[6] 龚晓南,等.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275 -285.

[7] 编委会.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8] GB 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S].

猜你喜欢

排桩支护桩支撑体系
西北地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浅析圆弧段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应用
BIM技术在软土深基坑排桩加注浆钢管斜撑支护体系中的应用
土建基础施工中的深基坑排桩支护施工技术
高校“一带一路”研究的信息需求和资源支撑体系构建
建筑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要点探讨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超重梁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要点
环境复杂的基坑支护技术
排桩加锚索加高压旋喷桩在超深基坑支护及堵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