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社会科学助推伦敦城市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与启示

2014-07-09王志章孙晗霖李梦竹

中国名城 2014年6期
关键词:伦敦

王志章 孙晗霖 李梦竹

摘 要: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以揭示人的本质和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伦敦是举世瞩目的世界大都市,曾几何时,伦敦几经此起彼伏之后,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陷入颓势边缘,城市转型任务艰巨。通过文献梳理概述了伦敦人文社会科学,分析其特征及其在引领城市转型方面的一些主要做法,由此获得一些启示。这无疑对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快城市转型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城市转型;伦敦;路径与启示

Abstract: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re the sciences whose objects are the precipitation as the object of scientific culture, the human spirit and the spirit of the world, its also the science to reveal the nature and the study of human and to explain the phenomena and laws of social development. London, a world-renowned metropolis, after ups and downs for several times, in the 1970s, almost declined in the 1970s and in the 1980s, urban transformation task became arduous. the paper,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London, analyze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some of the main aspects of the practice of how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nce led urban transformation, and thus sums up some inspiration. This undoubtedly has a strong reference to China for accele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ity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Key word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urban transformation;London;Paths & 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6-04(10)

英国首都伦敦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在经由诞生(公元50年左右)、蓬勃发展(12—14世纪)、危机与衰落(14—17世纪)、伦敦的崛起(17世纪下半叶—19世纪)、二战破坏与伦敦呈现颓势等几个历史阶段后,到20 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浪潮,伦敦城市面临着转型的大问题。荣登首相宝座的布莱尔顺势而为,一批新加盟政府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针对大伦敦地区颓势、失业率居高不下等现实,提出了将伦敦打造为世界“文化创意之都”的战略构想。布莱尔积极回应,他在1997年施政报告中首提要用发展创意产业(culture creative industry)来助推伦敦城市转型。自此,伦敦更加重视“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发展,在商业、教育、艺术文化等人文社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并通过进一步完善艺术文化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促进信息、人才的交流、举办体育赛事、艺术演出、文化交流等活动,提升了城市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仅推动了城市由生产功能向消费功能转换,创意和文化消费转化为主导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如今这座拥有1300多万人口的世界大都市已经成功转型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导向的知识城市(knowledge city)、创意城市(creative city)和名副其实的全球城市(global city)。[1]知识经济的比重要占全市GDP的五分之四,外国银行多达500多家,外国保险公司800多家;每天的外汇成交额达6000多亿,是华尔街的两倍,全球500强就有400多家区域性总部落户伦敦,[2]每天创造出源源不断的财富。回首历史,一个曾经辉煌的城市、一个遭遇战争、经济萧条颓势的城市,为何能在全球化的今天迅速转型为充满生机的“全球城市”,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伦敦发达的人文社会科学所作出的贡献,无疑会给出一些答案。

1 伦敦人文社会科学基本概况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以揭示人的本质和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伦敦作为一座拥有丰富艺术资源和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英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交、外交、金融、政治、法律、知识信息的中心,璀璨的历史、多元的宗教文化、不计其数的名胜古迹、博物馆、戏剧院,使其拥有深厚的人文土壤。除此之外,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商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国王学院等高等院校以及国际知名机构,如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海外发展研究所(The 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英国智库等,是伦敦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集中地。伦敦以其顶尖的学术科研机构、悠久的历史、卓越的创意产业、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和领先的技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留学生。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民间智库、学会协会、社区组织也聚集了大量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他们以创新的理念和独特的社会服务形式为伦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注入充沛的活力和时代内涵,引领伦敦城市不断转型前行。

1.1 科研实力雄厚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能为所在城市发展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伦敦就是这样一座政府、产业、大学合作,推动高等教育服务城市转型、发展的典型城市。这里拥有超过40所国立大学和学院,也是英国最大和最多元的高等教育中心,为来自世界各地超过40万的学生提供一流的教学。[3]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S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是一所紧贴时代发展脉络,将教学与科研集中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科学领域的顶尖大学,也是法律、经济学、国际关系、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社会政策等方面研究的全球先驱。它包含了21个从事教育的系和研究所,33个研究机构及1个语言中心,被誉为“世界领先的社会科学教育及研究机构”,[4]它对社会学科的专业性在全英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许多对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有影响的思想、政治体系均源于该校。据统计,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1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12位获得经济学奖,2位获得文学奖,2位获得和平奖,12位瑞典银行经济学奖得奖者,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哲学家南希·卡特赖特、英国社会学界泰斗莱纳德·T·霍布斯、英国社会心理学界学术声誉最高的教授海尔德·海姆维特、英国犯罪学的第一审稿人赫尔曼·曼海姆都在该校任教。[5]截止到2012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校友及教员之中包括42名政府或国家元首、31名英国下议院议员及42名上议院议员,[6]伦敦证交所首席执行官高磊雅,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澳大利亚央行首任行长H. C. Coombs、巴基斯坦银行主席Syed Ali Raza,英国前首相夫人切丽·布莱尔,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等都曾就读于该校。在2011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社会科学类排名上荣登世界第四。它不仅研究英国和欧洲联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而且还涵盖其它大陆的各个国家。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的办学实现了其最初的宗旨:成为社会学的一个实验室。

而另一所跨入世界大学排名前10顶尖行列的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是一所创建于1826年的综合性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教学及研究人员近4000名,教授600多位,位于英国之最。伦敦大学学院拥有39位英国皇家协会院士,27位英国科学院院士,13位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和83位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产生了26位诺贝尔奖得主与3位菲尔兹奖得主。从诗人泰戈尔到圣雄甘地,从轻武器专家勃朗宁到发明电话的贝尔都曾就读于此。①

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国际顶尖大学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有着商科、法律、神学、文学、历史、哲学、医学、社会科学等200个专业,拥有14400名大学学生,8600 名研究生和5500名教职工,9大院系中有3个是人文社会科学。该学院教授中有11位是诺贝尔奖得主,其中有1人获得和平奖,1人获得文学奖,还有许多是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英国科学院(British Academy)和皇家工程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等学术权威机构的成员,文豪托马斯·哈代、诗人约翰·济慈,以及电报电讯的鼻祖查理斯·惠斯登 ;电磁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理论物理学巨擘彼得·希格斯现代地质学奠基人查尔斯·莱尔;现代医学之父诺德·李斯特,皆是国王学院的毕业生。②

1.2 科研主体创新不断

研究机构作为城市创新系统的主体之一,在城市转型和知识城市的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伦敦有着享誉全球的顶尖学术科研机构,其凭借着在某一特定领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拥有很好的口碑,例如The London School of Hygiene&Tropical Medicine是一所在全球公共卫生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研究机构。

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就意识到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来支持政府政策的紧迫需求,于是开始在各个政府部门中设立研究机构。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英国已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公共研究机构(Public Sector Research Establishments-PSREs)体系。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对隶属于不同政府部门的公立研究机构进行了机构改革,少数研究机构保留在政府机构中成为政府下属执行机构,基础性研究机构经过合并重组成为隶属于不同研究理事会的非营利机构或公司,而应用型研究机构被私有化后则成为私营公司。在这种背景下,英国政府科技主管部门一般不直接对公立科研机构进行管理,而是通过医学研究理事会(MRC)、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BSRC)、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NERC)、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理事会(EPSRC)、粒子物理与天文研究理事会(PPARC)、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ESRC)、研究理事会中心实验室理事会(CCLRC)以及艺术和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AHRC)这八个研究理事会进行间接支持。[7]

1.3 校企合作成绩显著

高校与企业合办的研究机构是为加强大学与企业界联系,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成果转化、全面服务社会的又一壮举。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为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英国政府先后建立了“英国教学公司”、“工业和高等教育委员会”、 多学科研究中心”、“高等教育创新基金”、“高等教育延伸基金”等机构,并通过积极建立科技成果交流网站, 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发明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联系。如1987年英国建成了“全国科技专用数据库”,1998年成立了全国性的“法拉第伙伴”联络网。政府还在税收方面对校企合作给予优惠政策,鼓励高校利用其提供社会服务的职能,开拓资金来源渠道,自己开办高科技企业,以增强英国高校与企业合作创新的积极性。以英国教学公司为例,到目前为止,英国教学公司与英国近百所大学建立了科研关系,帮助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建立了永久的伙伴关系。而“高等教育创新基金”在2005—2006 年度,提供了大约9000万英镑用于鼓励非研究型大学同各地产业的合作,资助了20个知识交流网络,在企业和各大学的相关研究院系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盟。[8]

1.4 智库发展历史悠久

作为欧洲智库的发源地,英国不少智库及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影响,在影响政府决策、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亚当·斯密研究所(ASI),欧洲改革中心(CER),政策研究中心(CPS),改革中心(CFR),市民社会研究所(Civitas),公民(Demos),费边社(The Fabian Society),外交政策中心(FPC),公共政策研究会(IPPR)等。

在英国,“智库”最初特指1970年由首相爱德华·希思在内阁建立的中央政策评论部(CPRS),此后,“智库”一词逐渐包括了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散存于民间为政府决策提供思想支持的政策咨询研究机构。原英国贸工部“6人顶尖智囊”成员、英国硅谷创始人之一Steven Windmill博士认为,“智库”就是以从事多学科研究为依托、以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为目的、以提供思想为支持的非盈利组织和机构。亚当·斯密研究所常任成员、英国著名经济学家TIM指出,成功智库应具有以下特征:与媒体关系好;能够取得决策者的极高信任;资金充足;研究成果丰硕且能对政策制定产生重要影响;具有满足赞助人需要或者帮助委托机构实现研究目标的能力等。[9]

英国智库以研究领域广泛、注重实效性,研究独立;注重研究质量,成果评审机制严格;现实针对性强;研究人员来源广泛、专业结构合理、鼓励人才流动为主要特色。另外,英国智库一般不以学术问题研究和学科建设为己任,而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科研目标,关注和紧跟政府的需要,优化政府顶层设计。

2 伦敦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特征

尽管伦敦是欧洲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科目高度细分,涉及范围广泛,互动性强,这使得伦敦在历经战乱、衰落、瘟疫、火灾种种毁灭性打击的两千年后的今日,仍旧屹立于欧洲之巅,它凭借政治、经济、人文文化、科技发明等领域上的卓越成就,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世界大都市和全球城市。伦敦人文社会科学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而成长,为伦敦城市成功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些特征。

2.1 大学、企业、政府发挥各自优势,良性互动分享研究成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一次次发生着深刻的改革,从知识保存和传播的机构,逐步演化到知识生产、传播以及社会服务的机构。英国教育家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认为,“大学是进行教育和从事研究的场所。但它们存在的首要原因,既不在于纯粹向学生传授知识,也不仅仅在于为教员提供研究机会,而是大学社会服务的职能。使老少两代人在富于想象力的学习中,保持了知识与生活热情之间的联系”。[10]二战之后,英国开始注重学术研究与当代社会发展相结合,明确了大学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科研院所也不是独立于社会外的“孤岛”的理念。英国政府还意识到,一方面,大学研究机构拥有造诣颇深的学者和举世公认的科学家,吸引并培养着大批优秀青年才俊,而这样的人才进入业界就会一举成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政界、商界的成功人士进入大学教习,可以极大地增强大学研究机构的时代性、实用性和影响力,真正意义上实现政产学研四方合作,成果共享。例如,被誉为培育国际精英沃土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利用身处主要的政府、法律、金融和传媒中心的地理优势,与产业界建立许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关系,通过与工商界合作,建立世界级科研中心,鼓励创业、创新管理,成立以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公司和科技园区,为师生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渠道和平台。[11]

为了加强大学、科研机构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推动全面合作,继1987年英国建立了“全国科技专用数据库”后,1998年又建立了“法拉第伙伴联络网”。该数据库容纳了大学、政府各部门研究机构、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和部分工业研究协会等单位13000多名科技人员的简历、成果、正在研究的课题以及潜在应用范围等大量信息,以协调大学、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伙伴关系。[12]此外,政府还倡导各地成立性质相近的“专业俱乐部”,既为大学教师、研究机构的专家、企业家人士搭建认识接触交流探讨的机会,也为科技成果转换提供场所,促使资源效用最大化。

2.2 凝聚国际化研究机构与人才,强固伦敦欧洲研究中心地位

作为多元化的大都市的伦敦,凭借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宗教、种族、文化的包容性,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人才。他们既是文化的承载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把本民族的文化带到了伦敦,在实践中将其融入到伦敦的本土文化之中,为伦敦国际化多元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创造出了大量先进的科学成果,为城市的转型发展夯实了基础,进一步固守了伦敦作为欧洲教育科研中心的地位。目前,伦敦共有大学28所、高教教育学院12个,另外还有继续教育学院54所,总计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约70万。[13]这些大学或学院是伦敦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

伦敦凭借独特的文化教育资源每年有吸引来自全球的优秀人才,大大促进了教育科技的发展,提升了城市的中心地位。在1996年对研究型大学的评估中,获得较高分数的研究单位的学生三分之二来自于伦敦以外的地方(包括国外及英国其它地区),他们毕业后有很大一部分直接在伦敦就业,成为伦敦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办好办优伦敦地区大学的同时,还不断加强与海外的合作,如久负盛名的伦敦国王学院就与包括我国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许多海外著名高等院校有人才交流合作项目,以推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又如在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学之一”的政治经济学院,其国际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源国际化。在其约7800名全日制学生和800多名非全日制学生之中,英国本土学生仅占34%,另外18%来自欧盟成员国,48%来自世界其他130多个国家及地区;[14]二是教学科研人员的国际化;三是研究内容和学术交流的国际化。目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我国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有硕士合作项目。这种国际化办学模式,不仅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而且也使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成为国际研究中心和多元文化中心。

猜你喜欢

伦敦
跟着米乐游伦敦⑤
跟着米乐游伦敦④
艰着米乐游伦敦③
淘气大侦探暴走伦敦
伦敦
去往伦敦
喧嚣与孤寂:《达洛维夫人》中的伦敦与伦敦人
见识伦敦“另类小偷”
伦敦畅游记(二)
伦敦畅游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