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魔幻西游(十五)阅读《西游记》 勤于做积累

2014-07-09李炳国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4年6期
关键词:西游记

李炳国

编辑导语

一部《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吸收了包括民间说书在内的市井曲艺的语言艺术特色,创作出了机智、俏皮和幽默的语言艺术形式,不仅增强了阅读的情趣,为读者所喜爱,更有一些一直沿用到今天,脍炙人口,极大地丰富了汉民族语言文化。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部名著,去探究那些诗词、佳句、成语、俗语,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积累。

文化积累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有言:“无论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探究《西游记》语言艺术,在遣词造句方面,我们要做好以下积累:

运用韵文,增添文采

韵文是经过加工的语言艺术形式,包括诗词、散曲、骈文等多种语言艺术形式。历史上比较经典的小说中,大多都运用了这种语言形式来传情达意。《西游记》汲取民间说唱艺术的精华,自然也不例外。作品从标题到行文,大量运用韵文,所涉内容主要包括标题概括,开篇引述,对人物塑造,景物描写,气氛渲染,佛教仪式,等等,都起着独特的、散文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第一回标题“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为一对联形态,采用对偶的形式,读来韵致灵动,富有文采。再如写景,描写水帘洞景象: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作者绘形描景,运用比喻、夸张和想像,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水帘洞景致特色,使人如身临其境。小说在描写人物和打斗场面时更是采用大量的韵文,如第二十三回“四圣试禅心”描绘四个美人:“一个个蛾眉横翠,粉面生春。妖娆倾国色,窈窕动人心……”短短十句话,就将四位美女的天姿国色渲染得“动人心”,人见人爱,于是才有后文八戒的乱心乱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韵文还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作用。正是采用这种骈散结合的方式,作品既便于说唱,又增加了情趣,使作品语言充满盎然生机。

巧构成语,凝练含蓄

源自《西游记》中的成语很多,大量的四字语鲜活生动,凝练含蓄,经大众口头流传,最终成为汉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摘录部分如下:

念念有词:旧指和尚念经,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念念:连续不断地念叨;有词:有像歌诀一样的词语。

出处:《西游记》:“手里捻珠,口内念念有词,往那巽地上吹了一口气,忽的吹降去,便是一狂风。”

火眼金睛:形容眼光十分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出处:《西游记》第40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摇身一变:旧时神怪小说中描写有神通的人能用法术一晃身子就改变自己本来的模样。现用来形容人不讲道义原则,一下子来个大改变。

出处:《西游记》第2回:“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稞(棵)松树。”

大显神通:神通:原为佛家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特别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明的本领。

出处:《西游记》第89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

来去无踪: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踪:脚印。

出处:《西游记》第81回:“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另外还有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法力无边、万事不求人等等。

衍生俗语,诙谐成趣

作品中还大量运用了俗语、俚语,也极大丰富了作品的语言。如: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没有不能达成的事,只要有决心去做,必能完成。

出处:《西游记》第2回:悟空道:“这个却难!却难!”祖师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一客不烦二主:一件事由一个人承当到底,不麻烦第二个人。

出处:《西游记》第3回:悟空道:“一客不烦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出处:《西游记》第5回:常言道,美不美,乡中水。大圣道:你们就是亲不亲,故乡人。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向人借东西或借钱,能守信用按期归还,以后再借就容易了。

出处:《西游记》第16回:行者道:“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另外,由《西游记》衍生的谚语也有很多,如:

猪八戒啃猪蹄——不知自觉(脚)。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唐三藏的书——一本正经。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等等。

考题点拨

例1.(2013·兰州卷)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古典名著的回目多对仗工整、内容丰富,且不同名著之间也可对仗。如:以《西游记》中的“黄狮精虚设钉钯宴”为上联,可用《红楼梦》中的“白玉钏亲尝莲叶羹”作下联。

现有一个上联:猛张飞智取瓦口隘。说的是张飞饮酒,假作贪杯轻敌,引张郃来战,又暗派兵将断张郃后路,并反劫三寨的故事。

请你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相关内容,对出下联。并简述其故事情节。

花和尚唐三藏野猪林

火焰山路阻败走大闹

下联:___________故事情节:___________

点拨

此题以对联的形式,考查《西游记》的主要情节,要求对联+名著(内容)+解释故事”形式解答。这就要求考生必须熟悉名著内容,并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解题时,可以参照示例中的格式要求,有时还要注意字数限制。

参考答案

示例1: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故事情节:唐僧师徒西去取经,来到火焰山前,酷热难当,无法前行。孙悟空借来芭蕉扇,扇灭大火,才得顺利西行。

示例2:花和尚大闹野猪林 故事情节: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两位押解差役受高俅指示,欲害林冲性命。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林冲至野猪林,在关键时刻救下林冲。(对联2分,故事情节2分)

例2.(2013年浙江省绍兴市)研究性学习——探究歇后语的奥秘

(1)歇后语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仔细观察下面六则歇后语,你能从中概括出歇后语构成的三条规律吗?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本题考查考生探究问题的能力,选取的考点是探究歇后语构成的规律。歇后语分成前后两部分,因此探究的时候要对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思考前后两部分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探究规律如果仅从一条歇后语是无法探究出来的,还必须结合所给的六条歇后语进行整体把握,从面上思考歇后语构成的规律。

参考答案

①后一部分解释前一部分的意义(释义);②后一部分不仅解释前一部分意义,而且谐音双关构成新的意义(谐音);③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打比方(典故、故事)。

(2)下面几则歇后语,都只写了一半,请根据你探究出来的规律,选择其中的两则,补写完整。

绿绸缎上绣牡丹——

老九的弟弟——

白骨精遇上了孙悟空——

点拨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运用的能力。可根据上题得出的歇后语构成的规律答题。如“绿绸缎上绣牡丹”,可这样思考,“绿绸缎”是美丽的织锦,“牡丹”是一种美丽高贵的花,美丽的织锦上再绣上美丽的花,那就是好上加好,可以想到成语“锦上添花”。“锦上添花”解释了前一部分的意义,又形成了新的意义。

参考答案

锦上添花老实(十) 原形毕露

例3.(2008年甘肃省)下面的对联分别出自我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中哪部章回体小说?请分别写在括号里。

(1)战官渡本初战败,劫乌巢孟德烧粮。( )

(2)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

(3)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容国府归省庆元宵。( )

(4)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黒旋风斗浪里白条。( )

点拨

本题借助于对联考查四大名著知识。借助于对联中的关键词句,确定小说的名称并不难。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写错字,否则不得分。

参考答案

(1)《三国演义》(2)《西游记》

(3)《红楼梦》(4)《水浒传》

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

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节,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罢,罢!但只是多了那《紧箍儿咒》。”唐僧道:“我再不念了。”行者道:“这个难说。若到那毒魔苦难处不得脱身,八戒、沙僧救不得你,那时节,想起我来,忍不住又念诵起来,就是十万里路,我的头也是疼的;假如再来见你,不如不作此意。”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选自《西游记》二十七回)

(1)文中大圣因何被逐?试简要说说理由。

(2)从选段中你能读出大圣此时具有怎样的性格?

(3)解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含义。

(4)文中大圣说“半途而废”,具体指什么?

(5)阅读选段,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迪?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故事,为人们所熟知,由它派生的许多歇后语至今仍被人们广泛运用。请仿照示例,补足下面歇后语。

示例:唐僧取经——一心一意

唐僧的二徒弟——无(悟)能

(1)孙悟空龙宫借宝——()

(2)唐三藏念紧箍咒——()

(3)孙大圣闹天宫——()

(4)猪八戒照镜子——()

(5)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6)二郎神斗悟空——()

参考答案

1.(1)白骨精变作了小姑娘、老太太、老头,都被大圣识破打死,但肉眼凡胎的唐僧却认为他滥杀无辜,因而将他驱走。(2)从孙悟空的言语中,如“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可以看出他有点自高自大,居功自傲;从最后他强行拜了师傅一事,可知他知恩图报等。(3)比喻事情成功后,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死。这里指将大圣驱逐。(4)西天取经大业将半途而废。(5)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如:从大圣的角度分析,做人要低调,要懂得团结大家,搞好内部团结;从唐僧的角度分析,做人要分清善恶,不要受骗上当,要有怜爱之心,不能冤枉他人;等等。

2.(1)有借无还。(2)痛苦在后(猴)头。(3)慌了神。(4)里外不是人。(5)聚精会神。(6)以变应变。

责编:胡蕊

猜你喜欢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中毒记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