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摆喷连续墙技术在防洪闸工程中的应用

2014-07-05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渗透系数防洪灌浆

乔 刚

(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沈阳 110002)

1 工程概况

某闸工程位于丹东市W沟口桥下游,工程等别为Ⅰ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1级,设计防洪标准为100 a一遇。本工程以防洪为主要任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挡水深度为5.55 m,最大设计过闸流量为187.0 m3/s。

该防洪闸设计为5孔闸,每孔净高5.0 m,净宽8.0 m,闸门以上设置板梁式钢筋混凝土胸墙。防洪闸闸室段总宽度为52.40 m,顺水流方向长15.0 m,闸墩高7.2 m,闸底板厚1.2 m。经地质勘查,防洪闸建基面为粉砂层,层厚5.0 m左右,其下还有层厚4.5 m左右的粉细砂层,以下为圆砾层和强风化变粒岩层,其中粉砂、粉细砂层基础条件比较差,承载力低,且轻度液化。

结合防洪闸对基底的防渗要求,为节省投资,拟将防渗处理与地基处理一并考虑,经多方案比较,最终设计方案采用高压摆喷板连续墙对防洪闸进行防渗处理,同时又可起到围封的作用进而对基础进行加固。

2 高压摆喷连续墙技术的特点

高压摆喷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用于处理防渗和加固地基的新兴技术,该技术最早由日本发明,是一种利用高压水力喷射切割原理,将土、化学制剂或水泥浆液搅拌在一起以加固地基的方法[1]。

经多年实践,高压摆喷在细颗粒和粗颗粒地层(如粉土层、粉砂层、细沙层、中砂层、粗砂层、砂砾层、砾石层)中施工的地下防渗墙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卵石层、漂石层中效果不甚理想。高压摆喷桩连续墙的优点是防渗效果显著、地层适应面广、施工方法简便、施工速度快、技术可靠、工艺成熟、质量可控、造价相对较低,是堤坝防渗及地基处理的有效工程措施。

3 设计参数

本工程设计中,沿防洪闸底板以及上、下游翼墙底板边缘均布置一道高压摆喷连续墙,以处理防渗和加固地基。

摆喷连续墙设计平均厚度为0.2 m,深度在9 m左右,设计抗压强度≥5 MPa,渗透系数≤5×10-6cm/s,钻孔布置位单排,间距采用1.2 m,先导孔与后续孔交叉布置。

灌浆材料为水泥浆,其中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等级42.5 MPa,水泥浆比重达到1.4以上。其余有关参数亦按照《水电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DL/T5200—2004的要求执行。

4 施工原理和参数

本工程采用双重管高压旋摆结合形式,该工艺原理是利用工程钻机造孔(孔径Φ 110 mm),将底端带有气、浆喷嘴的灌浆管置于预计的地基处理深度,调试灌浆管的升速、转速及喷嘴出口的压力、流量等灌浆参数达到设计要求值,然后自下而上提升灌浆管,进行连续不断地喷射灌浆[2]。

在灌浆管提升(摆)过程中,喷嘴喷出的高压浆、气射流冲切破坏地层土体,同时灌入浆液在射流作用范围内与扰动的地层土掺搅混合,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凝结体,单元孔形成的凝结体相互交接在一起,构成连续的防渗板墙。

主要施工参数见表1。

表1 主要施工参数表(两管法)

5 效果检测

高压摆喷灌浆是以处理防渗为主要目的的隐蔽性工程,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一般不易直接观察,必须采取必要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检查。其中外观检测、尺寸检测以及抗压强度检测较为简单,此处不再赘述。

渗透系数检测是摆喷连续墙较为重要的检测项目,也相对复杂一些。

本工程墙体连接形式为摆喷折接,渗透系数检测宜采用围井检查法。

本次采用井内开挖注水试验的方法对围井进行渗透性检查。对围井内部进行开挖,并在围井外围约4.5 m处布置一个观测孔。

井内采用人工开挖,挖至粉细砂层后便进行试验。

观测孔采用百米钻机进行施工,采用回转钻进工艺进行,孔径Φ 127 mm,孔深进入粉细砂层一定深度即可。造孔结束后,下入观测花管,管径为Φ 110 mm。试验前,对地下水位进行观测,观测间隔为5 min,当连续2次观测数据变动幅度<10 cm时,即可结束观测,用最后一次观测值作为计算地下水位。

向开挖后的围井内注水,当围井内充满水,并确定井内一个稳定水位后开始计时,每一分钟观测注入井内的水量和观测孔内的水位变化,稳定水位观测2~3 h。

取得数据后,计算围井防渗墙渗透系数K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Q为稳定流量,m3/d;T为高喷墙平均厚度,m;k为渗透系数,m/d;L为围井周边高喷墙轴线长度,m;H为围井内试验水位至井底的深度,m;h0为地下水位至井底的深度,m;根据注水试验数据,围井参数为:Q=0.21 m3/d、H=8.12 m、L=9.0 m、h0=7.50 m、T=0.45 m带入公式计算围井渗透系数k=2.5×10-6cm/s,满足设计和《水电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DLT5200—2004中的相关要求。

6 需要注意的问题

1)选取合适的设计参数和施工参数,是保证摆喷连续墙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选取参数时应结合地质情况、现场实验结果及以往工程经验,参照规范要求慎重选择。

2)注意做好摆喷连续墙与建筑物的连接设计,分缝位置应随缝布置,减免不均匀沉降可能对摆喷连续墙的破坏。

3)结合沉降量计算,悬挂连续墙与建筑物底部留有适当距离,避免因建筑物沉降而压碎墙体,并采用柔性防水填料填缝堵漏,避免渗漏。

4)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摆喷连续墙最好采用摆喷对接的方式,易于处理顶部连接部位,如采用摆喷折接,连续墙顶部,即与建筑物接触部位可适当切割成较规则的形状,易于与上部建筑物连接。

7 结论

丹东市某闸工程主体工程已完工1 a,经过这1 a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摆喷连续墙取得了较好的防渗效果,在水闸上、下游产生较大水头差的情况下,水闸、翼墙、消力池等周边均未见任何渗漏迹象,防洪闸主体未产生不均匀沉降,整体沉降量也很小,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王喜波.高压摆喷截渗墙在基础防渗上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4(03):33.

[2]朱海利.高压摆喷灌浆防渗墙在永涸水库加固工程中的质量控制[J].江淮水利科技,2010(06):38-39.

猜你喜欢

渗透系数防洪灌浆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酸法地浸采铀多井系统中渗透系数时空演化模拟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排水沥青混合料渗透特性研究
大面积超厚层灌浆料施工工艺
无盖重固结灌浆在乌弄龙水电站的应用
多孔材料水渗透系数预测的随机行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