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子恺的学习经

2014-07-03彭忠富

文史月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日文旧书店见闻

彭忠富

民国时期,西风东渐,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可谓百家争鸣。丰子恺儿时在私塾待过,有家学渊源,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成年后又出洋留学,学贯中西,成为大师毫不奇怪。尽管民国大师犹如繁星点点,但如丰子恺这样在多个领域都有建树,也非常难得。

丰子恺17岁小学毕业后,考入杭州第一师范。原指望师范毕业后回乡去当个小学教员,也便于照顾老母,谁知在师范学校里,丰子恺遇见了李叔同先生教授美术,于是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画画上。李叔同称赞他:“你的画进步很快!我在所教的学生当中,从来没有见过你这样快速的进步。”丰子恺大受鼓舞,抛弃一切学科,埋头研究西洋画。至于怎样教育学生,反而没怎么在意去学。

杭州师范毕业以后,丰子恺受邀到上海担任美术专科学校教员。授课期间,他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欠缺,于是就借钱到东京去留学。两千块钱的旅费,根本不能支持他长年累月地待在日本学习,丰子恺在日本游学了十个月就回国了。

这十个月的游历,丰子恺安排得井井有条。

前五个月上午到洋画研究会去习画,下午读日文。

后五个月废止了读日文,而每日下午到音乐研究会去学提琴,晚上又去学英文。

然而各科都常常请假,那请假的时间用来参观展览会,听音乐会,访图书馆,看歌剧以及游玩名胜,钻旧书店,跑夜摊。

丰子恺深知时间的金贵,因此决定跑马观花,呼吸一下东京艺术界的空气而回国。

跑马观花,这自然是丰子恺的谦辞,我觉得他就像蜜蜂一样,在美术、音乐、语言、文学方面辛勤采撷,给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丰子恺学得非常辛苦。以学习英文为例,丰子恺报的是高级班,老师要求他们阅读欧文的《见闻杂记》,他这才知道英文中有很多难记的生字。

对于一门语言来说,如果词汇量少了,肯定就无法阅读下去。丰子恺嫌先生教得慢,就在旧书店里找到一册《见闻杂记》讲义录,内有详细的注解和日译文。丰子恺的日文已经较有基础,他确信有此讲义就可以自学,于是毅然辍学,每晚在东京的旅社中自学。

丰子恺自己限定自己于几个礼拜内把这本书中所有生字抄写在一张图画纸上,把每字剪成一块块的纸牌,放在一只匣子中。

每天晚上,从匣子中探摸纸牌,温习生字,掌握为止。不久后生字都能记诵了,《见闻杂记》全部都会读了,读起别的英文小说也很自由了。路上遇见英语学校的同学,才知道他们只教了全书的几分之一。

确定目标,讲究方法,坚持不懈,这就是丰子恺的学习经。对于成年人来说,有可资借鉴之处。endprint

猜你喜欢

日文旧书店见闻
越南见闻
遇到麻烦的蝌蚪
日文花样
智趣
异域见闻
海外见闻
在英国“淘书”之乐
医院见闻
对旧书店的建议
古旧书摊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