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

2014-07-02马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工学连锁课程体系

马华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

马华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就有关连锁经营企业的现状、人才需求结构及状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前期研究中主要通过走访连锁企业、与代课教师交流座谈、和本专业学生交谈了解,取得了大量第一手真实资料,经过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成员的反复讨论研究,听取学院中期验收检查提出的建议和专家意见,几经修改,最终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优化研究。

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优化研究

一、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国新建独立设置职业技术学院近千所,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高职院校要办出高职特色,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改革,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适应面向21世纪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难点。

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1.本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依据和研究原则。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以甘肃交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企业调研、专家咨询,对连锁企业人才资源的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预测;掌握开办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现状,并与全国、东部沿海地区在高等职业院校横向比较,提出我院在开办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对我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改革对策及建议;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提出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指导思想、实施途径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

2.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要达到的预期目标。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研究,力争建立符合市场需求、满足企业需要、适宜学生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最佳课程内容。力争培养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连锁经营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高职业素养、敬业奉献的创新精神,能够适应现代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的重点内容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设置。其研究方法是:从整体来看,研究采用行业需求调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学评价与实践三步循环法。行业调查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学评价与实践的基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可以指导教学评价与实践,教学评价与实践经验反过来又可以完善、提高理论研究成果,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图)。

图 三步循环研究法示意

首先,通过调研,根据职业能力分析和岗位技能要求,由工作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其次,课程体系构建,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课程平台,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保障;再次,践行“校内学习、企业工作”交替式全程工学结合培养方案。本学习领域立足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从学习领域内容的选择及排序两个方面重构知识和技能。

4.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进程和研究工作的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研究为五个阶段进行,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阶段:学习讨论阶段,进行集中学习讨论,对如何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突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内容等进行讨论,形成切实可行的调研方案。第二阶段:走访调研阶段,按照统一部署原则,组织全体成员深入连锁企业、兄弟院校进行走访调研,根据任务要求,认真调研,收集资料(有关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课时、考证,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等方面的资料),重构我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第三阶段:初稿编制阶段,进行调研资料汇总整理和分工讨论,按分工编写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进行模式总结与提炼。第四阶段:论证修改阶段,邀请有关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进行剖析论证,提出修改意见。第五阶段:补充完善阶段,按照专家意见,补充资料,修改完善,突出特色,拿出精品,迎接验收。第六阶段:结题验收阶段,准备好一切资料和研究成果,打印版等迎接验收。预期成果:每人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至少一篇,编制出符合质量要求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5.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过程中的调查活动。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组进行多次实地调查,具体走访了各类型的连锁企业,如华联超市、汉庭酒店等。调查对象主要针对连锁企业部门设置、岗位设置、典型工作及任务展开充分调查,重点掌握业务流程,操作技能要求和应知应会的知识点。进而分析研究、构建连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进行课程体系设置、调整课程设计,达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目的。通过走访、发放问卷,与代课教师和学生交流沟通,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出了基本的调查结论。

三、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的步骤与成果形成

在学习领域内容的选择上,根据连锁岗位及其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对知识和技能的需要,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每一学习情境都设计为完成一个分部工程的清单计价及管理工作任务,体现一个系统化的完整的工作过程。在学习领域内容的排序上,遵循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地设计学习情境,同时兼顾工作过程的先后顺序。

1.职业能力分析。根据对北京华联的调研,公司设有以下职位:大区总经理、地区总经理、各职能部门大区总监、经理、地区公司各职能部门经理、主管、技工;门店设为:店长、经理、主管、领班、技工、员工六个级别。按照职位所对应的职业能力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

2.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根据职业能力分析和岗位技能要求,由工作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职业能力主要有:岗位操作能力—运用技术(技巧)和知识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项目实施能力—制定计划、完成任务、交流沟通、负责守信;项目组织能力—独立思考、优化方案、项目评价、团队合作、职业操守;职业创新能力—工作反思、问题解决、技术创新。

3.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企业专家访谈—课程内容来源,典型工作任务—课程载体,工作过程—课程形式,学习领域—课程,教学项目—课程内容,工学结合—途径。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课程平台:全程性产学结合、参与的课程设计、提供的教师资源、提供的真实项目资源、提供的训练环境、提供的实习环境、校内综合性仿真性训练基地。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保障:在课程体系构建中,与行业、企业合作制定重点专业教学标准,建设精品课程、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校企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实训教材。践行“校内学习、企业工作”交替式全程工学结合培养方案,完善、扩大顶岗实习为主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扩大订单式培养规模、开发半工半读合作企业,设立“产学合作工作站”,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

4.课程设置。

表1 工作领域对应的学习领域及课程设置

5.理实一体化实训系统设置。

表2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训系统

四、问题与讨论

1.成立连锁专业委员会、实训基地挂牌的问题。

2.校企合作穿插教学,教学时间的安排问题。

3.配合实习单位用工需求进行课程的调整,如店庆、节假日等,需学校调整时间,配合公司安排中、长期顶岗实习工作的问题。

[1]教育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李祖平等.交通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顾建国,曹小平.交通人才结构预测方法的研究[J].武汉:交通高教研究,1998,(3).

[4]徐玉卿,魏运财.人才需求的预测模型[J].长春:吉林化工学院学报,1996,(12).

[5]闫俊爱.人才需求预测模型[J].太原: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4).

[6]王根顺,李静.“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思考”[DB/OL].http: //www.edu.cn.

[7]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3年工作要点[DB/OL].(2013-03-25).教育部官方网站.

[8]刘延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DB/OL].(2013-06-29).新华网.

G710

A

1674-9324(2014)11-0123-04

猜你喜欢

工学连锁课程体系
盐工学人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布拉格Burrito Loco连锁快餐店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工学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