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水平及其相关性分析

2014-06-28牟建军董晓亮任珂宇

关键词:血尿酸肌酐受试者

曹 禺, 牟建军,方 媛,董晓亮,王 丹, 任珂宇

(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陕西西安 710061;2.北方民族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的研究提示,胱抑素C(Cystatin C, Cys C)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1]。Cys C又称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一种特异性高并且较肌酐清除率更为敏感的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新型指标,已成为反应肾功能损伤和预测心血管并发症的敏感指标。本文探讨未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的高血压患者血清Cys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于2012年3月在陕西省眉县农村汉族人群中随机选择受试者,通过筛查排除严重心血管疾病和肝脏、肾脏、糖尿病等急慢性疾病患者,排除孕妇、不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者及不能够坚持完成试验者。共入选259人。所有参与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病史收集对入组人群进行随访并记录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脑卒中史、吸烟史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史。

1.3血压测量受试者静坐休息5 min后采用英国产随机零点血压计测量。按照柯氏音听音法测量3次血压,每次测量间隔30 s,求其平均值。最终血压值为随访3 d、9次测量的平均值。参与血压测量的工作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并通过合格认证考试。

1.4人体测量参与人体测量的工作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并通过合格认证考试。按统一标准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测2次取平均值。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体质量(kg)/身高2(m2)。

1.5生化指标的测定随访第2日晨采空腹静脉血3~5 mL,于眉县中医院离心后贮存于-20 ℃冰箱,随访工作结束后整体低温运送至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日立Labospect00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肌酐、血清尿素、血清Cys C。成人血清Cys C的正常范围是0.2~1.09 mg/L。指标测定及质控均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专业检验人员测定。按统一标准进行测量,测2次取其平均值。

1.6病例分组将入选受试者分为高血压组(113例)和正常对照组(146例)。高血压患者的诊断结合既往病史及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的诊断标准。依据高血压患者随访3 d的血压平均值进行分为以下4组:正常血压组,即SBP<120 mmHg,DBP<80 mmHg;正常高值组,即SBP:120~139 mmHg,DBP:80~89 mmHg;轻度高血压组,即SBP:140~159 mmHg,DBP:90~99 mmHg;中重度高血压组:SBP>160 mmHg,DBP>100 mmHg。

2结果

2.1高血压及正常受试者临床资料的比较两组受试者年龄、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病史、脑卒中病史、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及血Cys 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高血压组上述指标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无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史。

表1 高血压及正常受试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P<0.05。2.2高血压组不同分级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对表1中较正常受试者有统计学差异的生化指标进行分析,4组腰围、甘油三酯、Cys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正常血压组和轻度高血压组的的腰围及血甘油三酯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血压组和中重度高血压组的血清CysC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2)。

2.3高血压组血清CysC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清Cys C水平与年龄、收缩压、血肌酐、血尿酸呈正相关(P<0.05);选择以上指标进行偏相关分析,在进行年龄、收缩压、血肌酐、血尿酸与血清Cys C之间的偏相关分析时,分别控制其他3项指标的影响后,Cys C与年龄、血肌酐、血尿酸呈正相关,与收缩压无关(表3)。

2.4高血压组血清CysC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血清Cys C为应变量,以各相关指标为自变量做多元线性回归(α入选=0.05,α剔除=0.10):年龄、血肌酐、血尿酸是影响血清Cys C的最为显著的因素,相关系数R=0.704,判定系数R2=0.495,统计量F=37.584,相伴概率值P<0.001(表4)。

3讨论

高血压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多基因、多环节致病的生态遗传性疾病,其表现型呈现很大的异质性和遗传变异性。

表2 不同血压分级的高血压患者各指标的比较

4组整体比较,*P<0.05;与正常血压组比较,#P<0.05。

表3 高血压组与Cys C相关的临床指标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偏相关分析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常伴随体内血脂血糖异常、胰岛素抵抗、中心性肥胖、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综合征表现[3-4],长期高血压可并发冠心病、脑卒中、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等。超重和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约有1/3不同程度的肥胖。张岚等[5]针对广东省高血压患者研究显示,与血压正常者相比较,高血压患者血TG、TC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血压水平正相关。此外,高血压患者还存在明显的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6]。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受试者的BMI及腰围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组受试者平均体重已属于肥胖(BMI>24),脑卒中和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生化指标如血脂及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符合已有的研究结果。

表4 高血压组血清Cys C与相关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Cys C由所有有核细胞产生,存在于所有的体液中。Cys C的代谢具有以下特点:①产生速率恒定;②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无肾小管分泌;在近曲小管能全部被吸收;③吸收后被完全降解,不再进入血循环[7]。而肌酐受肾小管分泌率、年龄、性别、肌肉含量、体力活动和饮食等多因素影响。多项研究均显示,在不同的肾脏损伤中,Cys C是比肌酐更早期、更准确的肾脏标记物[8-10]。既往研究认为,影响血清Cys C水平主要因素是肾小球滤过率,血清Cys C水平还受如年龄、BMI、性别、种族等因素的影响。

国外已有研究探讨Cys C与血压之间的关系。PERALTA等[11]发现,收缩压和Cys C呈正相关(SBP每增加1.2 mmHg,血清Cys C上升0.4 mg/L)。一项多种族的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显示,校正高血压危险因素后,Cys C每增加15 nmol/L,高血压发病率上升15%[12]。一项关于糖尿病患者15年队列研究显示,在控制了年龄、性别、BMI、糖化血红蛋白和基础收缩压和舒张压后,Cys C与15年随访期间高血压患病率相关[13]。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血Cys C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2级以上组较正常血压组血Cys C水平明显升高,但控制年龄、血肌酐、血尿酸水平后,收缩压与血Cys C无明显相关性。Cys C与收缩压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近年的多项研究提示,血清Cys C随年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KNIGHT等[14]发现,年龄、肌酐清除率是血清Cys C的独立相关因素;DARCY[15]在校正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后,尿酸和血尿素氮与血清Cys C正相关。我国学者对北京15个社区抽样396例健康成年人,发现血清Cys C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血清Cys C升高不仅仅由肾功能减退所致,腰臀比、尿酸也是血清Cys C的独立相关因素[16]。张洪波[17]的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Cys C、血肌酐与血尿酸关系密切;尿酸、Cys C升高在肌酐之前。本研究结果显示,未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的高血压患者在控制其他3项指标的影响后,Cys C与年龄、血肌酐、血尿酸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也显示年龄、血肌酐、血尿酸是影响血清Cys C的最显著的因素。尿酸及肌酐升高时血清Cys C升高,除与肾功能有关外, 可能还存在其他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血清Cys C常有较高的心血管风险及与慢性肾病相关,尤其在肾功能受损早期其敏感性优于传统指标。通过测定血清Cys C水平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程度作出评估,对高血压的预后评估及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Cys C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相当复杂,还需要更深入的基础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 WATANABE S, OKURA T, LIU J, et al. Serum cystatin C level is a marker of end-organ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 Hypertens Res, 2003, 26(11):895-899.

[2] 中华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39(7):579-616.

[3] JUAN GP, LUIS M,MANUEL LUQUE, et al. Glucose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 Am J Med, 2006, 119(4):318-326.

[4] 方顺源,朱晓霞,金达丰,等. 高血压与肥胖、高血脂、高血糖及高尿酸血症的关系[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6, (14):2:33-35.

[5] 全国血压抽样调查协作组.中国人群体重指数及其与血压关系现况抽样调查研究[J]. 高血压杂志, 1995, S1:31-35.

[6] 王瑾瑜. 城市居民体重指数与血糖水平、血压关系的研究[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 23(10):1214-1215.

[7] INKER LA,OKPARAVERO A. Cystatin C as a marker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prospects and limitations[J]. Curr Opin Nephrol Hypertens, 2011, 20(6):631-639.

[8] HERGET-ROSRNTHAL S,MARGGRAF G, HUSING G, et al. Early detection of acute renal failure by serum cystatin C[J]. Kidney Int, 2004, 66(3):1115-1122.

[9] BRIGUORI C,VISCONTI G,RIVERA NV, et al. Cystatin C and 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J]. Circulation, 2010, 121(19):2117-2122.

[10] MALYSZKO J. Biomarkers of acute kidney injury in different clinical settings: a time to change the paradigm?[J]. Kidney Blood Press Res, 2010, 33(5):368-382.

[11] PERALTA CA, WHOOLEY MA, IX JH, et al. Kidney function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new insights from cystatin C: data from the heart and soul study[J]. Am J Hypertens, 2006, 19(9):939-946.

[12] ICHIHARA K, SAITO K, ITOH Y. Sources of variation and reference intervals for serum cystatin C in a healthy Japanese adult population[J]. Clin Chem Lab Med, 2007, 45(9):1232-1236.

[13] SAHAKYAN K, KLEIN BE, LEE KE, et al. Serum cystatin C and the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in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J]. Am J Hypertens, 2011, 24(1):59-63.

[14] KNIGHT EL, VERHAVE JC, SPIEGELMAN D,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serum cystatin C levels other than renal function and the impact on renal function measurement[J]. Kidney Int, 2004, 65(4):1416-1421.

[15] GROESBECK D, KOTTGEN A, PAREKH R, et al. Age, gender, and race effects on cystatin C Levels in US adolescents[J].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08 3(6):1777-1785.

[16] 谷红霞,孙雪峰,傅博,等. 健康成人血清Cys C与增龄关系的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 11(4):314-317.

[17] 张洪波.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血Cys C和肌酐值的观察[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98-100.

猜你喜欢

血尿酸肌酐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