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代沫吸毒:偶像堕落不是“好声音”

2014-06-25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好声音丑闻底线

3月17日晚,歌手李代沫在北京家中因吸毒被捕。

2012年,李代沫在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舞台上,凭借翻唱一首《我的歌声里》,走进大千观众的心。独特的嗓音,酷酷的形象,一度如前辈李宇春等人一样,掀起了一股青春风暴。李代沫在第一届好声音比赛结束后不久就成为所有学员中第一个签约唱片公司的人。2013年年初发行首张翻唱专辑《我的歌声里》,年中又带来一张原创专辑《敏感者》,还主演了好声音电影《为你转身》,其身价一路飙升,商演出场费一度达到38万元。

不过,出道后,李代沫的舆论话题也一直不断。从翻唱版权到同性绯闻再到如今的吸毒事件,他曾经的光辉形象正在观众心中一点点黯淡。如今那句“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房间里,带给我警袭……”的歌词已成为无数网民调侃李代沫吸毒事件的戏语。从《我是一只小小鸟》的高亢罗琦,到《笑脸》的低沉谢东,从《懂你》的深情满文军再到《我的歌声里》的李代沫,年轻歌手们不断崛起,又一个个地倒在毒品下,令人唏嘘。

然而,随着娱乐圈各类丑闻不时的曝出,人们对丑闻的心理底线正步步后退。数年前,陈冠希艳照门事件让全社会震惊与斥责。而今天,李代沫被曝吸毒后,一项即时发起的网络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网友对此“并不吃惊”。还有人笑言,按照以往那些犯事儿明星的“操作流程”,李代沫出来之后道个歉,“在台上哭一哭”,人气也就回来了。

热议锐评:社会舆论对丑闻明星的这种接纳,与其说是事不关己的漠然,不如说是“见怪不怪”的麻木。在一桩桩的“复出”背后,是道德评判的消解和规则底线的失守。在“明星压力大”“娱乐圈大环境”这类言论所包藏的“理解之同情”,事实上早已打破了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底线,是批评的缺位,更是无形中的放纵。

“李代沫们”的恶性示范效应是最大的毒素,它不仅是娱乐圈的负能量,更是影响无数青少年成长的隐患。他们是青少年争相效仿的偶像,在青少年价值观逐渐发展、成型的特殊阶段,明星偶像言行举止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如果对违法乱纪、触犯道德底线的行为一味放纵,甚至在炒作与包装中让偶像的污点成为卖点,恐怕会模糊不少孩子的是非观念。(袁汝婷,新华网)

话题拓展:追星与“媚”星;宽容与纵容;道德与法律;演艺圈亟待“消毒”;修炼;社会责任;底线;理性看偶像;警醒与反思……

(资料来源:华声在线、光明网-时评频道、《大连日报》)

猜你喜欢

好声音丑闻底线
真相与底线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造车这些人,谁还没点黑历史 汽车公司不想回首的11起丑闻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台媒关注“好声音”李代沫吸毒被抓
澳大利亚:“走地”肉类再曝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