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改革方法的突破口有效提高《会计学基础》教学效果

2014-06-23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商业会计 2014年10期
关键词:会计学图表教学效果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南昌 330013)

《会计学基础》是会计学和其他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的学习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后续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但从目前该门课程教学情况来看,有一些学生反映这门课程难学,上课很难听懂,会计理论知识抽象,学习兴趣不太大,学后头脑一片混乱;也有一些学生反映上课虽能听懂,但课后不会做作业。另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即使学习较好的同学,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却并非很强,学完后不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基本核算方法。总之,目前《会计学基础》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

应该说这些年来,各个学校都在抓教学质量,各任课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也作了不懈的努力,但效果并不明显。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不外乎是二方面所致。

(一)客观原因。从《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专业术语多、理论抽象枯燥、账户之间的相互结转复杂且步骤多,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另外,《会计学基础》是大学里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又是从高中上来的初学者,之前既没有接触过任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也不了解企业会计的具体工作,头脑一片空白。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会计学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学习《会计学基础》入门难的情绪产生。

(二)主观原因。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目前《会计学基础》课程普遍还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它的最大优点是教师容易掌握和使用,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个PPT就可以上课了。它最大的缺点是教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师生互动,教师只顾照本宣科,不考虑学生的感受,教师对学生既没有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启发,也不进行必要的提问和练习,所以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浓厚兴趣。另外课堂上教师讲课理论脱离实际,重点、难点内容不作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考试方式方法陈旧落后。

二、找准改革教学方法的突破口,切实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一)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开课之前学生无任何会计知识以及对企业生产经营不了解的情况,提高教学效果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产生学习动力,才会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学习的状况。

那么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呢?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笔者认为一定要改变由教师唱主角、单一传授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每堂课都要精心备课,课堂上严密组织,要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积极采用引导启发式教学、师生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理论结合实践,突出会计理论知识的有用性。

比如在讲授会计的任务时,如果采用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去告诉学生会计有哪些任务,那学生学习肯定枯燥无味、没精打彩的,但如果能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特别是如果能结合海尔、联想等公司的具体事例去讲解会计在这些公司是如何维护财经纪律、加强经营管理和参与经营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经营效果;在讲会计的作用时,如果能请江西铜业集团、江西江铃等全国知名的公司财务总监去讲解会计在公司理财、生财和聚财中的作用,那么它对学生产生的感染力、吸引力是不可估量的。

再比如在讲会计的本质时,可先让学生在知网上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由学生发言陈述各自观点,讨论得出会计的本质,肯定要比教师按教材讲解会计的本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在讨论中学生还能深刻懂得:对于会计本质的认识目前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这个道理,其教学效果应该是非常明显的。

又比如,在讲材料采购业务核算时,教师在讲解某公司用银行存款购买甲材料应如何编写会计分录时,教师应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果款项未付、货款已预付、货款用商业汇票支付等情况下该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在讲授销售业务核算时,教师介绍卖方如何编写会计分录后,也应立即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此时买方该如何编写会计分录。这种启发和讨论式教学,不仅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够以此传授学生学习会计时如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较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浓厚兴趣。

(二)充分利用图表对比分析教学法。针对会计学基础理论强、概念多,核算方法多,账户结转程序复杂,初学者难理解以及容易混淆的特点,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图表对比分析法教学,那么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是通过对比、分析和归纳,将一系列抽象的概念、方法和账务处理程序概括为图表形式,利用图表进行教学的方法。它直观、具体、系统全面,便于不同概念的对比学习,能通过图表区分不同概念、方法的异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在讲解第一章总论时,如何去讲解好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这两个概念?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可能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气,学生也没有真正理解这两个概念,但如果能借助图表,在一张表中对比归纳两者在确认收入、费用的基础、应用条件、对财务的影响以及使用范围等方面的不同,并结合数笔经济业务在两种不同会计处理基础下如何计算各自收入、费用进行教学,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这两个重要的概念了。

错账更正法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使用范围、错账的更正方法也是不同的,听完课后,学生很容易混淆不清。在讲授完错账更正法后,如果能与学生共同用二维图表集中归纳总结不同错账更正方法的定义、错误类型、更正方法等内容,那么学生对错账更正法理解和运用就一定会很清楚了。根据笔者的教学体验,在课程复习时利用图表对比分析法教学,效果会更好。

借贷记账法在制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是全书的重点和难点。讲解的内容包括资金筹集、材料采购、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财务成果的形成和分配过程业务的核算。全章内容多、涉及的账户多、账户的对应关系复杂,如果运用“T”型账户,把资金筹集、供、产、销及利润形成和分配业务核算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账户结转过程以图表描绘出来,就能把全章的内容串起来,那么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就一清二楚了。用这种方法给学生复习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会计实践教学。会计学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特点,因此要切实加强和改善会计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能理解和掌握会计基本概念和方法,破解学生入门难的问题。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会计实践教学还是不太理想,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如何加强和改善会计学基础的实践教学呢?

第一,在进行单项会计实验前要安排学生到企业实地参观一次,让学生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办事程序、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分工有初步认识,在会计综合实验过程中要再次安排学生到企业会计部门参观了解,将会计实验与会计实际工作对比,找出问题所在,把在校会计实验课中遇到的问题向会计人员请教,并加以解决,会计综合实验后还要利用假期时间安排学生第三次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把所学会计知识运用到会计工作中去。

第二,会计实践教学应与会计理论教学结合一起进行。

目前各学校会计学基础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完全分开进行的,先讲理论课再进行会计实践教学。理论课时在40左右,实践课时在20左右。这种教学效果不太好,笔者认为每章理论课讲完后要及时进行会计实验,甚至每堂理论课讲完后都有必要进行单项实验练习。

比如会计凭证这一章教学内容这样安排实践教学为妥:教师讲完原始凭证相关内容后,就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里练习如何填写和审核普通发票、增值税发票、收料单、领料单等原始凭证。在教师讲完记账凭证相关内容后,马上可以让学生练习如何填写和审核专用记账凭证、普通记账凭证和汇总记账凭证。在讲授会计账簿这章内容时也要及时安排时间让学生在实验室练习如何设置总账、日记账、明细账等账,练习如何过账、结账等内容。这种随理论课进行的单项实践教学很有必要,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学练结合,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假如这种实验放在课程结束后再集中进行,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这章讲完后,要在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一次综合实训,课时在20节左右,每四到五人为一组,人员要分工,岗位要进行轮换,每一位学生要在不同岗位上进行体验。这种综合实验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要从企业实际业务中提炼,产品是单步骤生产,资料不要求太多,实训不能太难。实验内容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会计报表等。凭证、账簿、支票一定要真实、印章要齐全,实验要规范。实验时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财务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师担任实践课的教学工作。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不能太多,否则影响教学效果。综合实验结束后要对学生的实验成果进行分析点评,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更正。对于完成较好的实验资料要保管起来,供下次实验参考。

第三,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媒体情景教学片、幻灯片和投影等多种手段将会计账务处理过程展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能随时模仿以增强教学效果。

第四,课程结束后举行一次会计操作技能比赛,有效激发和推动学生参与会计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将实践课和技能比赛计入学生考试成绩,占课程总分的40%为宜。J

猜你喜欢

会计学图表教学效果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微视频辅助教学对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浅析网络时代会计学的发展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