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探析

2014-06-18郑利平

未来英才 2014年1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问题探析美术教学

郑利平

摘 要: 高中美术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就是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开设美术鉴赏课程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他们发现美、认识美的能力;而且可以让他们更深刻、更立体的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他们对美的认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但是目前,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需要我们及时改正,来提高美术鉴赏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美术鉴赏;美术教学;问题探析

一、目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度专业化。在高中阶段,学生还没有掌握足够的美术专业方面的知识,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会忽略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一些美术专业名词或专业理论照本宣科地搬进高中美术鉴赏课堂。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美术鉴赏课枯燥无味,听不懂,也不愿意听,挫伤了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的提高。

2.教学重点不明确。很多时候,教师为了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过多地向学生讲述一些与美术鉴赏教学无关的内容,从而忽视了对美术作品的赏析。例如,在引导学生鉴赏近代著名画家徐悲鸿的油画作品《愚公移山》时,教师会满怀激情地给学生介绍徐悲鸿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他与夫人廖静文的爱情故事。虽然徐悲鸿在艺术上艰难求索、孜孜不倦的精神魅力也很值得学生去学习,但这不是美术鉴赏课程的重点所在,老师这样的讲课方法无疑偏离了课堂的核心,学生就不能很好地去把握作品的精髓所在与人文价值。

3.教学中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高中美术所要鉴赏的作品非常多,内容也非常全面,其中会涉及不同流派、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然而,教师所学也只是在一定范围之内,很难面面俱到,很难准确地把握所有的教学内容。因而,教师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会有一定的模糊性,感到力不从心。

4.教学中过分要求标准答案。美术作品富有创造性和抽象性,对于同一幅作品,不同经历、不同知识结构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但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忽略这一点,往往只坚信书中或自己认同的观点,并欲通过暗示、诱导使学生逐渐接受自己的看法。老师这样的授课方法不仅给美术作品贴上了固定的标签,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建议

高中美术鉴赏鉴赏课程的开设顺应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针对目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及其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认识。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是教的主体,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生涯中要广泛接触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接受美的熏陶,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与审美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实事求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理解水平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探究,发现作品中的美术价值与人文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

2.充分发掘美术鉴赏资源。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包罗万象,但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所介绍的内容却有限。教师虽然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课外的美术素材,但主要鉴赏对象还是教材中所提供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大力发掘这些有限资源中所蕴含的巨大内在价值,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拥有多层次、多方面的美。例如,绘画作品和工艺品,它们虽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艺术家心血的结晶,都蕴含着艺术家的情感价值与审美态度,都打上了某一时代的烙印,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审美价值、艺术形式等多个层面来欣赏作品,透过外在的表现,看到作品内在的精髓。

3.采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本是一门极其美好而有意思的课程,但因为一些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而使得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应采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欣赏一幅美术作品时,教师可以把画作在多媒体上展示给学生,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然后给予讲解、指引,发现作品所蕴含的内在美、精神美。

4.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制约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都承担的是裁判的角色,是非对错有他们来评判,这样的教学方式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不给他们设置许多条条框框,积极引导他们自己来欣赏作品,自由思考,合理发挥,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三、结语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关键时期,教师应认识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要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审美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关云等.试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丝绸之路,2009(10)

2 宋琼.关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美术批评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0(04)

3 张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误区分析及建议[J].知识窗(教师版),2013(08)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鉴赏问题探析美术教学
关于企业资产评估中的财务会计问题探析
中国奥特莱斯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探析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
如何提高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