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初中语文合作探究法

2014-06-18周岩

未来英才 2014年1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初中数学

周岩

摘 要: 导课是课堂教学的“序幕”,导课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借助多种方法实现有效导课,以此来提高课堂有效教学。

关键词: 初中数学;导课;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导课是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也被视为教学的“序幕”。初中数学课程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一些对数学的学习丧失了信心。而巧妙的课堂导课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而且也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引起思索,使后续教学活动更加流畅。

一、温固知新导课,实现数学思维连续性

上课时,先与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再引入新知识,使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的导入时,我先提出: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回顾直线平行的条件。

生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生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我在学生口述的同时画出平行线,然后给出课题: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大家好好思考有何区别。

又例如:在教学“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导入时,我先出示了几组多项式乘单项式,要学生做题并要求说出法则及计算方法。然后我把题中的乘号改为除号,问学生现在属于什么运算。学生回答: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这时我便引出课题:你们能借用多项式乘单项式的方法去试算一下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吗?——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于是,学生均跃跃欲试,成功地用学过的乘法知识解决了当天的除法知识,并且在解决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生活情境导课,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应用现象很多。数学教师在导课上,如果能够结合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把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势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的情感距离。

例如,本人在讲解“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课时,为了增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直观感受,在导课的设计上采用了多媒体CAI将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图片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去观察感知,正是这些千姿百态的几何图形构成了我们的大千世界,我们的生活空间也是由这些几何图形构成的。

类似的导课,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很自然也很亲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讲“解三角形”时可以这样导入:提问学生“不过河,能否测出河面的宽?”这些看似很常见很普通的生活情景却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学生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自然而然内心也产生了“一探究竟”的强烈愿望。

三、课堂游戏导课,在交流中求索知识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在初中数学导课中,如果教师一味采用开门见山式的方式,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影响学数学的兴趣。而如果采用小游戏进行导课,学生们就会感觉“耳目一新”,跃跃欲试。

例如,在讲解“同类项”一课时,请8名学生上台做“找朋友”的游戏,把准备好8张硬纸片上分别写上:4y,2ab2,-3,-3y,3a2b,8,-2xy,5yx每人分别戴在头上,让学生根据所得卡片自我介绍。生1介绍:我代表4y;生2:我代表2ab2;生3:我代表-3,介绍完后,他们找自己的同类朋友,找不到的站在一边。请其他同学检查,找的朋友对不对?并说明理由。可见,创设一个合理的游戏环境,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培养同学间的团结协作交流的能力,把学生带进了“乐中求学”的知识海洋。

四、巧妙设疑导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

例如:在讲解实数知识时,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小丽想用一块面积为400cm2的正方形纸片,沿着边的方向裁出一块面积300cm2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宽之比为3:2,能否裁出来。小明说:用一块面积大的纸片裁出一块面积小的纸片一定能。问:小明的说法对不对?有学生说:小明的说法对!也有学生说:小明的说法不对!这时老师补充:单从面积看,能从一块面积大的纸片中裁出一块面积小的纸片。而现在要裁出一块长宽之比为3:2,面积为300cm2的长方形纸片,不一定能裁出来。很多同学都说:为什么?我说:现在不好下结论,我们要通过计算才能说明问题。经过计算得出:面积为400cm2的方形边长为20cm,所以,不能从边长为20cm的方形纸片中裁出长宽之比为3:2的长方形纸片来。学生的疑问解决了。

现代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在导课环节的设计上,除了前面所介绍的方法,还有数学故事导入、数学教具导入、类比联想导入等多种方法。数学教师要想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就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努力营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从而使后续教学得以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张春莲.循循善诱,精器导课——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技能探讨与尝试.教育科学论坛,2009,4

2 魏知容.巧妙的导课,成功的一半——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导课.理科爱好者,2011,3

3 马小威.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课的作用.中华少年,2013,2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初中数学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