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2014-06-18叶青

未来英才 2014年1期
关键词:发挥小学数学

叶青

摘 要: 数学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思维锻炼和逻辑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当下我国也开始步入了数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更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和启迪作用,而在常规的教学中,如何才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来,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笔者今天就将在本研究中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方面的相关问题做出简单的分析和探讨,希望所得的结果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也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相关的领域提供一个值得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 小学数学;主体性作用;发挥

当今的时代发展要求人们学会终身学习,在这种背景和环境下,学生自身就必须要学会自由自主的学习,这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将不简简单单地成为一个被动学习的接受者,而是一个主动学习的接受者。在这种情况,学生必须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我们都知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那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出来呢,接下来笔者将为大家简单地分析一下这方面的问题,并谈一谈自身的主观认识。

一、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教学的过程不单单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它也是一个知识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提升老师和学生双方面的能力,也能够将学生和老师的思维观念进行必要的更新。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主体性思维,那么也就不存在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学生正好处在一种外在感知、思维变化、想象力发散变更过程,这种感觉是别人无法感受得到的[1]。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其实就是为学生而服务的,只有教师围绕着学生的发展来做,才能够将这些丰富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学生自身需要的精神财富。小学数学的教学更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那种陈旧的教学观念转变过来,使学生不再老老实实的听,教师不再简简单单地讲,教师需要在实际授课中穿插入灵活的授课方式,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的教科书中,老师在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节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想象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应用到了平行四边形,又有那些物品应用到了梯形,为什么这些物品应用到了这些几何图形等,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转变了教师以教为主的授课方式,同时又能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愿意自主的去了解并解决这个问题,还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热情。

二、设置问题的情境

所谓设置问题的情境就是说,教师需要将教材上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联系在一起,使其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种良好的问题情境,这对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也需要设置好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愿意利用自己以前学过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新的知识也只有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才能够实现思考和学习的目的。所以好的问题情境最好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这样才能够调动起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举例而言,在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法》进行授课的时候,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可以向学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以前学过一位数的乘法,也学过多位数的乘法,大家仔细读一读教材,看看能不能发现今天我们所学的小数乘法和一位数乘法以及多位数乘法之间的异同之处。大家可以在稍后的讨论中,根据自己的新发现,组成一个问题,然后向老师发问,让老师来回答问题。这样的开场白肯定会引起学生们的重视,一方面想要一探究竟,找出小数乘法和一位数乘法以及多位数乘法之间的异同,另一方面也向设置出一个问题,难倒老师。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出来。

三、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优化

数学课程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这需要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统一起来,教师和同学应该建立一个平等的关系,相互合作才能够取得教学的成功[3]。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授课的时候,需要对自己的课堂授课方式做出必要的调整和优化,让学生不仅仅是学会东西,而应该朝着会学东西的方向转变。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消化自己在课堂上所接触到的新知识。而教师在课堂上的位置也应该是一个引导者,要不断的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合理的安排等。举个例子来说,小学数学老师在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课程《多边形的面积》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我们今天已经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大家也都掌握了多边形的面积公式,但是大家能不能想一想这个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问题,能够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发散思维,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无论是对于教学的进展,还是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都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四、结语

本研究,笔者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方面的问题做出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期间笔者也谈到了一些主观的看法。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来看,开始从老师对于数学的教学来看,都不难发现,其间最为重要的是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只有学生愿意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才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证教学的进展,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华玉.以学生为本,提高教学效率[J].新课程学习(上),2013,13(05):265-266

2 王文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J].教育评论,2011,14(04):31-32

3 李小清.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预防策略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03):165-166

猜你喜欢

发挥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发挥好办公室的职能作用
如何发挥离退休人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