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PC-VDS垂直钻井系统在顺南地区的应用

2014-06-15蒋金宝陈养龙倪红坚

断块油气田 2014年6期
关键词:斜角井段排量

蒋金宝,陈养龙,倪红坚

(1.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塔里木分公司,新疆 库尔勒841000;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高压水射流研究中心,山东 青岛266580)

0 引言

顺南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塔中区块的东北方向,地处顺托果勒南古城墟隆起西倾斜坡区,是中国石化塔里木盆地增储上产的主要区块,钻井地质环境复杂,如奥陶系上部的桑塔木组地层埋藏深(超过7 000 m)、厚度大(超过2 000 m)、造斜能力强(倾角15~25°),给安全优快钻井带来很大挑战。顺南1 井的最大井斜角为4.9°/5 475 m(桑塔木组),古隆2 井采用单弯螺杆+MWD 技术后最大井斜角为4.5°/4 625 m(桑塔木组),都出现井斜角超标 (设计要求最大井斜角不超过3.0°)的情况,且井底温度高,顺南1 井为174 ℃/7 050 m,高温下MWD 信号异常,测斜难度较大。鉴于常规防斜打快系统不能满足井身质量的要求,综合考虑采用自动垂直钻井工艺技术进行防斜打直的现场试验。

1 垂直钻井系统优选

目前国外自动垂直钻井系统防斜技术主要有VDS 系统、Power-V 系统和VertiTrak 闭环导向系统防斜技术[1-4]。其中Power-V 是一套智能化的垂直钻井系统,能够在发生井斜时自动测量井斜的变化,调整机械部分的伸出值,以改变底部钻具组合的力学性质控制井斜,其结构主要由控制机构和执行机构组成[5]。当Power-V 系统钻进高陡易斜地层时,能够有效地解决防斜和打快之间的矛盾,提高钻井速度[6-16]。这一点2012年在塔里木盆地大北地区得到了充分验证,使用Power-V 后,钻井进尺由螺杆复合钻井的不足20 m/d提高至近200 m/d,提速效果极为显著,但成本也较高。

国内克拉玛依、大港、华北、胜利等油田和中石油钻井院、 中国石油大学等单位都拥有各自研发的垂直钻井系统。其中,中国石油大学的UPC-VDS 系统可以在钻进过程中实现随钻柱旋转,从而大幅度降低超深井段摩阻及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综合考虑后,选择了UPC-VDS 自动垂直钻井系统在顺南地区深部地层进行现场试验。

2 UPC-VDS 简介

UPC-VDS 自动垂直钻井系统,在钻进时能自动感应井斜,自动调整侧向力,使井眼轨迹趋向垂直状态,实现主动防斜、实时纠斜、快速优质钻井。在高陡构造、易斜地层的钻进中,该系统可有效解决防斜和加大钻压之间的矛盾,显著提高钻井速度和井眼质量。自动垂直导向钻井系统由井斜感应系统、 导向控制系统和信号传输系统3 个子系统组成(见图1)。

其工作原理为:

首先井斜感应系统确定井底的井斜角和井斜方位角,然后驱动执行机构锁定所需控制的井斜方位角,对垂直钻井而言即是锁定井眼高边,确保钻柱旋转时井斜感应系统的执行机构始终锁定所需井斜方位角。

导向控制系统是一套液压机械执行装置,下接钻头,上接井斜感应系统,主要由侧向推靠机构和钻井液导流阀组成。钻井液导流阀由井斜感应系统控制,侧向推靠机构由钻井液导流阀控制。在井眼高边(即井斜感应系统锁定的控制井斜方位角)侧向推靠机构的推靠巴掌伸出,推靠井壁,井壁的反作用力则将钻头推向低边;而在井眼的其他位置,侧向推靠机构则不工作,实现在钻进过程中对井斜的修正。

为了确保整个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自动垂直钻井系统在井斜感应系统和信号传输系统内建有2 个独立的井斜测量装置。其中,信号传输系统可向地面传输井斜信号,帮助地面工作人员了解和控制井下自动垂直钻井系统的工作。根据钻井施工要求的不同,信号传输系统选用实时传输(本文采用)和间断传输2种模式。

3 探索试验

3.1 顺南3 井

顺南3 井是顺南地区的一口风险探井,设计井深7 565 m,5 017~7 213 m 为桑塔木组井段。上部井段为防止井斜使用MWD+单弯螺杆方式钻进,在钻进至6 500 m 以后MWD 信号异常时有发生,转为转盘钻井后,井斜严重超标(井斜角由0.5°/6 202 m 迅速增至5.1°/6 656 m),故决定引入UPC-VDS 自动垂直钻井系统进行纠斜作业。

顺南3 井的试验井段为6 809~7 002 m,进尺193 m,纯钻时间71.5 h,机械钻速2.70 m/h。钻遇地层为桑塔木组底部,岩性为灰色泥岩,钻压80 kN,排量27 L/s,泵压23 MPa,钻头压降4.5 MPa(要求5~6 MPa),井斜控制较好(井斜角在3.0°以内,符合该井段的设计要求,见图2)。

图2 顺南3 井井斜控制情况

该系统出井后检查结构完整,在6 900~6 973 m 井段因排量稍微降低(由27 L/s 降为25 L/s),纠斜力降低导致井斜角开始上升,随后将排量提高到原排量,井斜角逐渐下降。这说明地层的造斜能力强,钻进时极易发生井斜;也从侧面说明,该系统纠斜能力完全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具有良好的防斜、纠斜效果。

3.2 顺南2 井

鉴于顺南3 井良好的试验效果,在顺南2 井桑塔木组开展了现场试验,共使用2 套垂直钻井系统。顺南2 井的试验井段为4 000~5 691m,进尺1 691 m,纯钻时间376.0 h,平均机械钻速4.50 m/h,排量25~28 L/s,钻头压降4.0~4.5 MPa。2 套系统出井检查均结构完整,未见损伤。井斜控制情况见图3。

图3 顺南2 井井斜控制情况

在4 307~4 511 m 井段,因排量降低导致钻头压降不足,推靠力变弱,井斜角很快由1.2°/4 276 m 上升至3.6°/4 450 m;在5 626 m 处,该系统密封件失效,井斜角快速增加,从1.5°/5 626 m 快速上升至4.7°/5 691 m,井斜角增加非常快(5.0°/100 m)。由此可以看出,该系统对钻头压降的要求较高,地层造斜能力强,以致极易发生井斜,但也侧面说明该垂直钻井系统的防斜效果较好。

3.3 探索试验效果评价

从上述2 口井的试验过程可以看出,由于施工排量下降导致钻头压降降低时,UPC-VDS 自动垂直钻井系统容易出现推靠力不足的情况,井斜角明显上升;而当恢复排量后,井斜角又很快下降。这说明地层倾角大,造斜能力强,钻进时极易发生井斜;同时也说明该系统的防斜能力较强,出井后检查结构完整性好。该系统可靠性高,整体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解决地层倾角造成井斜控制难度大的问题。

4 推广试验

由于探索试验中UPC-VDS 自动垂直钻井系统的推靠力对钻头压降的依赖程度较高(要求钻头压降5~6 MPa),因此对该系统进行了改进,以解决深部地层钻头压降不足带来的推靠力不足问题。

4.1 系统改进

考虑2 种方案: 一是垂直钻井系统下端接动力钻具(螺杆)增加垂直钻井系统压差。但考虑到螺杆钻具尺寸较长(7 m 以上),会大幅度降低钻头侧向切削力(降低50%以上),不能满足防斜要求。二是在系统下端安装合适的喷嘴,提高系统自身产生的压降,以弥补钻头压降不足带来的纠斜力不足问题[17-18]。本研究采用第2 种方案。

考虑到携岩要求,钻井液排量不能低于40 L/s(钻井液密度1.36 g/cm3),设计为40~45 L/s,循环压耗14.5~18.4 MPa,钻头压降2.2~2.8 MPa。利用水力计算软件,优化了垂直钻井系统下端的喷嘴直径。依据喷嘴系列,喷嘴直径优化为31.75 mm,压降为2.76~3.49 MPa。泵压为19.8~24.6 MPa,系统下端压降为4.96~6.29 MPa,可满足施工要求。

4.2 现场试验

在顺南4 井和顺南5 井进行了推广试验,2 口井均采用UPC-VDS-311 改进型垂直钻井系统,井斜控制效果较好。

4.2.1 顺南4 井

顺南4 井钻进至奥陶系桑塔木组,井斜角增大至2.9°,下入UPC-VDS 自动垂直钻井系统纠斜,使用井段为5 076~6 300 m,进尺1 224 m,纯钻时间239.9 h,平均机械钻速5.10 m/h,排量42~44 L/s,系统内外压差5.3~6.0 MPa。该系统入井后工作正常,井斜角一直减小,最终维持在0.5°左右,由于系统使用到后期纠斜能力下降,但是井斜角仍然小于1.0°(见图4),井斜控制良好,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图4 顺南4 井井斜控制情况

4.2.2 顺南5 井

顺南5 井钻进至井深5 673 m 时,投测井斜角为3.8°/5 665 m,决定下入UPC-VDS 自动垂直钻井系统纠斜,使用井段为5 673~6 300 m,进尺626 m,纯钻时间162.0 h,平均机械钻速3.86 m/h,排量43~45 L/s,系统内外压差5.2~6.3 MPa。该系统下入井内正常工作后,井斜角从3.8°逐渐降至0.5°左右(见图5),在之后的钻进过程中井斜角一直控制在0.5°左右,降斜效果突出,工作状态稳定。

图5 顺南5 井井斜控制情况

4.3 推广试验效果评价

UPC-VDS 自动垂直钻井系统经过改进之后,推靠力对钻头压降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没有出现顺南3井和顺南2 井由于排量降低导致井斜角增加的情况;在顺南4 井和顺南5 井的现场试验过程中,降斜、纠斜效果显著,井斜角都控制在1.0°以内。与前期效果相比,该系统改进后对井斜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完全满足了现场施工要求,能实现对井斜的精细化控制。

5 结论

1)桑塔木组地层造斜能力强、高温高压下MWD测斜难度大等,是造成井斜控制难度大的主要原因。在综合考虑地层物性、 作业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优选UPC-VDS 自动垂直钻井系统。

2)在顺南3 井和顺南2 井开展了UPC-VDS 垂直钻井系统的探索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将井斜角控制在3.0°以内,且寿命较长、性能可靠;但推靠力对钻头压降的要求较高(要求钻头压降5~6 MPa)。

3)通过优化垂直钻井系统结构,推靠力依赖钻头压降的程度大幅度降低,并在顺南4 井和顺南5 井进行了推广试验。改进后的垂直钻井系统能够将井斜角控制在0.5~1.0°。

[1]梁武东,陈鑫,王迪,等.直井防斜技术及防斜钻具综述[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35(18):88-90.

[2]龚勋,刘白雁,陈新元,等.自动垂直钻井工具纠斜控制实验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9,31(4):16-20.

[3]张建平,肖华,石丽娟,等.垂直钻井系统在吐哈盆地山前高陡构造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33(10):158-160.

[4]罗发强.VTK 垂直钻井系统在阿北1 井钻井中的应用[J].石油机械,2011,39(9):13-15.

[5]刘振宇,易明新,魏广建,等.Power V 垂直导向钻井技术在普光7井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7,27(3):58-59.

[6]王兴武.塔里木超深井深部井斜控制技术[J].断块油气田,2011,18(1):100-102.

[7]陈芳,李玉泉,赵前进,等.巴喀山前高陡构造防斜打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新疆石油天然气,2012,8(3):21-25.

[8]张绍槐.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J].石油钻探技术,2005,33(5):11-15.

[9]张伟,申延晴,徐新纽,等.防斜打快技术在准格尔盆地南缘地区的应用[J].钻采工艺,2013,36(4):107-108,118.

[10]汝大军,杨士明,乔金中,等.BH-VDT 5000 垂直钻井系统在克深207 井的应用[J].钻采工艺,2013,36(1):107-109.

[11]许京国,郑淑杰,陶瑞东,等.高陡构造克深206 井钻井提速配套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13,35(5):29-32.

[12]朱化蜀,王希勇,范希连,等.捷联式自动垂直钻井工具在川西的应用[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3,7(6):36-38.

[13]刘伟.四川地区防斜打直新技术的运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3,25(7):93-95.

[14]杨春旭,韩来聚,步玉环,等.垂直钻井系统配合单稳定器力学性能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2,19(3):364-369.

[15]刘磊,刘志坤,高晓荣,等.垂直钻井系统在塔里木油田应用效果及对比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1):79-81.

[16]刘鹏.易斜地层对钻速的影响及防斜措施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1.

[17]张奎林,夏柏如.国产自动垂直钻井系统的改进与优化[J].断块油气田,2012,19(4):529-532.

[18]李双贵,崔祥,方建波,等.非标大水眼高强度钻杆水力破岩技术[J].断块油气田,2013,20(3):370-372.

猜你喜欢

斜角井段排量
中国近海钻井液用量估算方法研究
基于工具造斜率和井斜角的井眼轨迹设计
WLH81-C井提速提效技术
以“倾斜角与斜角”为例谈概念教学
2019年1月乘用车销售汇总表
建立平面斜角坐标系在向量中的应用
通过描述图像的均衡性评价储层非均质性
2015年10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汇总表
2015年10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生产汇总表
斜角肌源性颈肩痛的应用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