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高校过刊资源利用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4-06-12马亚珍唐省三

文教资料 2014年8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方案对策

马亚珍 唐省三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影响过刊资源利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与方案:加强过刊文献资源科学管理;科学调整馆藏规划,充分利用馆藏过刊资源;优化馆藏结构,按需剔除不适用过刊;缩短过刊装订时间;打破死板工作模式,提高过刊利用率;改变传统借阅方式,为读者提供方便服务;加强对过刊的宣传工作,共创文明阅览局面;提高过刊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高校过刊资源 影响因素 对策 方案

过刊是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收藏的重要组成之一,通常拥有比现刊更大的信息量,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信息资源。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馆舍保存过刊文献,许多高校图书馆面临馆藏过刊陈旧、管理落后、馆藏量少、读者少、利用率低、库房庞杂、刊满为患的压力。如何开发利用过刊信息资源,提高过刊管理和利用率是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过刊资源充分利用的原因

(一)图书馆管理方面的原因。

1.过刊阅览室管理方式滞后。

许多高校图书馆的过刊不能外借,作息时间死板不灵活,加上没有复印设备或不完善,给读者复印过刊资料带来许多不便。目前许多高校计算机自动化登记方式尚未使用,手工登记非常繁琐,个别师生没有耐心。登记信息不够完善,刊本丢失时有发生。

2.缺少专业的期刊管理人员。

近年来,许多学校对图书馆期刊尤其是过刊资源管理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期刊阅览室管理人员没有机会出外进修,受过专业培训的很少。多年来,许多高校图书馆“临时编制”人员逐年增加,导致管理水平低下,业务素质不高,从而严重影响“过刊整理—装订—著录—上架-阅览”工作链条。

3.过刊资源面临计算机信息化的挑战。

在信息化时代,读者获取信息方式已发生根本变化,通过传统纸质过刊文献获取信息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为网络环境下便捷的获取信息方式所替代。读者不再受时空与地域的限制,通过因特网随时随地访问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图书馆的网站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这些现代化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便捷的网络信息检索方式,过刊资料与网络结合是信息时代的必然结果。

4.馆藏期刊量少,不能满足教学与科研需求。

由于受学校经费限制,许多高校图书馆每年订购的期刊较少,如何利用有限经费科学合理地采购教学和科研所必需的期刊,这是搞好过刊工作的重要前提。

5.过刊读者少。

许多高校图书馆过刊阅览室开放时间只有头天更短,读者来馆查阅过刊资料时间受到限制。过刊宣传力度不够,许多师生并不了解过刊阅览的开放时间。由于传统的旧观念,许多师生认为过刊是陈旧书刊,既过时又脏,查阅不方便,因而从未想过查阅纸质过刊。以上原因造成大量过刊文献无人问津,过刊馆藏利用率低下,造成过刊资源的极大浪费。

6.过刊资源利用率较低。

(1)过刊装订时间较长。装订期拖延,现刊下架装订为过刊,进入过刊管理模式。过刊装订周期为一学期到一学年不等,而每逢期刊装订期,适逢现刊资讯最佳时段,是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最紧迫最需查阅文献时刻,也是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急需查阅文献阶段;年底的现刊虽然到刊时间不长,一旦跨年度就归属过刊。半年到一年以后过刊返馆,信息价值便大打折扣了。

(2)“闭架管理”服务方式。高校图书馆的过刊是由现刊经过半年到一年时间阅览后再下架装订成册的,容易破损和丢失;某些图书馆的部分现刊尚没有复本,丢失后无法弥补。长期以来,某些高校图书馆仅允许师生在过刊阅览室查阅过刊文献,大大限制过刊信息流通,大量过刊闲置阅览室,导致过刊资源浪费和利用率降低。

7.馆藏规划不合理,馆藏质量偏低。

期刊乃时效性文献,随着馆藏年限延长,其利用价值随之降低。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当根据不同期刊的性质、时效和发展特点,科学地对过刊进行剔旧处理,使过刊资源的可用性、适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最大化。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图书馆由于评估等工作需要,扩充馆藏量,片面追求期刊收藏的规模与数量,不愿剔除学术价值低、利用率低的过刊,导致过刊质量整体下滑,管理成本逐年上升。

(二)读者的原因。

1.对过刊的科学价值认识不足。

高校部分师生对过刊存在偏见,对其科学价值和时效性认识不足,他们认为,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过刊上内容已经过时不再适用了,眼前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成果才更具利用价值。事实上,有资料表明科技文献半衰期大约为5~10年,某些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科学原理、理论依据、技术工艺等原始资料对当今教学和科研工作仍有重大指导意义。

2.文献检索能力较差。

有些学生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撰写毕业论文需要检索过刊文献,但不知如何检索所需文献,仅局限于查阅有限的几种专业性期刊。造成检索文献能力较差的原因主要与文献检索课程设置有关。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为例,一般院系的大二下学期才开设文献检索课,每周1课时,共16~18课时。在大二下学期以前,学生没有经过系统文献检索知识学习,导致检索文献的能力较差。

二、提高过刊利用率之对策

(一)加强过刊文献资源科学管理。

变以往的手工操作为计算机操作,简化借阅手续。将过刊数据库和图书流通集成系统安装在同一计算机上运行,用计算机来管理过刊各项业务工作,实现过刊自动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益。如在过刊装订本加上磁条或条形码,借书时通过扫描磁条或条形码输入过刊与读者图书证的信息,另外配备复印机、扫描仪和打印机等现代化技术设备,以便广大读者能在查找到所需要的文献后复印,亦可减少破损、丢失等情况发生。

(二)科学调整馆藏规划,充分利用馆藏过刊资源。

期刊馆藏规划直接影响过刊馆藏种类、质量及服务质量,因此在订购期刊时,首先要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确定期刊的收集范围。其次要根据期刊的学科范畴、读者对象、经费预算综合确定其订购期刊品种、类型、文献及其结构比例和数量。近年来,随着电子期刊的快速发展,电子期刊具有不需装订、节约馆藏空间、检索能力强大、使用和管理方便等优点,因此馆藏期刊要订购一定数量的电子期刊。

(三)优化馆藏结构,按需剔除不适用过刊。

高校图书馆过刊馆藏的建设只有在增补下架现刊的同时,剔除那些年代久远的和破损严重过刊,才能使过刊资源更具时效性和实用价值。一般来说,消遣娱乐类和自然科学中关于计算机和信息化类的期刊信息老化速度快,3~5年后就没有多大利用价值,这类期刊组织专家鉴定后,已经过时的过刊可以立即剔除;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偏理论方向的期刊半衰期比较长,在5~10年内都有使用价值,剔除时需谨慎。

(四)缩短过刊装订时间。

要提高过刊装订过程中每一步骤的工作效率。可采用分期分批装订办法,一般期刊都是以季度、半年或一年为时段装订成合订本的,比如将第一季度或上半年的先装订,下半年或第4季度的期刊后装订。以此轮换装订过刊的办法,可有效提高过刊装订期的利用率。此外,还要协调好现刊阅览室、装订部门和过刊阅览室三个部门之间的工作,缩短装订周期。

(五)打破死板工作模式,提高过刊利用率。

如何解决现刊过刊新旧更替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每个期刊阅览室管理人员面临的课题。根据笔者多年经验,建议不仅要增加过刊加工次数,缩短过刊上架时间,而且要变通过刊的管理方式,不因为过刊尚未编目装订而拒绝读者的需求。解决这个矛盾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期刊阅览室添置复印机,为需要的读者提供复印服务,这样既不耽误过刊装订整理,又能提高过刊的利用率。

(六)改变传统借阅方式,为读者提供方便服务。

为方便读者,过刊阅览室应向读者开架阅览和借阅,读者凭图书馆借阅证进入阅览室,自由选择自己所需的期刊。部分图书馆只在常规上班时间对外开放,但某些读者只能在课余时间到过刊阅览室查阅文献,另外有些读者在开馆时间内没有阅读完所需资料,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应实行双重服务方式,即在开馆时间内提供阅览、复印服务,在闭馆时间内提供借阅服务。

(七)加强对过刊的宣传工作,共建文明阅览局面。

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读者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上班时间仔细查架,确保各种期刊架位排列准确;将错放、乱放的期刊及时复位。增加图书分类指引牌,每一架首设置本架书的分类号和架位号;指导读者认识过刊室的排架规律,节省索书时间。遇到刊名相仿时,易于混淆的过刊要用彩色笔在标签下面空白处涂上不同颜色以示区分,同时注明架位。指导读者用好书位牌,及时制止其撕页、错放、乱放书刊的不良行为,向读者宣传爱护过刊的重要性,共建文明阅览新局面。

(八)提高过刊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对过刊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要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做好读者服务工作;要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操作技能,精通计算机信息知识,提高外语水平;要全面提长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高校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过刊工作在图书馆阅览室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挖掘、开发和利用好过刊文献资源,是每个阅览室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秦明,吴家玲.非正式条件下的图书馆过刊剔旧工作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36).

[2]陈锦红.高校图书馆过刊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

[3]李艳明.高校过刊的管理现状及价值利用[J].硅谷,2009(5):181,136.

[4]李艳明.高校过刊的管理现状及价值利用[J].硅谷,2009(10):181.

[5]颉艳萍.浅谈图书馆阅览室人文环境建设[J].科技资讯,2009(33):250.

通讯作者:唐省三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方案对策
烂脸了急救方案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稳中取胜
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