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多模态PPT演示教学在中国古代小说欣赏课程中的应用

2014-06-12何亮

文教资料 2014年8期
关键词:多模态

何亮

摘 要: 多模态PPT演示教学已成为用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尤其对主要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艺术鉴赏力的中国古代小说欣赏课而言,借助多模态PPT通过图像、语言、声音等多种手段,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握作品、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有效手段,有利于达到追求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多模态 PPT 中国古代小说欣赏教学

多模态PPT演示教学是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把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符号的系统资源,制作成PPT课件供课堂教学演示的教学模式。[1]多模态PPT属于多模态话语范畴,集文字、图像、声音等于一体,具有信息量大、趣味性等特点。这种教学模式,使旨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艺术鉴赏力的《中国古代小说欣赏》课程,呈现出不同于往昔的面貌。学生不仅能以极大的热情参与教学活动,还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作品重新进行解读,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和目的。

一、纲要性语言和图表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最初的小说概念,跟现今的小说概念相距甚远,甚至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让学生全面把握小说概念的演变及古人小说观念的发展变化,是学习本门课程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古今语言、思想文化背景,以及审美价值等的差异,更增加了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小说作品的难度。这就要求幻灯片的制作必须实用、简洁直观。综合运用语言文字、图片、表格等不同形式,方能将其优势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1.纲要性语言

一个好的课件,首先课件制作者思路必须清晰,把所讲内容的纲目,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概括,使学生既对本门课程有系统、整体的印象,又非常清楚每节课所讲内容和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赏析《红楼梦·宝玉挨打》时,在幻灯片中输入如下提纲:

《红楼梦·宝玉挨打》欣赏

一、时代背景

二、曹雪芹生平

三、作品所关涉的人物及其性格特征

四、宝玉挨打的真正原因及作品所表达的主题

提纲设计了赏析时要思考解决的关键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意识进行阅读,逐一梳理作品中出现的人物,理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且可以培养、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这样教师讲解时,无需花费太多精力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之处,可以讲解重点内容,学生听起来也不会茫然,没有头绪。

2.图片

中国古代小说非常注重事件的前因后果,作品所塑造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以及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在传统的古代小说欣赏课堂中,强调老师的主导性,多用叙述性语言渲染作品的艺术效果。事实上,好图胜似千言。老师即使尽量发挥语言的魅力,学生有时也难以理解作品的内涵,难以感受作品所描写人物内心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百闻不如一见”。与使用基于听觉的设计元素相比,基于视觉的设计元素在向观众传达信息时更快速、更直白。在众多的视觉元素中,图像元素具有其他不可比拟的优势,它能够把信息以更快捷、更简便、更直观的方式传达给观众[2]。因此,多模态PPT应尽量少用文字,多用图片,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

例如,《搜神记》“韩凭妻”,是中国古代较早产生于民间的爱情悲剧,历代文人亦多有记载此事者。韩凭夫妇故事在流传中,结局由化为枝体相交的相思树,向化成形影相随的鸳鸯演变。化树类结局如段公路《北户录》,化鸳鸯类结局如刘恂《岭表录异》、李贺《恼公》诗、王初《青帝》《即夕》诗等。由韩凭衍生而产生的此类故事,历经繁复变化,故事发生的背景已迥然不同。通过图片,同类故事所发生的场景,以及时人的文化习俗、服饰、审美情趣等的细微变化,都可得到形象反映。学生可以从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挖掘作品深层的意蕴。

不仅如此,在中国古代小说欣赏的实践教学中,很多知识需要比较。比如人物性格的差异,同一类型故事的源流演变,不同作品创作风格、艺术特色的异同等。分开讲解,学生不易把握。使用图片,将知识点串联,生动形象、一目了然地展现给学生。

3.表格

《中国古代小说欣赏》课堂虽侧重于作品的赏析,但也要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因此,不可避免地将小说理论,与其相关的文献资料等引入教学中。对学生来说,单凭枯燥的讲解很难使他们掌握清楚。多模态PPT中插入表格,能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洁。当需要在PPT中罗列或展示一系列文本,可以利用表格实现。适当地在幻灯片中应用表格,不仅避免出现大量文本数据的情况,而且能更清晰合理地展示数据内容[3]。

摘引课堂上所展示的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流程一览表,如下:

这样的资料,仅凭口述,学生理解起来势必困难,笔记更是无从下手。如果老师板书,则耗时又耗力。幻灯片中表格的演示,能高屋建瓴地将知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教授给学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学生可以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看表格,一边思考、理解、记忆,收效甚好。

二、声音

多媒体教学中,单一播放幻灯片,学生易产生审美疲劳。声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多媒体信息,PPT中使用声音信息,可以提供程序的解说或背景音乐,从而强化演示效果,使整个交互式应用程序更加生动有趣[4]。

在《中国古代小说欣赏》教学实践中,教师兴之所至,忘情于作家作品的讲解,非常投入。而学生却难以追随老师的思绪,没有被老师感染、打动。恰如其分地添加声音媒体,在渲染作品情境和氛围的同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体认作品的情境和意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汉魏六朝小说中融入了大量的诗歌。诗赋渗透、融入汉魏六朝小说,在奠定叙述基调、营造环境、渲染气氛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小说的叙述,也因诗赋的抒情性特征,行文带情以行,叙述与抒情水乳交融,营构出诗情画意之美,表现出很高的艺术价值。神仙洞窟类故事《搜神后记》“桃花源”,渔人沿溪捕鱼,有幸光顾令人神往的桃源仙境:“缘溪行,忘路远近,忽逢桃花,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舟,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旷空,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这段文字,节奏舒缓,铺排了令人神往的桃源美景。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播放桃花源的古典音乐。在文字与音乐的共同作用下,学生逐渐进入小说所描绘的意境,沉醉于仙乡的美丽风情。

三、视频

视频以其生动、直观、具体可感的特点,在多模态PPT教学演示中应用非常广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视频是指对实际景物摄制的和用三维动画技术制作的连续镜头,视频使得课件看上去更专业化……观看复杂装置操作过程的演示和画外解释,比阅读课本更有效。在历史、政治等科目中,情节表演对学习者的态度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励他们自我反省和评价。视频能引起学习者的情绪反应,有效地激发学习者参与,启发思考,促进记忆[6]。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许多经典作品,都已经被拍摄制作成了影视作品。学生对这些影片,潜意识中有极高的兴趣和热忱。单凭教师讲解,无法阻挡他们对集画面和声音于一体的影视的憧憬和向往。在多媒体课件中适当插入一些经过剪辑的影视文件,让学生与作品近距离接触,满足他们审美期待,使他们切身体会作品的语言艺术美。作品中的人物、场景、情节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课堂上播放了十娘怒沉宝箱的视频。这一部分,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视频生动再现了当时沉宝箱的场景,呈现了十娘、孙富、李甲等人复杂的内心世界。看完视频,他们争相讨论十娘沉宝箱的原因、宝箱的象征意义等问题。同时,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审美体验,对作品进行解读,与老师积极交流。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完成对作品的欣赏。

多模态PPT演示教学已成为用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尤其对主要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艺术鉴赏力的中国古代小说欣赏课而言,借助多模态PPT集图像、语言、声音等于一体的优势,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老师引导学生把握作品,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达到追求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征.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学生学习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外语,2010(3):5458.

[2]石禹诚,姜成义.表达的艺术——如何设计吸引人的PPT[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82.

[3]九州书源.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36.

[4]傅献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39.

[5]陶潜撰,汪绍楹校注.搜神后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4.

[6]张军征.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1.

猜你喜欢

多模态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