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锁定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评价*

2014-06-12

关键词:对位绷带患处

屈 亮 邵 祥

(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怀远 233400)

锁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5%~10%[1],传统治疗方式多采用8字形绷带法,但该方法固定效果较差,易导致骨折部分出现畸形愈合的现象,同时还可能会引起局部隆起、腋下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解剖型锁骨钢板内固定方式,是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技术,研究证明,锁定钢板对于锁骨骨折所起到的固定效果、整复效果要优于其他临床治疗措施[5]。为进一步观察锁定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我们对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所治疗的60例锁骨骨折患者,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和改良后的8字绷带法进行固定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6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15~57岁,中位年龄39.1岁,均为锁骨中段新鲜骨折。44例为车祸所致,11例为摔伤所致,5例为打伤所致;斜形骨折38例,横形骨折12例,粉碎性骨折10例;左侧骨折34例,右侧26例;骨折部位:内1/3段9例,中1/3段27例,中外1/3段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行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和改良“8”字绷带固定治疗,两组年龄、性别、骨折原因、部位和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依据患者自身的情况不同,采取颈丛麻醉、全身麻醉等不同麻醉措施。患者取沙滩椅位,双肩胛之间垫高,骨折处略微下坠,使骨折处受到自然牵引力而拉开,便于后期进行复位。以骨折断端为中心沿锁骨走行方向切开,显露骨折断端,尽量减少骨膜剥离,在直观视角下对骨折处进行复位,使用解剖型锁定钢板置于锁骨上方钻孔置入螺钉固定,如果断端存在碎骨块,可先使用钢板固定之后,再利用吸收线捆扎的方式对碎骨块加以固定。完成手术后第2 d针对骨折患处进行相应功能锻炼,这一过程中无需再进行任何形式的外部固定措施。

对照组:先进行锁骨复位,将6 cm×3 cm×1 cm规格棉垫沿与锁骨平行方向置于患处,将12 cm×8 cm葫芦形纸板覆在上面,用两条60 cm×3 cm的胶布将两者向下加压后固定在患处,胶布的前后两端分别达胸骨下端和患侧肩胛骨下角。术后第2d先进行功能锻炼。

1.3疗效标准 优:骨折处愈合良好,未出现患处畸形现象,患处对位极为良好,肩关节各个方面的功能已经完全恢复,行动自如。良:骨折患处愈合状态正常,但是在患处存在着局部隆起,并且患处没有完美对位,有着一定的移位情况,肩关节总体功能恢复良好,患者行动基本无异常。差:骨折患处愈合效果不良,通过X片观察能够明显发现患处的畸形明显同时存在骨不连现象,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受到限制,无法正常活动。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两组疗效比较采用等级资料的非参数检验,愈合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注:两组疗效比较,U=-2.594,P=0.009。

2.2两组患者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4.4±1.27)周,对照组为(15.2±1.38)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锁骨骨折多由于车祸、跌倒手肩部或者掌部撑地受到极大的力传导导致,少部分由于患体主动撞击所导致,例如某些剧烈运动[2]。锁骨骨折多发于锁骨的中部1/3以及中外部1/3位置上,骨折端口多呈现出斜形、横行,主要以青年以及中青年患者居多。

以往锁骨骨折的治疗多采取8字形的绷带措施进行较为保守的外部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不需要麻醉,也不产生疤痕、感染,但是依据大量8字形绷带治疗的锁骨骨折病例分析来看,其中的缺陷较为明显:如果锁骨骨折端出现了移位或者说有一定碎骨块的不稳定情况,仅是依靠外部固定的手法,极难保证骨端完全对位,此外,即便是在针对患处进行了良好的整复,但极易出现移位现象,治疗效果不理想,可靠性不高[3]。而后期出现的改良型8字绷带固定治疗措施,基本上弥补了以往传统的8字形绷带的治疗缺陷,利用在腋下垫入水平的0型绷带,使得压力得以束缚,并且该部分与患处所垫的棉纸板形成了压力转化的效果,促使骨折患处之间呈现出了良好的力学平衡性,固定效果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其中骨折处的局部隆起现象得到了避免,为整复效果提供了保障。并且在患者的两侧肩胛骨之间所固定的相应棉垫实际上也起到了良好的辅助康复效果。但是,该治疗措施中依然存在着对位的问题,尤其是对位困难的骨折现象,无法最大限度的保证患端完美的对位,对于后期恢复和恢复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4]。

解剖型锁骨钢板内固定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锥形螺纹的方式使螺丝钉以及钢板两个部分良好的锁定成为一个整体,让锁骨能够在和锁定钢板进行连接之后,形成一个良好的框架结构,并且其中的锁定螺丝钉则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承角度,这直接使得锁定钢板所具有的抗拔出的阻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无论是稳定程度还是抓持力都有所保障。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其螺钉可以单皮质固定。骨折固定牢固,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可避免在传统治疗措施中可能出现的损伤腋下神经、血管的现象。同时,钢板独特设计钢板与骨面无须紧密接触,最大限度保护骨折端血运,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因此,锁定钢板对于锁骨骨折所起到的固定效果、整复效果要优于其他临床治疗措施[5]。

通过临床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均比较理想,但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优秀率达到93.3%,而对照组只有66.7%,观察组无治疗效果差的病例,而对照组有2例,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锁定钢板治疗锁骨骨折较传统方法更具有优势,通过将固定螺钉置入骨折部位可以与钢板间形成整合作用让骨折得到良好的内固定效果,这对于骨痂愈合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同时该方法对骨折愈合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1] 辛泽团,牛涛.锁定钢板在锁骨骨折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4):53.

[2] 袁子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43例[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32(3):251-252.

[3] 胡永学.锁定钢板与重建钢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31(21):3416-3417.

[4] 蔡文,黄德征.锁定钢板与重建钢板治疗锁骨干骨折[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31(23):561.

[5] 匡葱葱.锁定钢板治疗复杂型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20(15):289.

猜你喜欢

对位绷带患处
以“对位变奏思维及模式”观兴德米特“天体音乐”
智能绷带促进伤口无痕修复
透明的绷带
自由对位与严格对位的博弈
——论传统对位教学两种体系的冲突
治斑秃
对雪人的诽谤
兽医临床上绷带法的应用
一种跨层盲孔制作及对位方式研究
任意层HDI对位系统研究
鸡眼的中医外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