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4-06-12倪仕钢金岳龙贺连平姚应水

关键词:脾气高职生性格

倪仕钢 陈 燕 金岳龙 贺连平 姚应水

(1.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2.皖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焦虑是指人们在面临现实的明确可辨的威胁、危险情景或预期可能出现问题、痛楚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担忧害怕、悲伤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负性情绪状态和紧张的身体症状。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表现,适度的焦虑在一般的生活场景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持续严重的焦虑会导致机体免疫机能降低、内分泌调节紊乱,成为导致厌学、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也给身心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在备考研究生的大学生中焦虑情况不容忽视,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较大[21]。焦虑是人类心理失调的最主要的和最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压力逐步升高,人群中焦虑的状况也越来越严重。焦虑已成为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3],大学生中焦虑检出率为9%~25%[4-7]。

国内外近年来对儿童青少年的焦虑障碍的研究日益增多、深入,认为它是一种患病率高、对儿童青少年功能影响较大的心理问题。为了解安徽高职院校高职生焦虑状况,本研究对3867名高职生进行调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抽取安徽某两所高职院校高职学生共3867名作为调查对象。

1.2调查内容与方法 采用自设计问卷调查表进行集体无记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①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如性别、民族、父母教育水平等。②焦虑自评量表(SAS),该量表为William WK Zung[7]于1971年编制,用于人焦虑的主观感受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按1~4级评分,量表总分为20~80分,将20个项目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经过公式换算,即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得分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按中国常模结果,标准分50以下为无焦虑,51~59为轻度焦虑,60~69为中度焦虑,69以上为重度焦虑。

1.3调查方法 调查员均统一培训,调查开始向调查对象介绍调查目的,解读注意事项,所有调查对象知情统一并填写知情同意书。在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均在场,对调查对象遇到的疑问及时解答,并督促调查对象将问卷填写完整。

1.4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 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各组间检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因素的筛选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高职生的焦虑情绪检出情况 不同性别、年级、性格、脾气、密切朋友数和饮食习惯的高职生焦虑情绪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高职生焦虑情绪检出率的比较[n(%)]

2.2高职生焦虑的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以焦虑与否为因变量,以所选择的研究因素为自变量,采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设进入和退出模型的标准分别为0.05和0.1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的OR值大于1(P<0.05),性别、性格、脾气、密切朋友数的OR值均小于1(P<0.05),高年级为焦虑的危险因素,而女性、外向的性格、温和的脾气、较好的社会支持是焦虑的保护因素。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础上,筛选进入分析的变量(Forward Wald法),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见表2。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有:年级的OR值大于1(P<0.05),高年级是焦虑的危险因素;而性别、性格、脾气的OR值均小于1(P<0.05),女性、外向的性格、温和的脾气是焦虑的保护因素,详见表2。

表2 焦虑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脾气偏急躁的学生焦虑的检出明显高于中性和偏温和脾气的学生。可能与脾气急躁的学生在学习或生活时,在短时间内不能顺利解决困难的时候,往往缺乏足够的耐心,更容易因外界的刺激而产生不良情绪。不偏食的高职生焦虑的检出率要低于偏食的,不偏食的高职生往往具有更好的个人饮食习惯,对事物无过多的挑剔,不易产生不良的焦虑情绪;而长期偏食是造成大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而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增加焦虑情绪的发生。揭示培养良好个人习惯,尤其是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随着关系密切朋友数(朋友支持)的上升,焦虑情绪的检出率逐渐降低,拥有足够的朋友支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找到合适的倾诉对象,更容易及时从外界寻求到帮助,揭示朋友支持对于缓解高职生的压力的重要性。

高茗等[8]的研究表明焦虑与学习成绩、无意识伤害行为中的野外游泳、骑车摔下、携带防身物品、斗殴、斗殴受伤、有意识伤害行为中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及吸烟、饮酒等有关。翟德春等人[9]的研究发现大学生遇到困难或生活事件采取推诿、压抑、幻想、退避等消极应对方式与焦虑情绪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采取接受现实、乐观态度、主动适应、迎接挑战等积极应对方式与焦虑情绪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丁新华等[10]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学习负担重、受人歧视冷遇、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升学压力、生活习惯明显变化、与同学好友发生纠纷、被罚款、不喜欢上学、家庭经济困难等9 项生活事件对焦虑的影响作用较大。

本课题研究高职生焦虑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级的OR值大于1,且P<0.05;而性别、性格、脾气、密切朋友数的OR值均小于1,且P<0.05。以上变量经筛选进入模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级的OR值大于1,且P<0.05;而性别、性格、脾气的OR值均小于1,且P<0.05。可见高年级是焦虑的危险因素,而女性、外向的性格、温和的脾气为焦虑的保护因素。揭示高职学校在抓好职业教育的同时,针对学生的性别、性格和脾气等特点,注重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鼓励学生多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促进学生更好的融入到集体中去,能降低焦虑障碍的发生。

[1] 马伟娜, 徐华. 中学生生活事件、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14(3):303-305.

[2] 徐春艳, 李瑞, 于晓琳, 等. 考研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报告[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3,34(6):419-422.

[3] Yusoff MS, Abdul RAF, Baba AA, et al.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stres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prospective medical students[J].Asian J Psychiatr, 2013,6(2):128-133.

[4] 翟德春, 潘秀丹, 韩素玲, 等. 医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流行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6,27(3):217-219.

[5] 周歆, 李建明. 高校护生睡眠质量及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17(10):1220-1223.

[6] 师玮玮. 警察类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1,9(3):117-120.

[7] 王宏, 余建红, 李雷雷, 等. 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10,37(11):2062-2065,2072.

[8] 高茗, 张金霞. 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1,7(4):250-251.

[9] 翟德春, 潘秀丹, 韩素玲, 等. 医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流行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6,27(3):217-219.

[10] 丁新华, 王极盛. 中学生生活事件与焦虑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 2003,24(1):35-36.

猜你喜欢

脾气高职生性格
猫的性格爪知道
七七的怪脾气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酒精脾气等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树的怪脾气
性格描绘词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