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四个学会”探寻班主任工作的关注点

2014-06-12胡忠慧

文教资料 2014年8期
关键词:学会班主任能力

胡忠慧

(宜城市小河镇小河初级中学,湖北 宜城 441401)

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与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其中,班主任的责任重大。班主任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呢?关于班主任工作的论文十分丰富,许多班主任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者说这样做是否把握了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并没有从理论上进行论证,感性有余,理性不足。其实,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四个学会”——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中,我们就能找到班主任工作的方向。

“四个学会”出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委员会1996年发布的德洛尔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该报告提出了学习的“四大支柱”问题,全面阐述了国际社会对人类未来和学习问题的理解。报告认为,教育的功能是培养人具有适应变革的能力,使之在自己的一生中能够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报告指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它将成为每一个人一生中的四根“知识支柱”。这些论述,对班主任工作都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导向作用。

一、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学会求知

所谓“学会求知”,是培养“学会学习”的能力,强调学会学习、思考及创造。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他们“会学”知识。学会和会学,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学生是被动的;后者,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关注学生学习,过去我们在做,但通常只知道教育学生学习,听老师的话,把书本知识弄懂学会,考试得到高分就达到目的。这实际上是我们对“知识”和“教育”的认识发生了严重的偏差所致。学校长期以来所执行的任务似乎就是教学生学会知识,这种定位用今天的观点来看应该说有很大问题。教学生学会知识,学生处在被动的接受地位,所接受的知识往往是过去的,或者相对来说比较陈旧。人类社会的知识在不断丰富,不断更新,仅仅接受原有的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的。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将要面对无数的新情况,需要用新知识解决各种新问题。今天我们提倡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只凭借书本知识或过去的经验远远还不够,因此,学校教育的任务如仅仅局限于教学生学会知识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人类现有的知识财富需要继承,更需要发展。新课程纲要指出,教育的追求,除了学业成绩,还有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精神以及健康审美的情趣,这就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他们“会学”知识。不会求知,就不能获取新的知识,就可能成为新时代的文盲。班主任应加强对班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寻求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途径。班主任要经常深入课堂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各学科的教学教育情况。通过召开各类型学生会议,掌握新动向,研究新问题,制订新方案,拿出新办法,及时有效地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力争教育教学水平及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能不断提升。

二、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学会做事

“学会做事”是指获得一种能力,能够应付各种情况,同时是个人的素质(交往能力、与他人共事的能力、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等),即所具有的知识以及实际本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学会做事,这是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教师、家长甚至整个社会都反复地告诫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有些家长甚至跟孩子说:你只要把书念好,考上大学,别的什么事情都不要管。实际上,不会做事,没有动手操作能力的人是不可能真正获得知识的。再说,上完大学,最终不还是要会做事吗?学习和做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不能分开的。做事的能力不是学习结束以后才开始培养的,做事是人生必备的能力,学会做事应该是教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具备做事能力的人,所学知识是无用的。有不少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好,但一到社会上却什么也不懂,“书呆子”一个,这样的人对社会用处不大。为此,班主任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教会学生做事,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班主任不只是培养班干部的做事能力,就是一般的学生,也要给他做事的机会。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比如,班级沟通、班务处理、赛事活动策划组织、解决遇到的困难,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发挥自主性。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当甩手掌柜,要进行指导,教会学生做事的方法。

三、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学会共处

“学会共处”也可翻译为“学会合作”,是要“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培养学生能够应付与他人、与群体、与民族之间出现“紧张关系”的能力。人际关系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且是衡量个人发展的尺度。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管理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与各任课老师联络、沟通。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使传授知识更有利,而且给学生提供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榜样,成为学生今后建立人际关系的一种潜在模式。学会共处,还体现在学会平等对话,互相交流,互相尊重。比如,学生有学业上的问题与老师沟通;有品德上的问题与班主任交流;有心理上的问题与父母对话,等等。我们今天的社会已经是人与人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合作的社会,个人的力量已经变得非常渺小,只有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学生在学习时期不懂得这一点,不会与人合作,将来只能一事无成,甚至要遭到社会的遗弃。学会合作,是时代提出的一个要求,必须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传统教育只强调好好念书,很少有参与合作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都相当差,无法适应相互合作的社会环境,无法融入整个社会。现在的学生,城里多是独生子女,农村多是留守儿童,个性独特,培养合作、共处意识非常必要。学习需要合作,生活需要相互关心。班主任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营造学生之间良好和谐的集体氛围,关注和转化学困生,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宽容对待学生,组织开展各种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集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使班级成为一个和谐的集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四、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学会生存与发展

“学会生存与发展”或“学会做人”,充分锻炼每个人的人格,形成较强的“自立能力和判断能力”,加强在集体中的“个人责任感”。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两大主题:生存与学习。对每位学习者来说,都应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前瞻力和想象力,根据社会和自身的双重要求,确立人生坐标。在现代社会中,竞争十分激烈,生存的机遇和困难并存,面对的问题很多。在这种生存条件下,只满足于念过多少书、获得什么文凭、获得什么证书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甚至连生存都会发生困难。因此教育不仅受关注学生的现在还需要考虑学生的未来。班主任最主要的是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每个学生潜能的挖掘和发挥,重视他们个性的发展,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培养。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做一些抗挫折的能力训练,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信心与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适应未来的发展。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与发展,是在未来社会中十分重要的必备能力,必须从小培养。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打好基础。什么是基础?培养综合能力才是真正的基础。基础教育阶段的班主任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尤其应该关注这四个“学会”,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面向未来的人才。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内在的财富.

[2]任国平.让班主任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论坛”综述.人民教育,2007,(11).

[3]黄先学.新形势下中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12,(2).

[4]赵海龙.农村寄宿制学校培养学生“四个学会”,宁夏教育科研,2009,(11).

[5]陈钧,王树树.以“四个学会”教育强化学生工作理念,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0).

猜你喜欢

学会班主任能力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夸夸我的班主任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