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思考

2014-06-12牛丽玲

文教资料 2014年8期
关键词:办学特色大学

牛丽玲

(西安石油大学 高教所,陕西 西安 710065)

地方高校是指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院校。主要面向所属地区招生,担负着为区域培养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地方高校能否形成自身特色,培育地方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优化地方人才资源配置,直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如何定位自己的办学特色,优化培育模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地方高校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办学特色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特色的含义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①。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指出:“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而引用率最高的则是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提交的报告《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中所下的定义:“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

办学特色的内涵,常被表述为其特征,如“独特性”、“稳定性”、“优质性”、“先进性”,等等。 办学特色的外延,主要是指办学特色所包含的内容,如学科特色、科研特色、人才培养特色、校园文化特色。李泽彧(2002)将大学的办学特色分为理念型和项目型。理念型特色是大学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及学校在办学理念的指引下长期形成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形式表现出来的大学精神;项目型特色既有学校与外部环境相结合而形成的宏观的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又有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观的学科、专业布局特色,更可指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微观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模式、培养方式及大学在科学研究中形成的科学研究范式②。

二、地方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

地方高校要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第一,外部因素,包括国家政策、市场需求、校际竞争、地域环境,等等;第二,内部因素,主要是高校自身内在发展动力,如历史传统、办学条件、办学理念,等等。

在国家政策层面,1993年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区别不同地区、科类和学校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之后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设立了一个“特色项目”,并明确规定评估结论为优秀的学校必须“特色鲜明”。这些教育政策的颁布,为各类学校探索各自的办学特色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对之后的办学实践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在市场需求层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多元化的市场格局正在形成,不同社会阶层、家庭、个人对高等教育有着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面对这种多元化的市场需求,高校必须走以质取胜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改变千校一面的固有模式,以追求办学特色为突破口,找准办学定位,发挥学科优势,打造专业品牌,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提炼特色,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特色人才。

在社会竞争层面,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高等院校的数量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这使得高校处于不可避免的竞争状态中,尤其表现在生源方面的竞争。在现行的高等教育拨款制度和经费管理模式下,高校的生存和发展直接与在校生数量和质量挂钩。扩大生源规模是各类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社会竞争迫使高校不得不朝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招生和就业两方面的压力下,办学特色已成为关乎学校发展命运的重要因素,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战略选择。

在学校自身发展层面,办学特色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要受制于学校自身的发展条件,如历史传统、办学条件、办学理念、校风、学风、教风,等等。办学特色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持久的、稳定的特点。一些办学历史悠久的高校往往有着源远流长的办学特色。例如,创办于1209年的剑桥大学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古朴与现代化的融合,保守与开放共存”的办学特色;创办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在将近四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独立精神与维护传统”的办学特色;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百年历史中分别形成了 “兼容并包”和“治学严谨”的办学特色。不同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定位决定了不同的办学特色取向高校在追求自身办学特色的过程中,必然是立足于自身办学实际,寻找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在发展自身优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稳定的办学风貌。有学者对此作了形象的比喻:“不同的特色根植于不同的土壤,学校的实际就是特色的土壤,通过对学校特殊现实的研究,寻找出适合这种现实的办学路子并做出成绩,才可能形成特色。”③

三、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培育模式的构建

办学特色并非随着办学历史的延续自然而然地产生,它需要办学者的精心培育。地方高校要在办学过程中根据自身实力、当地社会环境和高等教育布局状况,做好特色规划,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

(一)准确把握办学定位,奠定创建办学特色的基石。科学的定位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础。科学定位是高校制订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和办学特色的前提。大学要准确定位,必须重点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二是大学自身的实际情况。每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人员结构、学科结构和所面临的环境都是不同的,因而每所大学的改革、发展的过程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般普通本科高校,上有国家重点大学,下有高职高专院校,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其办学类型应为教学型,办学层次应以本科为主打,主要任务应该是为区域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坚持这样的办学定位,才能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发展道路,才能形成办学特色。

(二)从学校的优良传统中挖掘、扶持。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不会自发形成,它需要一个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创建过程。每所学校,尤其是办学时间比较长的学校都有较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优良教育传统,学校管理者应总结、挖掘对学校发展有重要影响、可继续传承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等,选择确立最有价值的内容,并促进其不断发展完善。学校的发展优势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外部环境三个层面,如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区域环境、生源状况、办学结构、校园文化,等等。学校在进行特色建设时,还要广泛寻求外界的积极支持,向社会宣传学校特色,争取得到与学校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帮助和支持,得到有关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努力优化育人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三)打造一支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造就培育办学特色的人才条件。办学特色形成来源于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方略的实践者,既是学校已有特色的传承者,又是学校新特色的创造者。只有把办学特色的理念内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并持之以恒地努力探索,学校才能形成个性鲜明的特色。高校在教师的引进、培养上,要从学校特色凝练的角度考虑。在教师的培养和引进的过程中,学校要充分考虑教师的价值认同、工作的责任心、教学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在人才引进方面,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对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力度,争取形成明显的学科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注重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把师资队伍配齐、配强,为建设一所特色鲜明、民主和谐、综合办学实力较强的高校提供师资支撑。

(四)培养特色人才,找准创建办学特色的突破口。大学生是高校最直接的教学产品。大学培养出的特色人才,是大学办学特色的最终直接的外在表现。人才特色集中体现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特色。同时,大学人才培养与其他培养模式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也决定着大学能否培养出特色人才。为此,特色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凝练办学特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大学要培养出特色人才,首先要准确定位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了符合大学实际的培养目标,才能形成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明确学科建设的重点,确定专业建设的方向,制订课程设置的方案,创造有利于特色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五)在竞争中生存,在评价中发展。大学办学特色最终要接受市场竞争的检验,接受社会各界的评判。在完善的市场机制下,学校办学特色是否鲜明,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过硬,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反映出来。毕业生的就业率,在社会上受欢迎的程度,收入待遇的高低,都会成为衡量学校办得成功与否、学校声誉高低的重要因素④。在办学特色创建的过程中,通过定期进行自我评价,接受社会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办学特色的状况、成效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继续发展的方向。坚持现有特色的同时,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推进办学特色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李泽彧.关于大学办学特色的一点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2(1).

②李泽彧.关于大学办学特色的一点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2(1).

③方中雄.谈与办学特色概念相关的几个问题[J].北京教育,1994(22).

④李立国.关于高校办学特色的几点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06,(10):22-23.

猜你喜欢

办学特色大学
特色种植促增收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中医的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