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采购市场会继续开放吗

2014-06-10贺军

中国报道 2014年6期
关键词:用车合资中国政府

贺军

近日,有几件事情让在中国的外资高度关注,部分外资可能还会对此感到担忧。一是中央政府采购电脑禁装Windows8操作系统,二是合资汽车将退出中国军队公务车采购。

让外资关注的是,这两件事情现在出台,到底释放了什么信号?代表了中国政府的何种政策走向?会不会影响中国在政府采购市场的继续开放?

客观来看,通过政府采购来支持国产自主品牌,这是多个国家都会采取的做法。比如美国总统的用车肯定不会用奔驰、宝马,德国政府的用车也不会买卡迪拉克,法国政府则肯定会用雪铁龙或标致。而在中国,政府用车绝大部分是外资品牌,至多是本土合资厂生产的合资汽车。这种情况当然会让一些中国政府高官感到尴尬,这也与中国本土汽车厂商多年来“不争气”有关——只顾着造合资车占领中国市场赚钱,基本上忽略了自主研发和创新。

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强调自主创新和发展自主品牌,这也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之一。与此同时,中国也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参与开放政府采购市场的激烈谈判。《政府采购协议》(GPA)是WTO的一项多边协议,旨在促进各成员方开放政府采购市场,由WTO成员自愿签署。

中国于2007年启动了加入GPA的谈判,但由于中国政府考虑国内法律和市场开放范围,协议谈判进展一直不大。在2013年的第24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上,中国曾表示加快加入GPA谈判,并与美方达成70多项成果,涉及出口管制、知识产权、双向投资、农产品贸易、政府采购、电子商务、药品和食品安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诸多领域。根据安排,中国将于2014年提交一份政府采购修改出价。

中国政府一方面在加入GPA市场开放的谈判,另一方面又在力推扩大自主品牌采购,这看似矛盾的两种举动容易引发市场担心。如何在开放市场与保护国内产业之间达成平衡,也是对中国政府的一个考验。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中国政府将会在越来越多的政府采购领域推动自主品牌采购,这种支持来自于高层大力发展本土产业的决心,而且在反腐败、反浪费的政治氛围助推下,有可能得到较好的执行。

不过,中国的政府采购也面临着现实的挑战:一是来自GPA谈判的压力,尤其是发达国家会以此为筹码不断要求中国加大采购市场开放;二是国内企业的供给能力,正如在汽车领域一样,国内企业长期以来缺乏有质量的生产制造能力;三是国内采购市场亟须规范。据了解,国内政府采购市场上“水很深”,不少政府采购伴随着寻租行为,结果政府采购成了谁都想分的蛋糕。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采购仍需坚持开放,不仅是对外开放,更要对内开放。据中国财政部的数据,2012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已增加到13977亿元人民币(约合2300亿美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1.1%。如此大的采购市场如果有效对市场开放,将会对市场产生极大的拉动力。实际上,开放政府采购还是市场化改革的一部分,不仅停留在制造品采购,还应该扩大到服务产品、知识产品的市场化采购。

所以,从市场化改革来看,中国需要继续开放政府采购市场,这既包括对外开放,也包括对内开放。

猜你喜欢

用车合资中国政府
合资卖油怎么才不亏
设立合资人寿险企的实务分析
2019年全国两会用车“全面体检”
合资股份买卖潮来临
缤越:合资SUV的克星
寻衅滋事大众T6对决奔驰V级
天天用车翟光龙:王兴教我的那些事
51用车李华兵:雷军和姚劲波教我的事
中国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的角色分析
中国政府土地优先购买权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