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预测方法

2014-06-09张哲辉

水运管理 2014年2期

张哲辉

【摘 要】 通过分析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的特点,提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与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相结合和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与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相结合的二种诱发运量预测方法。二种组合预测方法相关参数容易获取,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诱发运量;运量预测;通航枢纽

0 引 言

水运工程项目运量预测按正常运量、转移运量和诱发运量等3种类型进行划分。对于正常运量预测一般采用市场调查预测、专家判断预测、一元线性回归预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时间序列趋势外推预测、增长型曲线外推预测等方法。对于转移运量预测一般采用广义出行费用最小选择模型预测。鉴于目前诱发运量预测没有相对成熟的预测模型,本文对于诱发运量预测模型的研究本着既要具有科学性,又要便于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原则,突出预测方法的应用价值,提出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相结合的预测方法以及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相结合的预测方法。

1 诱发运量的特点

通航枢纽工程的诱发运量具有以下特点:

(1)滞后性 诱发运量并不在航道条件发生变化时就立即大量产生,而往往在航道条件变化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显现。

(2)有限性 诱发运量并不一直都在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几乎不再增加了。

(3)潜在性 是指诱发运量在一定区域的经济布局、土地利用状况条件下存在的态势,在航道条件改善后,区域经济结构产生变化,从而引发了诱发运量。

(4)区域性 不同地区诱发运量存在的潜在性程度不同,有的地区这种态势较为强烈,有的地区态势较弱,这主要由当地的经济情况、交通发展情况等因素决定。

(5)难区分性 诱发运量难以从总运量中区分出来,更难作出数量上的统计,并且缺乏历史资料。

2 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的定义

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是受外界水路运输条件变化的影响,从无到有新增的水运运量。本文认为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主要由低附加值的大宗物资和初加工产品构成,理由如下:

(1)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是水运运量,水运与航空、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比较,货物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大宗物资为主。

(2)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是从无到有的新增水运运量,说明运输物资本身具有低价值和有待开发的特点。

(3)通航枢纽工程改善了河流通航的条件,促进腹地产业布局调整,因此,诱发运量中包括一些初加工产品。

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和产业 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

3.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

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直接产生运输需求。根据通航枢纽诱发运量的定义,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和初级制造业符合诱发运量的条件,是产生诱发运量的主要产业。这几大产业与我国交通运输部统计相对应的诱发运量货类主要包括煤炭及其制品、金属矿石、矿建材料、木材、非金属矿石、粮食、农林牧渔业产品等7类。上述产业及货类可应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进行分析。

3.2 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

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是一种货物流量和旅客流量的预测方法。内河航运发展规模主要取决于其依托的经济腹地尤其是沿岸产业的发展水平,在未来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主要产业的产品除其一部分供本地消费外,大部分产品销往外地,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在商品的社会流通和交流中,产生的货物流量由连接河流沿岸的各种运输方式承担。预测内河承担物流、客流市场份额的大小,须结合连接航运经济腹地的各种运输方式及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来分析。因此,这种预测方法是在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运输系统发展的基础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运输需求预测方法。由于航电枢纽所在河流沿岸地带对外交流商品并不多,尤其是外贸商品流量少,并且缺少基础统计数据,采用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最能反映河流沿岸地带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3.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与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的组合应用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与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相结合的应用,首先,有针对性地对能够产生诱发运量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分析,预测腹地对诱发运量物资的需求情况,从而提高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预测的准确性;其次,对诱发运量物资需求的流向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已有运输通道的能力、成本、时间等因素,对诱发运量进行分流,最终预测通航枢纽工程的诱发运量。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与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组合应用的技术路线见图1。

上述方法可应用于红水河通道建设。我国红水河流域的运输产品主要以煤炭等矿产资源为主,产品供销格局比较清晰。红水河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预测具有自身特点:(1)由于水利枢纽的建设在很长一段时期处于断航状态,红水河龙滩等新的航电枢纽建设及红水河复航工程产生的运量可以认为是诱发运量;(2)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析法对红水河通航枢纽腹地进行分析,红水河流域能够产生诱发运量的产业主要是煤炭开采业,产品的供销流通也相对单一,主要是贵州地区的煤炭供应广西和广东地区。

4 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和有无 对比成本分析法

4.1 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

诱发运量一般与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相关,而这种弹性系数有时难以确定,因此,通常情况下诱发运量是根据国家或该地区类似项目的资料数据通过分析研究而确定的。根据国外文献,发展中国家的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在0.6~2.0之间,平均值为1,即运输费用降低1%,运量相应上升1%。有的项目诱发运量很大,甚至占到正常运量的20%~30%,而有的项目则较小。一般来说,项目投产初期诱发运量的增长幅度较大,后期则逐渐趋于正常运量的增长幅度。

4.2 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

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必要运费率的计算,即比较具备通航枢纽后能够降低多少运输成本。

运输经济性测算以单位运距的必要运费率为主要指标,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对不同运输路径的运输成本进行分析。

4.3 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与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的组合应用

首先,根据历史经验或者通过对类似的、已建成的通航枢纽工程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其次,对通航枢纽工程建成前后的运输费用进行比较,水运较公路、铁路运输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测算通航枢纽工程的建成对运输成本降低的比率;最后,在正常运量预测的基础上,结合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预测诱发运量。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和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组合应用的技术路线见图2。

上述方法可应用于金沙江通道建设。金沙江每年有一定的运量,随着向家坝、溪洛渡等通航枢纽的建设,原来不具备通航条件的河段也具备了通航条件,可运用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对具备通航条件后的水运成本和公路、铁路成本进行比较,并结合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对通航枢纽工程的诱发运量进行预测。

5 结 语

本文属于预测方法理论研究,预测受基础数据、产业布局、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等因素的影响,预测结果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预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通航枢纽工程建设又多与水电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进行博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测的相关工作。在水电枢纽工程业主单位多为水电企业的背景下,发电效益往往更受重视,研究一套既具有科学性又有较强应用价值的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预测方法,对于更好地发挥水运通道的作用,具有一定意义。

笔者结合相关预测理论,提出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与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相结合、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与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相结合的二种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预测方法。这二种预测方法结合成熟的预测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摘 要】 通过分析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的特点,提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与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相结合和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与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相结合的二种诱发运量预测方法。二种组合预测方法相关参数容易获取,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诱发运量;运量预测;通航枢纽

0 引 言

水运工程项目运量预测按正常运量、转移运量和诱发运量等3种类型进行划分。对于正常运量预测一般采用市场调查预测、专家判断预测、一元线性回归预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时间序列趋势外推预测、增长型曲线外推预测等方法。对于转移运量预测一般采用广义出行费用最小选择模型预测。鉴于目前诱发运量预测没有相对成熟的预测模型,本文对于诱发运量预测模型的研究本着既要具有科学性,又要便于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原则,突出预测方法的应用价值,提出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相结合的预测方法以及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相结合的预测方法。

1 诱发运量的特点

通航枢纽工程的诱发运量具有以下特点:

(1)滞后性 诱发运量并不在航道条件发生变化时就立即大量产生,而往往在航道条件变化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显现。

(2)有限性 诱发运量并不一直都在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几乎不再增加了。

(3)潜在性 是指诱发运量在一定区域的经济布局、土地利用状况条件下存在的态势,在航道条件改善后,区域经济结构产生变化,从而引发了诱发运量。

(4)区域性 不同地区诱发运量存在的潜在性程度不同,有的地区这种态势较为强烈,有的地区态势较弱,这主要由当地的经济情况、交通发展情况等因素决定。

(5)难区分性 诱发运量难以从总运量中区分出来,更难作出数量上的统计,并且缺乏历史资料。

2 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的定义

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是受外界水路运输条件变化的影响,从无到有新增的水运运量。本文认为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主要由低附加值的大宗物资和初加工产品构成,理由如下:

(1)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是水运运量,水运与航空、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比较,货物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大宗物资为主。

(2)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是从无到有的新增水运运量,说明运输物资本身具有低价值和有待开发的特点。

(3)通航枢纽工程改善了河流通航的条件,促进腹地产业布局调整,因此,诱发运量中包括一些初加工产品。

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和产业 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

3.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

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直接产生运输需求。根据通航枢纽诱发运量的定义,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和初级制造业符合诱发运量的条件,是产生诱发运量的主要产业。这几大产业与我国交通运输部统计相对应的诱发运量货类主要包括煤炭及其制品、金属矿石、矿建材料、木材、非金属矿石、粮食、农林牧渔业产品等7类。上述产业及货类可应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进行分析。

3.2 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

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是一种货物流量和旅客流量的预测方法。内河航运发展规模主要取决于其依托的经济腹地尤其是沿岸产业的发展水平,在未来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主要产业的产品除其一部分供本地消费外,大部分产品销往外地,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在商品的社会流通和交流中,产生的货物流量由连接河流沿岸的各种运输方式承担。预测内河承担物流、客流市场份额的大小,须结合连接航运经济腹地的各种运输方式及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来分析。因此,这种预测方法是在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运输系统发展的基础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运输需求预测方法。由于航电枢纽所在河流沿岸地带对外交流商品并不多,尤其是外贸商品流量少,并且缺少基础统计数据,采用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最能反映河流沿岸地带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3.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与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的组合应用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与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相结合的应用,首先,有针对性地对能够产生诱发运量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分析,预测腹地对诱发运量物资的需求情况,从而提高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预测的准确性;其次,对诱发运量物资需求的流向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已有运输通道的能力、成本、时间等因素,对诱发运量进行分流,最终预测通航枢纽工程的诱发运量。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与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组合应用的技术路线见图1。

上述方法可应用于红水河通道建设。我国红水河流域的运输产品主要以煤炭等矿产资源为主,产品供销格局比较清晰。红水河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预测具有自身特点:(1)由于水利枢纽的建设在很长一段时期处于断航状态,红水河龙滩等新的航电枢纽建设及红水河复航工程产生的运量可以认为是诱发运量;(2)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析法对红水河通航枢纽腹地进行分析,红水河流域能够产生诱发运量的产业主要是煤炭开采业,产品的供销流通也相对单一,主要是贵州地区的煤炭供应广西和广东地区。

4 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和有无 对比成本分析法

4.1 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

诱发运量一般与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相关,而这种弹性系数有时难以确定,因此,通常情况下诱发运量是根据国家或该地区类似项目的资料数据通过分析研究而确定的。根据国外文献,发展中国家的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在0.6~2.0之间,平均值为1,即运输费用降低1%,运量相应上升1%。有的项目诱发运量很大,甚至占到正常运量的20%~30%,而有的项目则较小。一般来说,项目投产初期诱发运量的增长幅度较大,后期则逐渐趋于正常运量的增长幅度。

4.2 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

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必要运费率的计算,即比较具备通航枢纽后能够降低多少运输成本。

运输经济性测算以单位运距的必要运费率为主要指标,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对不同运输路径的运输成本进行分析。

4.3 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与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的组合应用

首先,根据历史经验或者通过对类似的、已建成的通航枢纽工程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其次,对通航枢纽工程建成前后的运输费用进行比较,水运较公路、铁路运输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测算通航枢纽工程的建成对运输成本降低的比率;最后,在正常运量预测的基础上,结合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预测诱发运量。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和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组合应用的技术路线见图2。

上述方法可应用于金沙江通道建设。金沙江每年有一定的运量,随着向家坝、溪洛渡等通航枢纽的建设,原来不具备通航条件的河段也具备了通航条件,可运用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对具备通航条件后的水运成本和公路、铁路成本进行比较,并结合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对通航枢纽工程的诱发运量进行预测。

5 结 语

本文属于预测方法理论研究,预测受基础数据、产业布局、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等因素的影响,预测结果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预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通航枢纽工程建设又多与水电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进行博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测的相关工作。在水电枢纽工程业主单位多为水电企业的背景下,发电效益往往更受重视,研究一套既具有科学性又有较强应用价值的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预测方法,对于更好地发挥水运通道的作用,具有一定意义。

笔者结合相关预测理论,提出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与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相结合、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与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相结合的二种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预测方法。这二种预测方法结合成熟的预测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摘 要】 通过分析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的特点,提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与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相结合和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与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相结合的二种诱发运量预测方法。二种组合预测方法相关参数容易获取,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诱发运量;运量预测;通航枢纽

0 引 言

水运工程项目运量预测按正常运量、转移运量和诱发运量等3种类型进行划分。对于正常运量预测一般采用市场调查预测、专家判断预测、一元线性回归预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时间序列趋势外推预测、增长型曲线外推预测等方法。对于转移运量预测一般采用广义出行费用最小选择模型预测。鉴于目前诱发运量预测没有相对成熟的预测模型,本文对于诱发运量预测模型的研究本着既要具有科学性,又要便于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原则,突出预测方法的应用价值,提出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相结合的预测方法以及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相结合的预测方法。

1 诱发运量的特点

通航枢纽工程的诱发运量具有以下特点:

(1)滞后性 诱发运量并不在航道条件发生变化时就立即大量产生,而往往在航道条件变化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显现。

(2)有限性 诱发运量并不一直都在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几乎不再增加了。

(3)潜在性 是指诱发运量在一定区域的经济布局、土地利用状况条件下存在的态势,在航道条件改善后,区域经济结构产生变化,从而引发了诱发运量。

(4)区域性 不同地区诱发运量存在的潜在性程度不同,有的地区这种态势较为强烈,有的地区态势较弱,这主要由当地的经济情况、交通发展情况等因素决定。

(5)难区分性 诱发运量难以从总运量中区分出来,更难作出数量上的统计,并且缺乏历史资料。

2 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的定义

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是受外界水路运输条件变化的影响,从无到有新增的水运运量。本文认为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主要由低附加值的大宗物资和初加工产品构成,理由如下:

(1)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是水运运量,水运与航空、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比较,货物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大宗物资为主。

(2)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是从无到有的新增水运运量,说明运输物资本身具有低价值和有待开发的特点。

(3)通航枢纽工程改善了河流通航的条件,促进腹地产业布局调整,因此,诱发运量中包括一些初加工产品。

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和产业 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

3.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

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直接产生运输需求。根据通航枢纽诱发运量的定义,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和初级制造业符合诱发运量的条件,是产生诱发运量的主要产业。这几大产业与我国交通运输部统计相对应的诱发运量货类主要包括煤炭及其制品、金属矿石、矿建材料、木材、非金属矿石、粮食、农林牧渔业产品等7类。上述产业及货类可应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进行分析。

3.2 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

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是一种货物流量和旅客流量的预测方法。内河航运发展规模主要取决于其依托的经济腹地尤其是沿岸产业的发展水平,在未来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主要产业的产品除其一部分供本地消费外,大部分产品销往外地,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在商品的社会流通和交流中,产生的货物流量由连接河流沿岸的各种运输方式承担。预测内河承担物流、客流市场份额的大小,须结合连接航运经济腹地的各种运输方式及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来分析。因此,这种预测方法是在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运输系统发展的基础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运输需求预测方法。由于航电枢纽所在河流沿岸地带对外交流商品并不多,尤其是外贸商品流量少,并且缺少基础统计数据,采用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最能反映河流沿岸地带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3.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与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的组合应用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与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相结合的应用,首先,有针对性地对能够产生诱发运量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分析,预测腹地对诱发运量物资的需求情况,从而提高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预测的准确性;其次,对诱发运量物资需求的流向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已有运输通道的能力、成本、时间等因素,对诱发运量进行分流,最终预测通航枢纽工程的诱发运量。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与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组合应用的技术路线见图1。

上述方法可应用于红水河通道建设。我国红水河流域的运输产品主要以煤炭等矿产资源为主,产品供销格局比较清晰。红水河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预测具有自身特点:(1)由于水利枢纽的建设在很长一段时期处于断航状态,红水河龙滩等新的航电枢纽建设及红水河复航工程产生的运量可以认为是诱发运量;(2)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析法对红水河通航枢纽腹地进行分析,红水河流域能够产生诱发运量的产业主要是煤炭开采业,产品的供销流通也相对单一,主要是贵州地区的煤炭供应广西和广东地区。

4 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和有无 对比成本分析法

4.1 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

诱发运量一般与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相关,而这种弹性系数有时难以确定,因此,通常情况下诱发运量是根据国家或该地区类似项目的资料数据通过分析研究而确定的。根据国外文献,发展中国家的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在0.6~2.0之间,平均值为1,即运输费用降低1%,运量相应上升1%。有的项目诱发运量很大,甚至占到正常运量的20%~30%,而有的项目则较小。一般来说,项目投产初期诱发运量的增长幅度较大,后期则逐渐趋于正常运量的增长幅度。

4.2 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

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必要运费率的计算,即比较具备通航枢纽后能够降低多少运输成本。

运输经济性测算以单位运距的必要运费率为主要指标,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对不同运输路径的运输成本进行分析。

4.3 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与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的组合应用

首先,根据历史经验或者通过对类似的、已建成的通航枢纽工程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其次,对通航枢纽工程建成前后的运输费用进行比较,水运较公路、铁路运输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测算通航枢纽工程的建成对运输成本降低的比率;最后,在正常运量预测的基础上,结合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预测诱发运量。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和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组合应用的技术路线见图2。

上述方法可应用于金沙江通道建设。金沙江每年有一定的运量,随着向家坝、溪洛渡等通航枢纽的建设,原来不具备通航条件的河段也具备了通航条件,可运用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对具备通航条件后的水运成本和公路、铁路成本进行比较,并结合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对通航枢纽工程的诱发运量进行预测。

5 结 语

本文属于预测方法理论研究,预测受基础数据、产业布局、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等因素的影响,预测结果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预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通航枢纽工程建设又多与水电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进行博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测的相关工作。在水电枢纽工程业主单位多为水电企业的背景下,发电效益往往更受重视,研究一套既具有科学性又有较强应用价值的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预测方法,对于更好地发挥水运通道的作用,具有一定意义。

笔者结合相关预测理论,提出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法与产业产品供销流通市场技术处理法相结合、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法与有无对比成本分析法相结合的二种通航枢纽工程诱发运量预测方法。这二种预测方法结合成熟的预测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