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曲洞箫幽幽情 声漫泉州袅袅音——王大浩从艺三十五周年洞箫独奏(汪洋作品)音乐会侧记

2014-06-06孟建军

乐器 2014年4期
关键词:尺八洞箫中国音乐学院

本刊记者/孟建军

三月的泉州细雨蒙蒙,花香四溢。王大浩从艺三十五年洞箫独奏音乐会3月6日在泉州举行。作为泉州市南音传习中心的洞箫演奏家,王大浩已是第二次举办独奏音乐会了。

为了这场音乐会能够圆满成功,王大浩特意从中国音乐学院请来了著名笛箫演奏家张维良,以及另外七位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青年演奏家、指挥家和作曲家助阵。记者与这几位年轻的演奏家同机抵达泉州后,目睹了他们在泉州南音传习中心排练厅进行的紧张有序的排练过程。

排练之前,泉州南音传习中心的青年演员王一鸣点起两柱香,叩头祭拜供奉在排练厅的乐神郎君塑像。据介绍,乐神郎君名曰孟昶(公元919~965年),是福建每个南音乐社都供奉的乐神,南音乐团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演出,都会带着乐神郎君塑像,以求护佑演出顺畅。

经过三天紧张的排练,3月5日,王大浩和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演奏家们进行了彩排。

6日晚7时30分,音乐会的大幕徐徐开启。首先,举行了王大浩洞箫专辑《禅定》和王一鸣《玉箫声》专辑的首发式。之后,王大浩以一曲南音传统曲目《自来生长》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音乐厅座无虚席,观众专注聆听,对每一个节目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洞箫是南音音乐的伴奏乐器,而王大浩却以独奏的形式将其搬上舞台,所演奏的音乐立足传统又超越传统,既有MIDI 伴奏下的独奏,又有与二弦、古筝、乐队的合奏及与尺八、北箫的重奏。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中,洞箫的特点并未被冲淡,而是相互映衬相互烘托,使得洞箫悠悠的旋律更加动人心扉。为了王大浩这场音乐会,张维良特意创作了一首《相望》,乐曲通过南洞箫、北洞箫和尺八,三件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乐器,以民族室内乐的形式,展示出乐器各自独特的韵味,引出一段南北洞箫和尺八乐器泉州舞台的邂逅故事,勾起一段幽幽旋律,遥遥相望情。

王大浩用洞箫演奏的《又见楼兰》是一首难度极大的曲子,有些音符超出了洞箫的音域范畴,只能通过按半个孔或控制气息来完成演奏,从中不难看出王大浩深厚的演奏功力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王大浩举办洞箫独奏音乐会的意义,旨在拓宽洞箫的演奏领域,让人们认识到洞箫不仅仅能为南音伴奏,还能够演奏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拓宽了南音洞箫的艺术领域和艺术表现力。

福建泉州是南音的故乡。王大浩现为福建省南箫学会副会长,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从艺三十五年来,他曾先后代表泉州南音参与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南音申报非遗项目的成功和泉州申报“东亚文化之都”的成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音乐会之后,王大浩又带着泉州培元中学南音艺术团的学生去香港进行交流演出。为了传承发展古老的南音艺术,年富力强的王大浩正不遗余力,奋力前行。

猜你喜欢

尺八洞箫中国音乐学院
玉箫声断没流年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艺术家的文艺抗“疫”
——访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柴京云、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青年二胡演奏家柴帅
奏华夏之独韵
——不该被国人遗忘的乐器之尺八
“The Opera Among the Operas”: A Review on Mozart’s Masterpiece Don Giovanni
人文纪录电影《尺八·一声一世))将映
洞箫陪伴一生何求
——访南音洞箫制作师李志瑜
尺八的禅意
龙郁的诗
浅谈中韩“洞箫”的历史脉络以及交流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