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健走在艺术大道上——评军旅画家苗再新的画作

2014-05-28朱辉军

中国报道 2014年3期
关键词:画作中国画画家

朱辉军

人物简介:

苗再新,1953年生,山东栖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国家中华文明历史题材创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创作室副主任、武警部队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数十次获奖, 主要作品有:《雪狼突击队》获第11届全国美展金奖暨首届中国美术奖创作金奖;《热血男儿》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及解放军文艺奖新作品一等奖;《师生》获第八届全国美展大奖并参加2001年“百年中国画展”; 《天使在人间》获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银奖;《儿女英雄》获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最佳作品奖、解放军新作品一等奖。《井冈山革命斗争》(与刘大为合作)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生死挺进》、《老腔》入选北京国际双年展。2011年创作大型组画《民族之光》并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

作品为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国家图书馆、北京画院等诸多机构和海内外人士广泛收藏。

艺术的“大道”是什么?

在这样一个社会文化大转型时期,从事艺术的人,热爱艺术的人,或者真心关注艺术的人,不妨扪心自问!

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无论外面的压力与诱惑变得如何巨大,也无论各种文化的交流与冲突,艺术的大道始终是:关注现实,关爱民生,溯源历史,推进艺术。

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包括画家,都应该如此。而苗再新,我以为是始终走在这条“大道”上的,而且走得扎实、走得稳健,走得富有成效。

艺术及绘画,须臾也离不开根

毛主席曾寄语年轻人曰:“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无论当时的语境如何,理永远是这个理。而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的艺术家及画家,就更应如此。

这些年来,钓鱼岛事件便是国家大事之一。苗再新是以人物画见长的。但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促使他画出了《中国钓鱼岛》这幅酣畅淋漓、撼人心魄、激起豪情的大画。画家极目远眺,整个宝岛尽收眼底,但见:海天一色,峭壁高耸,海鸥逐浪翻舞……开阔、大气的画面,足以激发起国人强烈的挚爱之情!

在他擅长的人物画领域,当“非典”肆虐之际,苗再新为医护人员的爱心所感动,画出了《天使在人间》;当汶川大地震余震未消之时,他又画出了《危难时刻》,逼真地展现了子弟兵们的英雄壮举……他紧随时代步伐,“画”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社会现实是艺术的根,历史文化是艺术的源,只有深深地扎根大地,保持源头活水,艺术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否则,只会是浮萍杂草。苗再新的绘画,始终不离根源,这株当初的新苗,眼见得与时俱进地茁壮成长起来了。

艺术及绘画,要翱翔于天际

当然,艺术及绘画,不是新闻报道,不是单纯的社会现象的记录。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在新闻报道和社会记录之外还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价值。那就是,艺术站在今天和未来的时代高度和思想高度,超越了历史,也超越了现实。

苗再新夜以继日,用200天的时间,便将56个民族画全了。坦率地说,我是极其不赞同这样急就章的创作的,但苗再新硬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还是创作出多幅精品来!

他对每个民族,都试图通过所画民族的人物群像,典型化地反映其生命意义、生存状态。这些画是十分现实的,同时也积淀着历史,而又超越了现实和历史,呈现出各民族的独特精神和特殊风貌。

这其中有以安塞腰鼓为象征的汉族造像,以高歌花儿为标志的回族造像,以擎鹰奔驰为表征的柯尔克孜族造像,以泛“筏”中流为标识的保安族造像……每个都以高度的概括、鲜活的形象,准确地传达出了其民族的神韵。

而且,东北的林海雪原、西北的大漠戈壁、西南的秀丽山川,江边的急流险滩……这些与不同民族息息相关的不同环境,既养育了不同民族,又塑造了民族的不同。画家极简洁而又精准地加以描绘,使民族的特性和地域的特征相得益彰。

给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是,苗再新先生的国画宛若油画,甚至很有雕塑感。如此扎实的造型功夫,没有对西画的深厚造诣,是无法达到的。许多画作中,人物的身姿基本都是昂然挺立的,甚至衣着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全靠表情、特别是眼神来传达其性格和禀赋,《雪域子民》是如此,《热血男儿》、《儿女英雄》也是如此。特别是《师生》中毛泽东的眼神从容舒朗,徐特立的眼神坚毅深沉,令人观后久久难忘。传统融入了现代,再现中凸显出表现,传承里获得了创新。

要说明的是,所画人物的衣着虽无太大差别,但苗再新却画出不同服饰在不同状态下的特点,尤其是棉服,在他笔下很有质感,让人恨不得伸手去触摸。

几幅有关藏胞的画作,更是特别地出彩。藏族题材是中国画坛的热点,如何画出自己的特色,殊为不易。《欢乐高原》形态各异,《午后阳光》温馨恬静,《朝圣之路》庄严神圣,从不同角度昭示出了藏族同胞的不朽精神。

在具体的绘画实践中,苗再新先生十分准确地把握了形与神、动与静、主与次、实与虚、浓与淡等之间的分寸,这些其实就是艺术辩证法在绘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在这些方面,苗再新的不少画作可圈可点,而《生命的支撑》,则是最能充分体现这一点的。画面的主体,是一位战士怀抱着垂危的灾区女孩,挺立于天地间。环绕他们的,是战士们在断壁残垣中搜救。类似的情景新闻记者也曾捕捉到,但由于画家注入了自己博大的情怀,并在艺术处理上融汇了传统的精髓,因而除给人以震撼之,更令人久久回味。

绘画的魅力,就在于她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艺术家及画家,要努力成为文化先行者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趋高涨;而放眼世界,国家之间的文化软实力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而这,就需要艺术家及画家努力成为文化的先行者。

要成为合格的先行者,在这个多元化时代,艺术家及画家就不能再安于象牙塔,而要使自己成为“通才”。苗再新,我以为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潜质。

苗再新是一位杂家,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好学不倦。他的围棋取得业余三段的段位,年轻时还曾与人比赛背唐诗、拼对子、填楹联。写诗、填词、读史,连大部头的全宋词也曾手不释卷,多有钻研。由于下过大量的画外功夫,所以才有如今的厚积薄发。

引起我浓厚兴趣的,还有他的笔墨功力。他是画家中的书法家,兼任中国书协的理事,并获全军书法大赛二等奖,全国电视书法大赛三等奖,还接连入选第四届、五届、六届全国书法展。书法造诣令苗再新的绘画别开生面,其画作极具书写性,运笔使墨如拨浪击水,线条舒展俊逸而又抑扬顿挫。黄宾虹极为推尚笔墨,曾提出:“中国画舍笔墨而无他。”确实,如一些评家所言:中国画中的笔墨,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极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其提按顿挫、浓淡干湿、轻重徐疾的运动节律,变化多端,充满了随机性和偶然性,不但能表现所描绘对象的形态和神韵,而且还能折射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和精神诉求,是中国画体格链条中的关键性一环。而苗再新正是以其力透纸背的笔力,再配以精准的造型能力,构建起了他画作的大家范式。

这些年,他保持着高昂的绘画热情及创作欲望。除国画以外,他也画水粉、水彩,还画过四套连环画。中国美术馆在1985年收藏了他的第一件作品,是一幅在全国公安系统举办展览中获奖的油画。苗再新先生,实乃一位多才多艺的高产画家。

如常青树般的苗再新,正以其丰富的积累和坚韧的毅力,逐渐步入绘画的巅峰期。我期望,他能够成为引领中国画坛在康庄大道上迈进的领军之帅。

猜你喜欢

画作中国画画家
中国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行走的时髦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