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美术兴趣的激起

2014-05-26王雪

关键词:小学

王雪

摘 要: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发展美术素质教育呢?在美术教育课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愿意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变为教学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本文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对美术的认识,采取一些教学措施,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美术兴趣;激起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41-2

一、提高学生对美术的认识

在我们的身边会经常听到一些这样的话:“学习美术有什么用,把文化课学好了就行了。”这说明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比较肤浅。有的家长会认为学美术会影响孩子文化课的学习,就是因为他们有了这样的思想,学生在学习美术时可能就会产生了消极心理,从而就慢慢地失去了对美术的兴趣。所以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跟自己的学生进行交流,进行思想上的沟通,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美术不是纯粹的画画,不是要成为画家,成为艺术家,而是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发展,开发智力,培养创造力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因为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视觉使学生的审美观念得到改变。比如学生在“服饰”的搭配上,使他们找到符合自己身份的打扮方式。在美术教学中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的发展,智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这说明学习美术对学生的智力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以外,学习美术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去认识生活,去感受生活。这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引导和点拨学生,鼓励学生打破传统思想观念,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教师可以经常带学生外出写生,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找到美,感受美,在这过程中陶冶学生的美术情操。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孩子学会发现美才会创造美。我们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美术知识与技能,还要促使学生形成完美人格和价值观和世界观。这要求教师要注意学科知识的融合与渗透,重视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索、思考和合作中觉得美术课是一门生动有趣的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选择好的教学内容

1.在教学工程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件好的美术作品,在讲解作品时不一定要只限定在介绍教材的内容,可以灵活地加入一些与作品有关的材料。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幅作品,为了使学生的目光都能集中到这幅画上来,这要求老师不但要从画的构图上,色调和明暗关系上进行解讲,还可以穿插一些关于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这样可能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这是因为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主要信息。学生要学习教学内容,因为它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材料和来源,同时,教学内容又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主要依据。

2.在动手制作过程中激发兴趣,例如学习版画,学习版画所准备的制作工具很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地取材利用他们身边的有限材料。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准备了洗衣的肥皂、橡皮、小刀和笔。在制作过程中让他们把肥皂和橡皮用小刀刮平,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在动手中我看到每个同学都做得非常认真,学生在动手中不知不觉得调动了学习美术的激情。

三、选择好的教学方法

1.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对于发展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学习的被动者,知识的接纳者,而不是一个主动参与者,这要求我们老师要打破传统教学。首先,要求我们要营造一个愉快、轻松和谐而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氛围。老师与学生的地位平等,使老师与学生的距离缩短,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地位,让他们主动去参与学习,因为学生有了主动参与学习的思想,这为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提供前提条件,同时在这过程中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在美术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产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有了学习动机,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力求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把学生的潜能给激发出来,让他们在快乐中学,玩中学习,在思考中,游戏中学习。

2.给学生一个自由宣泄的情感空间。在教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且更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此话充分地说明了情感倾向在人对真理追求中的作用。我们知道,当那些幼儿还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身边事物的情感时,如遇到自己不高兴的事时,因为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他们往往会在地上用手或在纸上画一些我们认为是莫明奇妙的东西。尽管我们很难知道他们画的是什么,代表着什么意思,但这可是代表着幼儿情感上的宣泄。因此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这种与生俱来的激情,同时也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心境。心境(mood)是一种微弱的、平静的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心境在人的现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意义。积极的、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振奋精神,乐观地对待困难和挫折,消极的心境却使人精神萎靡,所以可见良好的心境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上课时,老师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以及精神面貌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首先,老师应该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情,让学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老师的心情的好坏直接影响上课的效果和质量,影响学生的听课心情。例如,让学生欣赏一幅好的作品,老师用精心设计好的课前导入把学生引入到作品中去,感悟作品,没有一个好的心情,学生很难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中去。这时老师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放一段古典音乐来调整学生的心情,使他们的心平静下来,这样就不会出现感情作品时出现错位的现象。

四、要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每个人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同样学生也是。作为一个美术老师要承认学生都存在着个性的差异,有的学生接受知识快,有的要慢些,这要求老师要耐心接受学生,并耐心给学生消化知识的空间。在对待学生作业时,不仅要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最主要地是看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布置作业时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尽量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作为老师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每一个学生的作品,在评价作品时,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挖苦;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作为老师要鼓励他们勇于大胆去创造,同时也要用一颗平等的心去对待学生的作品。和学生一起讨论,进行交流,通过对话交流后学生和老师的思维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产生新的看法和创造性的思维。

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老师要尽量去挖掘他们的优点并加以表扬,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让学生愿意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变为教学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这要求我们老师要有一个长久而系统的教学计划,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选择科学合理的价方式评,才能使学生乐于去学,这样才能激起学习美术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1).

[2]王大根.美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