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红领巾社团活动,培养小学生公民意识

2014-05-26王燕芳

关键词:公民意识

王燕芳

摘 要:作为小学教师,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红领巾社团活动,真正让小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切身体验到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具备的素质,唤醒并内化公民意识。

关键词:红领巾社团活动;体验教育;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34-2

一、红领巾社团活动在家庭

红领巾社团活动不是虚无缥缈的,人是主体,实践是客体。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首先让学生们从自身的视角参与体验,让他们切身感受参与的真实、参与的快乐与辛劳,从而获得真情实感,形成良好的习惯。我校二(1)班就曾经开展了“一次亲情作业”体验活动,主要是结合三八妇女节、母亲节,让小学生们为付出辛劳的父母做一张贺卡、夹一次菜、捶一次背、洗一次碗、买一份早点、洗一回脚等。这项活动在家长和学生中当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能从学生们的体验日记中,从他们稚嫩的话语中感受到亲情的伟大。

此外,我们还让小学生们以他人的身份、他人的视角去参与体验,让他们感受他人的心情和责任,形成尊重他人、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小学生们的公民责任感、义务意识等。比如学校又在中、高年级学生中开展了“当一天‘父母,做一天‘家庭小主人”的活动,让小学生们在角色模拟中体验父母的辛劳,实现两代人的心灵沟通,体会自我服务和为家庭分忧的快乐。

二、红领巾社团活动在校园

学校教育是公民意识培养的主渠道,在现代公民意识培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校在此方面做了较为深入地探索:我们一方面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通过教师对学校教育内涵的挖掘,将思想意识、人生哲理、价值取向、科学态度、人文精神等传达给小学生,使他们获得一种间接的体验。尤其在每次的班队课中,老师们精心准备,将“故事会”、“知识竞答”、“写调查报告”、“小品表演”、“征集格言”等活动贯穿于活动,使活动气氛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同时为小学生提供了体验的机会,使得小学生个性得到了发展,良好的道德情感也因此油然而生。另一方面,老师们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将每一项公民道德标准真正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们的心灵。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确立了这样一个理念:“从学校走出去的每个孩子都要成为儒雅的人。”这里所说的“儒雅”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知识的层面,让学生们成为有丰富知识的人;二是做人的层面,让学生们成为有涵养的人。因此,我们以广阔的唯小文化作为背景,以营造书香校园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让学生们在书的世界中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洗礼。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小书虫俱乐部”。孩子们在阅读中体验,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不断内化公民意识,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惊喜地发现读书给学生们带来的变化:读书,使学生们成了主动学习的人,他们会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来解决问题;读书,使学生们成了生活的主人,他们的独立精神、自我意识在多样的读书活动中日益彰显;读书,使学生们成了善交流、会合作的人,他们的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在逐步形成;读书,使学生们成了有思想的人,他们懂得了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可见,小学生在互动式的阅读交流活动中受益匪浅,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们也由衷地感到喜悦:我们的心血必将浇灌出芬芳的花朵,收获满园的春色。

三、红领巾社团活动在社会

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鼓励各个班级围绕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小课题研究,力求在实践体验中丰富学生的感悟,将道德情感内化为公民意识。例如:我校五(1)班的学生们分成十个小组调查了学校周边的社区里公共设施的使用状况,他们通过各种形式体验到保护环境卫生及公共设施是一个小公民应具备的素质,不仅自己应该自觉遵守,还应向市民作宣传,更可贵的是他们还积极地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其中设立水上垃圾箱的建议非常有价值。

在对小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意识是其中重要的内容,这也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素质。于是,我们就以苏州所蕴藏的丰富的德育资源为依托,开展了“我爱家乡的桥”“我爱家乡的水”“我爱家乡的路”系列实践活动,让小学生从今昔对比中,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将民族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四、红领巾社团活动在大自然

1.以美怡情。苏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别具有特色的典雅园林。我们带领小学生们沿着这条黄金旅游线一路观光游览,一路认字品诗。在感受美的同时,小学生们的爱物惜物之情也油然而生。

2.以史激情。苏州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其中既有灿烂辉煌的文明史,也有不屈不挠的斗争史。悠久的历史给今日苏州的地上、地下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带领小学生们去苏州革命博物馆,感受英雄人物的“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的民族气节,由此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3.以书育情。要想具有人文情怀,读书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不读书的人,不可能有人文情怀,要培育人文精神,首先要从接受人类文明的最精华的东西开始下手。我们的小学生们在活动过程中对苏州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购买了许多有关苏州文化方面的书籍,如《苏州大观》《苏州风情》《唐诗百首咏苏州》等,并在家长的指导下有选择地进行认读,因此开阔了视野,充实了精神。

4.以文寄情。在认字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引导小学生们进行写话,真实地记录下自己在参观游览、调查访问等过程中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小学生们纷纷用稚嫩的笔端寄托自己对家乡的一种人文情怀。如有小学生写道:“在认识活动中,我不仅认识了许多汉字,而且还了解了不少苏州文化。我真为自己是一个苏州人而感到自豪!”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教育的发展创新:以制度分析为视角
社会化过程与公民意识塑造
从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到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
对话·素材·练习
官员“微信朋友圈”缘何“官味十足”
建构主义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
参与式治理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