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假乱真真假难辨

2014-05-26韩溪澎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簪花花市花瓣

韩溪澎

传说杨贵妃头上长了个疮,因为怕难看,就戴了朵花遮丑。可是冬天怎么办呢?有一名心灵手巧的宫女,用绸缎做成了可乱真的簪花儿献给了杨贵妃,贵妃非常高兴。后来,这种簪花儿传到了民间,传到了京城的大街小巷中,一时之间,妇女们头上戴着各式各样的簪花儿,簪花儿成了当时时尚的代名词。后来,有许多能工巧匠把簪花儿的技术融入到了艺术品的制作中,就形成了现在的绢花儿。又因产地在北京,绢花还有“京花”、“宫花”等叫法。而在京城诸多绢花儿名家中,影响最大的就属“花儿金”了。

绢花的历史掌故

我国制作饰花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唐画家周舫的《簪花仕女图》可以看出,簪花重彩是当时女性的时尚,那饰花的历史至少可以推到唐代。到了宋金时期,金人攻占宋都城汴梁,许多制作饰花的工匠便来到今天的北京,北京逐步成了制作饰花的中心。到了明代,朝廷专门设置“花作”。但金明时期,工匠主要为宫廷服务,到了明末清初,饰花才飞出宫墙,扎根民间,蔓延开来。广大妇女爱饰花,不论老妪,还是幼女,也不论名门闺秀,还是贫寒姑娘,都爱佩戴花。到了清朝中期,国泰民安,戴饰花的风气达到鼎盛。逢年过节,喜庆寿日,妇女都要在头上插花,或在胸前佩花。

“花儿金”绢花制作技艺起源于北京崇文门外的花市一带,这里明朝时称为神木厂大街,何时改称为花市大街已无从考证。《旧都文物略》说:“康乾盛世,彼时旗汉妇女戴花成为风习,其中尤以梳旗头之妇女最喜色彩鲜艳、花样新奇的人造花。”这种习俗,给纸、绢花业创造了机遇,因做纸、绢花的小手工业者都居住在神木厂大街附近,并拿到火神庙集市上兜售,制花、售花的声名大了,形成一方特产,久而久之,街以物名,神木厂大街就成了花市大街,火神庙集也就改称花市集了。从有“花市”记载的史籍中推测,至少在乾隆中晚期,花市的绢花业已形成规模了,所以花儿市的历史至少在200年以上,过去北京的手工艺制作,大都集中在这一带。康熙盛世时,花市一带的花庄、花局、花作及住户营花者约有一千户以上。整个花市大街,以羊市口为中心而分为东西两段。东段叫东花市,是绒绢花制作、销售的聚集地,这里的“花行宋家”、“花行蒋家”等花行、花庄、花局遍布东花市一带,仅下三条和下四条就有大约几十家花局。从北小市口两侧,北边从中头条直到虎背口,南边从南小市口两侧,上下堂子、上下宝庆、上下锅腔、上下唐刀胡同直到元宝市,多数家庭都从事绒绢花生产,形成了制花、售花的专业一条龙,构成花儿市这一享名中外、花团锦簇的街衢。

从远销欧美到日薄西山

此时绢花也被人称作“京花”,而花儿市又成了“京花”的集散地。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崇文门外迤东,自正月起,凡初四、十四、二十四日有市,所谓花市者,乃妇女插戴之花,非时花也。花有通草、绫绢、绰枝、摔头之类,颇能混真。”所以历来有全国绢花出京师,京师绢花出花儿市之说。在花儿市集上,卖花者臂挎花匣,内装五颜六色的凌绢花、绒花。假花分类插放,保护花朵,不压不蹭,不摇不晃;成匣叠放,打开匣盖,便于挑选。当时的花行出现了“花儿金”、“花儿刘”、“花儿高”等著名人物,“花儿金”是金桂、金文广、金宝顺、金玉林祖孙四代的统称,据《旧都文物略》中记载:“光绪间有金姓者制纸质盆花及瓶花精巧无匹,人呼为花儿金,至今此业尚无出金姓右者。”“花儿金”以头花、盆花制作为最佳,而花卉造型中又以“玉堂富贵”(即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四种)出名。

七七事变后至解放前,绢花与其它手工艺行业一样日渐衰落,直到解放后,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得到了复苏和发展。

1954年,当时的北京市崇文区成立了第一绢花生产合作社。是年,全区制花行业有264户,739人。1955年增至302户,925人。1956年成立艺光绢花社。1959年全区有3个社,共1370人。1960年2个绢花社合并,成立北京绢花厂。“花儿金”的第四代传人金玉林,以及“花儿刘”“花儿龚”的传人都进厂担任主要生产骨干。从此这些精致高雅、千姿百态的“京花儿”畅销西欧、北美、日本、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京绢花在世界最大的花卉市场荷兰花市上与鲜花并列,争芳斗艳。

1989年,随着改革开放、国门打开,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国外资本纷纷涌入。而运营已机械化、模式化的北京绢花厂不善应对竞争,产品结构老化,国内外订单流失惨重,再加上一贯依赖订单上门的思维习惯,厂内职工没有出去跑业务的经验,最终不得不接受倒闭的现实。

“幸运之神”的眷顾

说起来,金铁铃已经算是北京绢花“花儿金”的第五代传人。

现在,他就住在当年因为绢花而闻名的花市大街。这里似乎还能依稀闻到祖先留下的气息,他说,自打出生就几乎没离开过这里,老邻居、老街坊们因为绢花结缘,也因为绢花相伴走到了今天。

金铁铃七八岁时开始接触绢花,“那时候很多家庭为了增加收入,都接一些外加工的活,帮着绢花厂粘花瓣、粘叶子。一到送货的时候,大家排成长队,高高举起的花朵在风中摇曳着,红的、绿的、粉的,非常壮观,也非常漂亮。金铁铃说,记忆中父亲金玉林一直都很忙。因为1960年,政府把所有制作绢花的小作坊全部合并,成立了绢花厂,他的父亲当时比较有名望,政府就请他出山当带头人,于是,金老先生把家里做绢花的所有工具都上交了,带头入了社,并负责设计工作。

家庭的熏陶让金铁铃从小就喜欢做绢花、画画,还喜欢养花。但中学毕业后,他并没有如愿以偿进入绢花厂,而是被分配去了十三陵水库管理处。“当时,绢花厂算是非常好的企业,有2000多名职工,车间宽敞明亮,很多人都梦寐以求到那个厂子里上班。我毕业以后也想去绢花厂,但想进去太难了,都是有指标的,尽管父亲是厂里的老艺人,我也不能去。”

但幸运之神还是眷顾了他。1978年,邓小平发表了一个讲话,就是要保护老艺人和民间艺术的传承。于是,北京市开始寻找老艺人,而“花儿金”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忽略掉的,“大家都在想,谁能接我父亲的班呢,找来找去,突然发现我在十三陵水库。于是,通知我进厂,当时真是太兴奋了,我在十三陵水库的东西什么都没带,坐上车就回城了。因此,很多人说,不是我选择了绢花,是绢花选择了我。就这样,我算是插班进了绢花厂。”endprint

师法自然真假难辨

进入绢花厂后,金铁铃背负着父亲的光环,埋头工作。每天下班以后,他还会独自留在绢花厂加班加点,业余时间一般就是养花儿、看花儿、画花儿、做花儿。“那时候压力很大,我必须要求自己进步,毕竟我是老艺人的儿子呀,人家都看着我。”一段时间之后,他的绢花儿工艺品终于得到了承认,在1982年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大赛中,取得了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

“我当时的作品是一个菊花的《十丈珠帘》,这个作品非常难做。当年,王府井百货大楼工美大厦开业,要收集很多老艺人的作品,我父亲曾经在家里做过这个作品,十丈珠帘是菊花里很难养的一个品种,花瓣细长,营养很难到达瓣尖,过去只能在花房里养,我父亲跟养菊花的一位刘先生是好朋友,经常到他的花房去看花。从它的生长规律去琢磨,哪点该出小芽了,哪点该出叶了。”金铁铃信奉父亲的教诲:以自然为师,以真花为师。虽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北京花卉还不多,但他一有时间还是会去中山公园、天坛公园或者香山植物园观察花。有一次他去广州出差,别人带了一箱衣服回来,他却用扁担担回两箱花来。

获奖之后,很多荣誉接踵而至。“我被评为优秀团员、先进个人。”1984年,他随“中日友好之船”去了日本。“我代表北京的先进青年表演,跟日本人交流,增进两国友好,非常受当地人欢迎。”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叫铃木俊一的东京都知事,“当时我做了一盆日本的樱花,他还以为是真花,悉心用手捧着。等翻译告诉他说这是假的的时候,他非常惊讶。这件事充分印证了我们‘花儿金对追真仿鲜的艺术效果的追求。”

如今,当真花已成为城市街头越来越普及的装点,甚至可以用高科技手段控制花期,花儿也越开越漂亮,金铁铃依然坚持观察,师法自然。“鲜花有优势也有问题,比如花粉过敏,花期很短。而绢花生命力长久,更有点缀性、艺术性,所以我依然会坚持对绢花的探索。现在,我会看新品种月季和过去的有什么不同,过去可能一大丛开不了几枝花,现在一个小叉儿可能就能开出六朵花,还开得特别漂亮,这都是变化。花儿的生长规律也有变化。原来的花可能是三张花瓣扣着,现在更多是两张花瓣叠着,因为它开得更有劲儿了。我家里现在养着倒挂金钟、月季、文竹等等。我在养花的过程当中可以知道它的生活规律,有时半夜也可以看花儿的变化。有句话叫:“养花把真花给养假了最难,做花把假花儿给做真了最难。我是一辈子都在学。”

盛开在路上

2007年,绢花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绢花制作代表人物的金铁铃被确定为传承人。他认为现在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先把过去老艺术家的作品原汁原味复制出来,保存下来,然后再考虑创新。“我要把父一辈的经典作品复制,以后再有时间还要带学生,把这些民间文化精华传下去,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北京绢花的历史。”金铁铃说,成为非遗传人后社会重视了,政府支持了,“国家为此投入这么多,就为能把这些技艺传下来,别丢失了。当然作为个人也在享受着这种幸福。现在很多人都对制作绢花感兴趣,每次我去表演的时候都有很多人问我什么时候办辅导班,要跟我学。我发现很多年轻人也喜欢做绢花,所以我一点都不担心传承问题。只是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太大了,大家都忙于找工作、买车、买房子,心态都很浮躁,没有人能静下心来钻研手工艺术品。但是,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纯手工制作的产品越来越受到青睐,就象现在的LV包似的。”

如今,金铁铃在传承绢花技艺的同时也在尝试创新,“我们以前一般情况下只做栀子花、头花、手把花、盆花,很少做甚至基本没做过半浮雕花儿,这就是我近年做的最新尝试。”说话间,他给笔者展示起一幅挂在墙上的镜框。镜框里,几支寒梅正昂然俏立,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是绢花,完全可以以假乱真。“这种浮雕形式易保存、装饰效果突出,自推出以来受到很多人的称赞。”金铁铃认为,在传承中创新也许是每一项技艺永恒的发展路径,他的绢花,还在路上。

制作流程

绢花的制作,主要分凿活、染色、窝形、粘活等步骤,具体制作如下:

1.浆料:原料在水中浸透,淀粉用开水冲成均匀透明的浆液,用专用刮浆板在拉平的原料上反复刮浆,最后将上过浆的原料烘干。

2.凿活:用专用凿子将原料凿成花瓣形状。

3.染色:给凿好的花瓣上色,这是绢花制作中的关键。“花儿金”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染色绝技。一是熬色,讲究点火酒,沉一下,去渣去底;二是找色性,讲究鲜艳,得出“红头”、“水头”、“黑头”等;三是调色,颜色兑水后要看水花,看碗边挂色,落八成,另外还有套色染等技巧。“花儿金”还总结出了“染色不怕深,最怕干和楞”的决窍。

4.握瓣:用特殊工艺给花瓣造型。每次握“一剪”,根据原料不同将若干层花瓣放在手心中,再依花瓣的大小和形状不同,使用不同的握锤,为花瓣造型。在这道工序中还分为水握瓣、模压瓣、烫瓣、搓瓣等工艺类型。

5.粘活:将造型好的花瓣分成单张,根据半开、骨朵的要求,用粘合剂粘成花头。粘活时,将特制的粘合板套在拇指上,粘合剂抹在板的平面上,一个个花瓣依次粘成花朵。粘活的方法分为抽瓣法、揭瓣法、打瓣法等。

6.攒活:把粘好的花头、叶等组合成一枝完整的枝花、盆花或胸花。

7.包装:绢花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endprint

猜你喜欢

簪花花市花瓣
逛花市
浅析古代男性簪花风俗
春节看花市
姹紫嫣红开遍,喜迎新年花市如火
宋代走俏“花美男”
郁金香花瓣
脑洞大开的国画,这么high!
月光花瓣
阅读花瓣雨
广东广州 手机支付“花城”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