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6例中药饮片引起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2014-05-25郭朝民商培培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
关键词:中药饮片炮制我院

郭朝民 商培培

(河南省西平中医院,河南 西平 463900)

206例中药饮片引起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郭朝民 商培培

(河南省西平中医院,河南 西平 463900)

目的结合临床案例总结分析中药饮片造成患者不良反应的原因,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1年时间内我院206例服用中药饮片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药饮片引起的不良反应涵盖多方面的临床症状,其中皮肤及黏膜系统的不适反应最为常见,胃肠、肝胆系统等症状次之,而对呼吸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结论中药饮片的生产与使用均需严格控制、科学用药,以减少中药饮片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饮片;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中药炮制方法早在战国时期已有记载,历史悠久,在民间也广为人知,而且中药饮片的制作工艺简便,取材方便,疗效显而易见,因此拥有良好的民间基础,也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然而,近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大力展开、不断推进,人们开始慢慢意识到中药饮片引起的不良反应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的伤害,而不再沉浸于中药的疗效[1]。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多数是由于忽视了中药的毒副作用,因此,为了更安全的使用中药饮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2年1年内发生的206例中药饮片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总结性分析中药饮片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深入探讨安全使用中药饮片的方式方法。

1 临床资料

206例中药饮片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有男性106例,女性100例,其中年龄最大者80岁,年龄最小者只有1岁。

2 结 果

206例不良反应患者中皮肤黏膜系统症状的患者最多,占所有患者的31.07%;胃肠系统及肝胆系统患者次之,分别占10.68%和12.14%;呼吸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不易受到影响,所占比例分别只有1.94%和3.88%。具体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情况见表1。

3 讨 论

中药饮片是中国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必需的传统武器,也是中成药的中药原料,其独特的炮制理论和方法,无不体现者古老中医的精神智慧[2]。随其炮制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目前它已成为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中药重要手段。然而,中药饮片技术标准模糊,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不欠当的使用造成不良反应发生越来越频繁。本文就2012年我院收治的206例中药饮片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整理统计分析,总结了中药饮片引起不良反应的几点原因。

表1 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及相应临床表现

首先,中药药材的产地、品种、炮制方法各不相同使药材本身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如山豆根就有北豆根和广豆根两种,它们产地不同,功效也大不相同。北豆根产自我国北方地区,毒性小,常入药治疗咽喉肿痛,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而广豆根产地为我国南北地区,毒性较大,易致人呕吐,15 g以上的广豆根就可以引发人体中毒,且有多例应服用北豆根而误服广豆根出现呕吐的患者[3]。又如五加科植物有南五加和北五加之分。北五加中含有强心苷成分,有强心、利尿的作用,而南五加则有强筋骨、补肝肾的功效。如此可见,同种中药,产地不同,功效也南辕北辙,误用必然会造成不良后果。另外,一种中药,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例如,一例临床案例中1例48岁男性患者因服用未经烘焙的生蜈蚣而过敏,停药后改用烘焙的蜈蚣过敏症状没再发生。而且,如果中药加工人员的技术不精,药物采收不合时宜,加工炮制程度把握不够准确也会导致药物不合格,使用后产生不良反应。其次,病患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于不同的人群药物的使用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人而异。每个人对中药的耐受性并不一致,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应慎重用药,中药中若含过敏物质则很容易引发过敏反应[4]。而且包括老人、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在内的特殊人群也会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如1例仅1岁的女婴,因其母服用中药白附,经母乳喂养后导致女婴出现广泛性出血症状。因此,对于不同个人及特殊人群应因人用药特别注意其敏感性和反应性。第三,中药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有些中药本身就具有两面性[5]。复杂的成分效果也多种多样,有的同种成分就有两面性,有的一种中药中的不同成分有两面性。如某些中药中含有黏多糖的成分,它既可滋润生津又可滑肠便溏。又如河子中既含有涩肠固便的鞣酸又含有滑肠通便的蒽醌,它对于大便正常的人没有不适反应,但对于大便稀溏这则有可能加重腹泻。最后,不注意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以及中西药的混合使用也会导致不良反应的产生。服药期间,若不注意饮食禁忌不仅会影响药物疗效,严重时还会导致中毒。如有1例65岁女患者擅自用黄酒服用草无根,从而导致其全身发麻、呕吐腹泻[6]。用药期间食用刺激性、不易消化的食物很容易改变药物的性质,产生不良效果,患者应谨遵医嘱用药。另外,近年来,随着中西药联合使用的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曾有报道称五倍子因含有大量鞣质易产生鞣酸盐沉淀而不能与生物碱、强心苷、酶制剂、金属离子制剂类西药合用,不然会使药物失活而降低药效。

随着中药饮品在世界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及推广,人们越来越关注中药饮品的疗效及用药安全。因此,医务工作者应正确分析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原因,加强中药生产管理及质量监督尤其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较多的药材,还应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尽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 邱枫.中药不良反应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3):34-35.

[2] 杨立平.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1): 446-447.

[3] 白宇明,魏国义,郝近大.常见20种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9,44(21):68-69.

[4] 周书成,阎恩兰.浅谈中药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J].中国医药指南,2009,7(21)334-335.

[5] 李建芝.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分析[J].中医中药,2012,30(23): 462-463.

[6] 梁志齐,毛璐.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其评价[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9):42-43.

R282

B

1671-8194(2014)25-0307-02

猜你喜欢

中药饮片炮制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
易混淆中药饮片安全用药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