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血清学产前筛查从业人员相关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

2014-05-25段红蕾李洁薛原袁菁茹彤胡娅莉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知晓率基础知识筛查

段红蕾 李洁 薛原 袁菁 茹彤 胡娅莉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8)

母血清学产前筛查从业人员相关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

段红蕾 李洁 薛原 袁菁 茹彤 胡娅莉*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8)

目的了解江苏省母血清学产前筛查从业人员相关知识知晓率,为提升本省产前筛查工作质量、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供针对性依据。方法按相关技术标准设计问卷,对来自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32家不同等级医疗单位的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信息、基本理论知识、临床操作实践、质量控制管理、对目前产前筛查工作的评价及建议等。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发放问卷167份,回收有效问卷162份。实验室人员及产前咨询医生总体知晓率分别为68.8%和64.9%,其中操作实践部分的知晓率好于基础理论知识及质量控制管理。从业人员的知晓率与医院等级、职称无明显关系;产前诊断单位的知晓率好于产前筛查单位及采血点;隶属于临床科室人员的知晓率好于检验科室。128份问卷对目前的工作现状做出了评价,其中仅3.9%表示满意,96.1%不满意并建议加强规范化管理、人员培训、宣教、随访等。结论本省产前筛查从业人员对操作实践知晓率相对较好,但对产前筛查基础理论、质量控制管理的知晓率有限,需加强规范管理及人员培训,培训对象应包括各个等级医院的所有相关从业人员。

产前筛查;问卷调查;知晓率

通过产前筛查及诊断识别胎儿严重先天缺陷并进行早期干预,是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素质的重要抓手。母血清产前筛查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产前检测技术,涉及超声检查确定孕龄、孕妇信息及血样采集、实验室检测与分析、临床咨询等多个环节,需要多种专业人员的密切配合[1-5]。目前江苏省内可开展母血清产前筛查的医疗单位很多,但筛查工作质量参差不齐。为进一步提高产前筛查工作质量及社会效益,江苏省产前诊断中心受江苏省卫生厅社妇处委托,组织省内相关专家对本省产前筛查工作现状展开调查,了解从业人员相关知识知晓率,为提升本省产前筛查工作质量、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供针对性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选取充分考虑到地区差异、医疗单位等级差异、职称差异、工作岗位差异等。共抽取省内32家医疗单位,每个省辖市至少1家,调查对象包括产前咨询医生、筛查实验室人员。162份有效问卷中,100份(61.7%)为从事前筛查实验室工作人员填写,62份(38.3%)为从事产前咨询的临床医生填写。从业人员的不同特征构成,见表1。

表1 相关从业人员的不同特征构成

1.2 调查内容 参考相关技术标准设计调查问卷[6-8],内容包括一般情况、30道客观选择题及1道主观问答题。一般情况涉及调查对象所在单位、职称、工作岗位等。30道选择题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1~10题)为产前筛查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二部分(11~22题)为产前筛查的临床操作实践;第三部分(23~30题)为产前筛查工作的质量控制管理。问答题为调查对象对目前产前筛查工作开展情况的评价及建议。

1.3 调查方式 省内24名产前诊断专家分成6个调查小组赴实地调查。现场分发问卷,告知本调查结果与调查对象及其单位利益无关,要求调查对象独立如实填写。调查结束后由专家组现场装订成册,统一提交至省产前诊断中心。

1.4 数据处理 对问卷填写情况进行检查,剔除一般情况及客观选择题填写不完整的问卷,结果录入计算机。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对相关统计指标进行χ2检验。

2 结 果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167份,回收问卷167份,其中162份填写完整有效,5份问卷因一般信息填写不完整被剔除,有效问卷回收率97%。

2.1 客观选择题总体调查情况 实验室人员对30道选择题的总体知晓率为68.8%,其中基础知识部分知晓率为54.9%,操作实践部分82.6%,质量控制部分为65.4%,操作实践部分的知晓情况好于基础知识及质量控制。知晓率>90%的内容包括:标本的长期保存、分离、运送条件及方式,筛查实验允许的变异系数。知晓率<30%的内容包括:产前筛查的筛查指标、矫正因素、室内与室间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

产前咨询医生对30道选择题的总体知晓率为64.9%,其中基础知识部分知晓率为57.9%,操作实践部分78.1%,质量控制部分为53.8%,操作实践部分的知晓情况好于基础知识及质量控制。知晓率>90%的内容包括:标本的长期保存及运送条件、知情同意内容、报告内容。知晓率<30%的内容包括:筛查可使用的血清标志物、室内与室间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调查对象产前筛查相关知识知晓率,见表2。

表2 调查对象产前筛查相关知识知晓率

2.1 客观选择题不同人员分组情况下的知晓率如以医院等级分组,三甲医院实验室人员基础知识的知晓率高于三乙及以下医院,但在操作实践、质量控制管理及总知晓率无差异;三甲医院产前咨询医生质量控制管理及总知晓率高于三乙及以下医院,但在基础知识、操作实践方面无差异。如以开展项目分组,产前诊断中心实验室人员及临床医生的各项知晓率均高于单纯筛查机构或采血点。如以职称分组,高级职称实验室人员的各项知晓率反而低于中初级职称者;不同职称的产前咨询医生各项知晓率则无明显差异。如以隶属科室分组,隶属于临床科室的实验室人员及临床医生各项知晓率均好于隶属于检验科室者。不同人员分组情况下的产前筛查相关知识知晓率,见表3。

表3 不同人员分组情况下相关人员对产前筛查相关知识知晓率(%)

2.2 主观建议及评价汇总 162份有效问卷中,128份(79%)对目前血清学产前筛查的现状做出评价,其中仅5人(3.9%)表示满意,123人(96.1%)表示不满意。56人(43.8%)认为目前的筛查工作应加强规范化管理,如建立准入制度、定期考核、加强室间质量控制管理、网络建设等;58人(45.3%)希望能够加强相关知识与技术培训,建立促进实验室人员与产前咨询医生沟通交流的机制;28人(21.9%)建议在目前中孕血清筛查的基础上,发展新的检测项目与技术,如早孕期母血清学筛查、联合筛查、无创性胎儿游离DNA检测等;18人(14.1%)提及加强对孕妇的宣教,增强孕妇对产前筛查的正确认识,提高筛查普及率;15人(11.7%)提出应加强对妊娠结局的随访,以准确评估筛查效率。

3 讨 论

本次调查结果提示筛查实验室人员及产前咨询医生母血清学筛查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68.8%和64.9%,即对近三分之一的问题未能正确回答。对各项内容知晓率差异较大,如标本处理保存、知情同意及报告内容等临床操作实践问题知晓率普遍较高,达90%以上;而筛查指标、风险校正因素、室内与室间质量控制知晓率均不到30%。实验室人员对质量控制管理的知晓率高于产前咨询医生,可能与其参与质量控制管理具体工作相对较多有关。操作实践部分整体知晓率高于基础理论知识和质量控制管理,提示部分人员虽然可完成常规工作,但基础知识较欠缺,质量控制管理方面的知识不足,影响筛查工作质量的提升,需加强相关知识培训。

从医院等级分组来看,三甲医院除实验室人员基础知识知晓率、产前咨询医生质量控制管理知晓率略高于其他级别医院外,实践操作等其他方面的知晓率均不存显著差异。从人员职称来看,初、中、高级产前咨询医生的知晓率不存在差异,而中、初级实验室人员的知晓率反而好于高级职称者。提示相关知识知晓率与医院等级、人员职称无明显关系,而与主观重视程度有关,相关培训不仅要在基层医院进行,三甲医院同样需要加强培训,且培训对象应同时包括高级职称人员。

从实验室可开展项目来看,单纯的产前筛查单位和采血点知晓率亟待提高,这些单位是面向广大孕妇的第一窗口,其工作质量的提高是全面提升本省产前筛查工作质量的前提,否则将会出现“短板效应”。从实验室隶属科室来看,隶属于检验科室者,无论是实验室人员还是临床医生,均明显低于隶属于临床科室者。这与产前筛查特点有关,它不同于一般的实验室检查,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等临床信息直接影响筛查结果判断,更需临床医生与实验室人员密切配合及有效沟通,在此方面隶属于临床科室的实验室更具优势。

本次79%的调查对象就目前产前筛查的工作现状给出了评价与建议,虽然调查对象自身即从事产前筛查相关工作,但96.1%的人并不满意当前的工作状况,近一半的调查对象提出应加强统一监管及人员培训,此外还建议发展新的检测技术、加强宣传教育、妊娠结局随访等。提示从业人员已认识到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希望接受培训以提高工作质量。

本次调查对象来自本省13个市32家不同级别的产前筛查单位,包括实验室人员及产前咨询医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结果显示,虽然操作实践方面知晓率相对较好,但对产前筛查的基础知识、质量控制管理知识知晓度有限,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质量控制是否严格都直接影响筛查工作的质量,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及人员培训应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1]段红蕾,胡娅莉.早孕期和中孕期胎儿非整倍体血清学筛查的规范化[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486-488.

[2]Lee FK,Chen LC,Cheong ML,et al.First trimester combined test for Dow n syndro me screening in unselected pregnancies-a report of a 13-year experience[J].Taiwan J O bstet Gynecol,2013,52(4):523-526.

[3]Sahota DS,Leung WC,Chan WP,et al.Prospective assessment of the Hong Kong Hospital Authority universal Downsyndro me screening program me[J].HongKongMed J,2013,19(2):101-108.

[4]Huang T,Meschino WS,Okun N,et al.The im pact of maternal weight discrepancies on prenatal screeningResultsfor Downsyndrome[J].Prenat Diagn,2013,33(5):471-476.

[5]Wald NJ,Rodeck C,H ackshaw AK,et al.SURUSS in perspective[J].Semin Perinatol,2005,29(4):225-235.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胎儿常见染色体异常与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标准第1部分:中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J/C D].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1,3(3):42-47.

[7]Palo maki G E,Bradley L A,Mc Dowell G A,et al.Technical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prenatal screening for dow n syndro me[J].Genet Med,2005,7:344-354.

[8]ACOG Committee on Practice Bulletins.ACOG Practice Bulletin N o.77:screening for fetaLChro m oso mal abnormalities[J].Obstet Gynecol.2007,109:217-227.

编辑:宋文颖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awareness rate of maternal seru m screening in prenatal screening professionals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Theim provement of quality control and professionaltraining in Jiangsu province.MethodPrenatal screening professionals from 32 different grades of hospitals belonging to 13 cities of Jiangsu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The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relevant guidelines including generalinformation,basic theories,clinical operations,quality control,evaluation and suggestion on current prenatal screening.The data were put into com puters and analyzed by SPSS 17.0 statistic software.Results162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in 167 surveys.The average awareness rates of laboratorians and referring physicians were 68.8%and 64.9%respectively with the higher awareness rates on clinical operation than basic theories or quality control.The awareness rates were not apparently related to the grade of hospital or professionaltitle;however,professionals from prenatal diagnosis centers done betteRThan those from prenatal screening units or sam pling sites and the awareness rates of professionals from clinical units were higheRThan those fro MLaboratory sections.128 questionnaires gave evaluations and suggestions on maternal seru m screening,of w hich only 3.9%were satisfied with current situations and 96.1%considered maternal seru m screening should be im proved in so me aspects,such as standardized management,follow-up,personnel training,propaganda and educa-tion.ConclusionsThe awareness on clinical operations is relatively better,while basic theories and quality control knowledge are poor in prenatal screening professionals.Standardized ad ministration and betteRTraining should be enhanced in future work,and the trainees should include all prenatal screening professionals from different grades of hospitals.

prenatal screening;questionnaire;awareness rate

R715.5

A

10.13470/j.cnki.cjpd.2014.02.001

2014-04-11)

江苏省卫生厅科技项目“江苏省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现状调查与技术规范的推广研究(H 201340)”;江苏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产前出生缺陷诊疗技术的集成创新研究(B L2012015)”

*通讯作者:胡娅莉,E-mail:yali_hu@hotmail.com

猜你喜欢

知晓率基础知识筛查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清律的基础知识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掌握基础知识
Rapid and 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eomycin Residues in Mi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