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2014-05-24钱晓玲赵艳萍何净榕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7期
关键词:循证功能障碍膀胱

韩 玮,钱晓玲,赵艳萍,何净榕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一种以真实、可信的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是传统的经验主义护理模式向科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循证护理实现了护士自身价值,使护理活动更加科学化、专业化,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体系中,充分科学的循证护理不仅可使患者膀胱功能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甚至能使一部分患者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我们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循证护理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2例脑卒中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12月住院患者,全部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随机分成两组,循证护理康复组:男 23例,女 13例,年龄 38~78岁,平均(62.0±4.6)岁;对照组:男 20例,女 16例,年龄 67~76岁,平均(65.0±3.2)岁。根据膀胱功能障碍评定方法,进行膀胱功能障碍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膀胱功能障碍类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循证护理康复组同时接受膀胱功能训练。膀胱功能训练采用一对一方式,2次/日,20分钟/次,连续训练两周。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类型,对逼尿肌反射亢进者,采用间断导尿、触发排尿、留置导尿等方法治疗。留置导尿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做好会阴部护理,引流袋每天更换,每天用洛本清消毒尿道口两次,每4周更换尿管一次。插导尿管者嘱每天饮水2000~3000m l。每天用250m l甲硝唑膀胱冲洗两次,定时排尿。随时复查尿常规,如有异常,及时做尿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引流袋应低于耻骨联合水平。对逼尿肌反射减弱或无反射者,采用外尿道集尿装置,膀胱按压等方法治疗。膀胱按压采用Valsalva(腹部紧张)和Crede(手法按压下腹部)法。循证护理实施步骤:(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成员包括病房护士长、责任护士、康复护士,均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接受过循证护理知识培训,并能有效应用于临床。(2)提出循证问题。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主要原因:①由于脑卒中患者神经排尿通路受损,导致膀胱—骶髓反射弧的自主控制功能丧失,逼尿肌张力增高引起尿失禁;②由于脑卒中患者存在认知和语言功能障碍,虽然膀胱功能正常,但患者不能很好地表达排尿需要,从而导致尿失禁。循证护理小组每周针对存在的问题,把对患者健康影响最主要的尿失禁问题作为研究内容。(3)查阅资料,寻找循证支持。根据提出的问题确定检索关键词(脑卒中、膀胱功能障碍、康复训练),找出相关资料,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临床实用性作出评价,根据患者尿失禁程度评估法进行评估。1度:无尿失禁;2度:用力咳嗽、屏气时尿失禁;3度:行走、活动时尿失禁;4度:直立、翻身时尿失禁。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无尿失禁;显效:尿失禁明显改善,测评提高2度;有效:尿失禁有所改善,测评提高1度;无效:尿失禁无变化,测评无提高。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目前,脑卒中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2],幸存患者中致残率高达50.0%,其中尿失禁发生率极高,Nakayama等[3]报告住院期间患者完全尿失禁者占36%,不完全尿失禁者占34%,并认为糖尿病、高血压、认知功能障碍是尿失禁独立危险因素。我们在治疗前后分别将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进行分类,经过两周的康复护理,循证护理康复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显效率为80.6%,对照组显效率为13.9%,差异

组总有效率为81.40%。陈芙梅[5]将单纯性失眠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2特定取穴法 (各30例)。治疗组:刺血处方:百会、大椎、耳尖;针灸处方:基

张欣等[2]将失眠患者40例,随机分成各20人的两组,分别 本处方:神门、内关、百会、安眠;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三阴以镇静安神针法和针刺跷脉法进行治疗。方法:镇静安神针法 交;心胆气虚加心俞、胆俞、丘墟;阴虚火旺加太溪、太冲、涌泉;组取穴:四神聪、神门、三阴交;针刺跷脉法组取穴:申脉、照海。 肝郁化火加行间、太冲、风池;痰热内扰加中脱、丰隆、内庭。对镇静安神针法组有效率为90%,针刺跷脉法组有效率为75%, 照组:单纯使用针灸治疗,处方同治疗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经秩和检验,Z=-0.826,P=1.3时间治疗0.409>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说明治疗组与对照

刘建武[3]用“二二六时间针刺法”治疗120例失眠患者。患 组疗效相似,但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P<0.01),表明循证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循证护理从临床护理实际出发,通过检索文献、分析及疗效观察,将优选的护理措施应用于临床,从而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有价值的护理。循证护理不仅是促进脑卒中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有效措施,也激发了护士极大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护士科研结合临床的能力,同时循证护理要求护士不断更新知识,获取最新最佳的证据,进一步提高了护士的业务素质和自身修养,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保证。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素[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8-380.

[2]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Nakayama H,Torgensen H S,Pedersen P M,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ractors of incontinence after stroke[J].Stroke,1997(28):58-62.

猜你喜欢

循证功能障碍膀胱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膀胱镜的功与过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