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养老机构康复服务现状研究

2014-05-24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7期
关键词:天津市养老情况

王 庆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 300222)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老龄人口已达1.19亿,据估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3.31亿。这表明,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1]。老年人各系统器官的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均随年龄增长而衰退,有一人多病、并发症多、病程长、恢复慢等特点。年龄增长使患病几率增加[2],医疗支出升高给社会发展带来严峻考验。而通过康复评估与训练和再训练,可以改善甚至消除疾病引起的身体功能障碍,提高个体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社会生存能力,促进其早日回归社会[3],对减轻卫生体系负担及促进老龄化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增强老年群体康复意识及促进老年康复服务的开展,课题组以天津市养老机构为主要研究点,在各级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的支持配合下,于2010年5开始,随机抽取天津市6区46所养老机构,对康复服务开展情况、满足老年人需求情况、康复服务项目设置情况及康复服务工作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将养老机构分为技术护理照顾型、中级护理照顾型、一般照顾型,并进行了对比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研对象

本次调查选定天津市和平区、河西区、河东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的养老机构为调研对象,每区随机抽取8家养老机构,共发放问卷48份,回收有效问卷46份。

1.2 调研内容

课题组成员与专家共同研究确定调研内容,包括养老机构内老年康复服务开展情况、满足老年人需求情况、养老康复服务项目及开展养老康复服务面临的问题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χ2检验比较技术护理照顾型、中级护理照顾型、一般照顾型养老机构间提供康复服务情况的差别。

2 结果

2.1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共发放4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6份,46家养老机构基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表146 家养老机构基本情况[n(%)]

2.2 康复服务开展情况(见表2)

依据天津市养老机构康复服务大体水平,将康复服务开展情况分为已开展和未开展,已开展又分为只开展理疗和综合开展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与理疗。表2显示,综合开展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与理疗康复服务的养老机构仅占13.0%,只开展理疗服务的养老机构也仅占13.0 %,而未开展康复服务的养老机构占73.9%,差异显著(P<0.01)。另外,技术护理照顾型养老机构康复服务开展情况较好,

表2 不同功能养老机构康复服务开展情况[n(%)]

开展康复服务的占80.0%,而一般照顾型养老机构开展康复服务的仅占6.7%。

2.3 满足老年人康复需求情况(见表3)

表3 已开展康复服务的养老机构满足老年人康复需求情况[n(%)]

对已开展康复服务的12家养老机构进行能否满足老年人康复需求的调研,发现其中66.7%的养老机构不能满足该需求,仅33.3%的能基本满足,没有能完全满足老年人康复需求的养老机构。

2.4 康复服务需求情况(见表4)

对各养老机构康复服务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等慢性病康复服务的养老机构占73.9%;选择脑血管疾病及后遗症与老年性生理退化疾病康复服务的都占69.6%;选择骨关节病、骨质疏松、颈腰椎病康复服务的占56.5%;选择视力、听力、智力障碍的康复服务占52.2%。3种不同功能养老机构间康复服务对象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4 不同功能养老机构康复服务需求情况[n(%)](多选)

2.5 开展康复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见表5)

表5 不同功能养老机构开展康复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n(%)](多选)

结果显示,在养老机构开展康复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偏低占89.1%,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占45.7%,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占32.6%,康复训练场地及器械不够占28.3%,缺乏行业管理标准占21.7%。

3 讨论

3.1 天津市养老机构开展康复服务情况不容乐观

开展康复服务及相关能力训练,既能节约医疗费用支出,又能缓解社会压力[4],因此,养老机构非常有必要开展。但从调查结果看,天津市养老机构康复服务开展率低,只有26.1%的养老机构开展了康复服务,且其中一半仅是提供一些最基本的理疗或简单的康复训练,以传统理疗、中医按摩为主,正规的运动、作业治疗很少开展,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康复需求,康复服务开展情况不容乐观。

3.2 天津市养老机构开展康复服务领域单一

从调研结果看,康复服务多集中在慢性疾病的康复上,如脑血管疾病及后遗症等。国外养老机构开展的康复服务除疾病康复外,还包括精神康复、生活自理康复等;康复服务内容是多层面的,在重视疾病康复的同时,重视预防、功能康复和健康促进,重视身体健康、心理卫生、精神健康、社会适应和生活质量;康复服务形式也是多样的,如心脏康复既有单纯的运动训练,又有结合康复教育、不良生活方式干预和运动的综合训练。因此,我国老年康复服务急需拓展领域。另外,养老机构虽然开展了慢性病康复服务,但康复手段尚处于初级阶段。以呼吸康复为例,仅局限于慢阻肺(COPD)的康复[5],缺乏规范化评定与治疗,缺乏明确的运动处方,多采用呼吸和呼吸肌训练,很少使用无创通气、营养、心理支持等手段;而国外关于呼吸康复有一套完整规范的程序,包括资金保障,医师介入,项目推荐和协调,运动测试,培训及相关设施配备,应急设备、措施、项目实施地点的选择等。此外,该康复程序还包括对患者疾病的宣传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劝阻、气促原因的确定、清除肺脏分泌物的方法、营养支持、训练指导、供氧设备的使用。由于情绪障碍同疾病的高致残率呈正相关,因此对心理康复也很重视。

与国外相比,我国现阶段养老机构康复服务开展领域、形式、内容及深度都亟待提高。

3.3 天津市养老机构开展康复服务面临诸多问题

由于老年康复服务对象具有需求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因此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素质[6]。目前我国大部分养老机构不能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和康复服务,这也是很多老年人不愿到养老机构养老的重要原因。而养老机构之所以不能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和康复服务,主要是因为缺乏相应的人才。从调研结果来看,天津市养老机构康复服务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人才问题,即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和技能偏低、专业化水平低等。因此,要加强老年康复人才培养,通过再培训等手段提高在岗人员技能水平;也可以通过提高待遇吸引人才等方式增加人才数量、提高人才质量,加快康复人才队伍建设[7]。在许多发达国家,养老机构会根据老年人特点,在其经常出入的场所安装康复器械,为其配置各种助行器以及可以调节高度的洗脸盆和扶手坐便器;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提供可推、坐排便的多功能轮椅,甚至配备生物反馈仪、脑循环治疗仪、低波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等。而国内目前对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骨关节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后遗症的系统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设施配置尚不完善或基本没有[8]。因此,应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提高我国养老机构老年康复服务水平。

[1]马菡.我国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今日中国论坛,2013(15):80-81.

[2]崔玄,李玲,陈秋霖,等.老龄化对医疗卫生体系的挑战[J].中国市场,2011(16):56-59.

[3]励建安,万春晓.内脏疾病康复现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9):650-652.

[4]胡坚勇,陈丽娜.我国老龄化社会对康复需求的伦理学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6):136-137.

[5]谢国钢,张鹏宇,金先桥,等.国内呼吸康复研究的荟萃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1,10(3):281-284.

[6]管国富.常州社区老年人慢病康复养老服务基本情况及建议[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22(4):101-103.

[7]尹宪明,王琼.苏州市养老护理院康复服务现状与需求[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574-4575.

[8]孙秀.浅析社区老年护理健康教育需求[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10(6):32-33.

猜你喜欢

天津市养老情况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养生不是养老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新情况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