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级递进,工学结合”培养市场营销人才

2014-05-10李华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8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职业素养市场营销

李华平

摘 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营销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为了达到学校培养的学生与用人单位需求的无缝链接,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出“三级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模拟、实训、实习三个递进式阶段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关键词 市场营销;工学结合;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8-0100-02

1 实施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对创新型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企业也对从事产品和服务的营销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新时期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现状,并经过多方人才需求调研,发现目前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与企业和市场的要求相脱节。培养与社会需要相吻合的高素质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创新中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顺应这一社会变化趋势,淄博市工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评价模式改革等多方面进行思路调整,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专业与企业深度接轨。

2 工作目标

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并经过市场营销专家委员会的多次讨论,得出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与现场适应能力、较高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的综合职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而所谓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在真实工作情境中有能力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的专业问题,是人们从事一个(或若干相近)职业必备的本领。

为了达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提出了“三级递进,工学结合”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这种模式的运作,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

3 实施过程

“三级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根据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的情况,先后到模拟公司、校办企业和社会企业三个不同层次的区域进行三级递进式学习,满足学生实验、实训、实习的需求。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从2011年入学的学生中开始尝试运行。

初始阶段——模拟公司训练 学生刚入校时处于技能实训的初始阶段,还不具备真实实训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所以此阶段的实训重在模拟,通过建立模拟公司让学生熟悉专业技能流程,为下一阶段实训奠定基础。学生一入校时,先由企业法人通过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公司组建及运营情况,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每班成立2~3个模拟公司,让学生自己制定公司章程,确定公司主营业务、公司名称及企业文化等,并根据现实企业的组织结构,确定学生在模拟公司中的职位和任务,让学生在模拟公司的运营中初步感知公司运作的各项流程。在正常的教学中采用招投标方式来完成公司运作。这个阶段学生可以体验岗位职责,明确岗位要求,培养学习专业的兴趣,明确学习任务。

进阶阶段——校办企业实训 本阶段实训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在校内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实训,让企业中的员工成为学生的师傅,学生进行轮岗实训,熟悉真实情境下的企业流程;第二步是学生到学校成立的实习商店中去实训,独立完成市场营销项目。

在第一步实训过程中,学生轮流进入到校企共建的校内东泰市场营销实训基地,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经营,熟悉企业文化、工作流程,并与上阶段的模拟训练相对比,弥补模拟训练中不足的知识和能力。

第二步实训是进入到校办企业公司中独立工作。校办企业公司是专门针对该专业设置的学校进行管理的可对外经营的公司,在这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营销项目,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校办企业实训实现了“企业与教室合一,师傅与教师合一,产品与作品合一,经营与实习合一”。在这种“产教结合”方式的办学过程中,全面、系统、实用地把企业的创办、管理、经营、法规、程序、渠道等创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生动、直观地开展创业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阶段由教师、校办企业员工对学生进行多方联动综合评价。先让学生在校办企业进行严格训练,弥补自身不足,全面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素养,与企业要求无缝衔接,为学生进入社会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做好准备。

提升阶段——社会企业实习 学生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实习,已经满足了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这时把学生送到真实的企业中去为企业提供服务,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而这一阶段的实习主要是在校企共建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学校相继和淄博东泰集团、全友家私、山东清源集团、齐都药业有限公司、山东奥德隆集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把学生送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提升学生对企业的认识以及对岗位的了解。

4 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正常运转,学校从制度、环境到实验实训条件再到配套师资、资金等多方面提供保障,以下是具体情况。

制度环境保障 在学校示范校建设小组的指导下,专业部专门成立以专业部主任带头,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改革小组,从学生入校到毕业的每个阶段进行全方位规划,完善各项实验实训制度、日常思想行为规范、考核评优细则、技能比武规章制度等,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进行。学校相继出台了《多方联动评价机制》《学分制实施方案》《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关于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首席教师评选管理办法》《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关于对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意见》《教职工考核记分办法》《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学生全项管理千分制实施办法(试行)》《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等。

实验实训条件保障 为保证三阶段的顺利实施,要有校办企业公司、校企合作公司以及实验实训的条件保障。迄今为止,共新建和完善校内模拟实训室和实训基地5个,校外实习基地5个,保障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师资保障 为了顺应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打造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合理规划专业团队,以专业教师培养为基础,骨干教师培养为核心,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为重点,结合兼职教师培训,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学校确保全体专业教师参与到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学校培训等各级培训中,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达到每年人均一个月以上。

资金保障 学校用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资金80.91万元,主要用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建设、教材开发、资源库建设、师资培养等多个方面,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5 实际成效

通过“三级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学习积极性大幅提高,积极踊跃地参加各级组织的推销大赛、营销策划大赛、仓储配送大赛等,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突出。本专业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并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每年社会企业争相来学校争夺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同时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要求的无缝衔接。

2)全面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把专业做活、做精,实现了学生、教师、企业共赢。

4)通过承接企业营销项目,提高了学校和市场营销专业的社会声誉。

5)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除带动了学校物流专业、会计专业的变革外,还被许多兄弟学校所借鉴。

6)这种模式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有了较大提升,并为许多社会企业进行培训。

6 体会与思考

“三级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学生培养、师资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完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将加大校本教材建设力度,配套相应资金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同时将该模式进一步推广,逐步实现经贸专业部提出的“大商贸”的设想,即专业部成立商贸公司,将市场营销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会计专业、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教学融合为有机的整体。所有教学活动围绕公司正式运营活动展开,在学习理论课的基础上,公司设置销售部、采购部、财务部、信息部等部门,每个专业负责不同部门的工作,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具体的业务运营,随时进行实习,从而带动专业部的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职业素养市场营销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农药市场营销技巧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