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餐具洗涤产品的去污力评价方法

2014-05-10万笑可刘庆刚钱千里张利萍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去污力污渍污垢

万笑可,沈 兵,刘庆刚,钱千里,张利萍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170)

孙中山曾说:“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中国人的主食是面粉和大米,辅食主要是各种蔬菜、肉类、豆制品,品种多不胜数。制作方式有炸、卤、蒸、煮、煎、烧、烩、焖、炒、涮、炖、腌等20多种;洗涤方式有先泡后洗、直接洗、用洗碗布洗、用丝瓜瓤洗等等,可谓五花八门。消费者在烹调方式和洗涤习惯等方面的差别,给餐具洗涤剂的去污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为其统一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国内外关于餐具洗涤剂去污力评价的方法虽然层出不穷,但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污垢成分、洗涤方式和终点判断有所不同。

1.手洗餐具洗涤剂去污力的评价

1.1 去污力的测定方法

在国标GB9985-2000《手洗餐具用洗涤剂》中,关于去污力的测试方法有两种:去油率法和泡沫位法[1]。

1.1.1 去油率法

采用去油率法评价手洗餐具洗涤剂的去污力时,先将标准的人工污垢均匀附着于玻璃载片上,再使用规定浓度的餐具洗涤剂溶液、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洗涤,最后测定污垢的去除率(百分比)。

此方法中,人工污垢主要以混合油作为污垢来源,忽略了中国消费者餐厨实际产生的污垢成分还有蛋白、淀粉、酱料等。此外,中国消费者的饮食中牛油使用较少,主要为植物油,其次为猪油[2]。因此,此方法中的人工污垢没有全面地反映出中国国情下的实际污垢的种类和数量。

进行去油率法实验时,需先将最终洗涤后的污片夹挂在晾片架上挂晾。因为刚结束洗涤时污片上的混合油很容易流淌下来,致使洗涤后污片的重量出现减少,因而会造成实验结果有所偏差。

为此,对此方法进行改进后采用了机械洗涤方式,以避免人工操作的误差,提高了数据的重现性。

1.1.2 泡沫位法

采用泡沫位法评价手洗餐具洗涤剂的去污力时,先将一定量的人工污垢涂在盘子上,再在规定浓度的餐具洗涤剂溶液中进行洗涤。洗下来的污垢能够起到消除洗涤液泡沫的作用,而每种洗涤剂溶液洗净盘子的个数(即污垢量)与其去污力有关。因此,该方法以表面泡沫层消失至一半作为洗涤的终点,将洗盘的个数作为去污能力的评价指标。

泡沫位法以泡沫多少和泡沫消失的快慢为判断去污力高低的的标准,因而它并不适合用来测定低泡型餐具洗涤剂的去污力。

对中国消费者习惯来说,餐厨污垢的种类较全。但泡沫位法所用的人工污垢采用油、小麦粉、全脂奶粉和新鲜全鸡蛋液混合而来,而这种污垢组合即使不用洗涤剂也能通过机械力轻松地从盘子上洗掉。

泡沫位法的另一不足之处是,洗涤过程为人工洗涤。由于每个人的洗涤习惯、洗涤力度不同,而且对终点泡沫的判定也是凭个人的感觉进行,因此不同实验者得出的洗盘数会略有差别。此外,采用此方法时,人工污垢的制备需要过夜,使测试过程较长。

1.2 日本标准中的评价方法

根据日本标准JIS K3362-2008,评价厨房用合成洗涤剂的方法是:使用玻璃载片负载模拟污垢,测试洗洁精的去污力与标准洗涤剂的去污力,通过目测污渍的脱落程度来比较判断去污力的优劣[3]。

JIS K3362-2008的洗涤过程与我国国标GB9985-2000中去油率法的洗涤过程比较相似。该方法的实验结果采用肉眼进行判定,这更贴近实际使用中消费者对去污能力的判定方式,并且在对评价者打出的分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将评价结果转化为量化的评价。因此,这种评价方法能够更加直观科学地反映餐具洗涤剂的去污能力。

但是,此方法需要使用氯仿、苏丹红等有毒物质,对实验人员的身体有害。同时,日本人的饮食以酱汤、寿司、生鱼片、纳豆等为主,而此评价方法中的污垢选用牛油和大豆油,不符合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此外,日本人的餐具一般为瓷器、木器以及漆器;而此方法中采用玻璃污片,与日本人的餐饮习惯也相差较大。

1.3 上海家化的评价方法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的张世新等在研究实践中总结了三种不同于国标的餐具洗涤剂去污力评价方法[4]。这三种方法各具特色,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现介绍如下。

1.3.1 方法一

该方法是将一定量的染色污垢(用油溶性红染料将污垢染成鲜艳的红色)放入白色的塑料饭盒内,加入适量水,在微波炉中加热,使染色污垢充分地分散至水中并将染色污垢均匀污染在塑料饭盒四周,冷却至室温并静置3小时后将水倒掉即成涂污盒。将专用海绵充分润湿后(吸取一定量的水),按规定浓度称量餐具洗涤剂于吸水海绵上,将海绵揉10次后,置于涂污盒内,先沿涂污盒底部洗涤10次,再沿四壁各洗10次,然后将四角各洗5次,最后用水冲洗。目测涂污盒内红色污垢的多少,来判断去污力的大小。此方法没有明确指出污垢的成分。

此方法通过将污垢染色,从而可以使实验结果被直观地展现出来。涂污盒选用比较难洗的塑料饭盒,因而能更加真实地反映洗涤剂去除污垢的能力。此外,该方法的洗涤过程模拟实际洗涤,但是因人工洗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而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重复性。

1.3.2 方法二

该方法是将污垢在烧杯中加热熔融并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称取一定量的污垢,均匀涂于国标GB9986-88中规定的大盘上,放置过夜。在盆中配制0.1~0.2%质量百分比浓度的餐具洗涤剂水溶液3kg。用专用海绵在溶液中揉10次起泡,并用带刻度的试管读取泡沫高度。用专用海绵洗盘面10次、盘底5次,并读取泡沫高度。泡沫高度小于1时视为洗盘试验结束,此时的洗盘数即代表该产品的去污力。

此方法与国标GB9985-2000中的泡沫位法比较相似。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此方法可以直观地看出洗涤剂的初始泡沫量以及每洗一个盘子泡沫变化的情况。

此方法缺点是,在洗涤过程中很难保证用专用海绵在溶液中揉10次起泡后泡沫液面的高度是均一的。这样也就不能保证测出的泡沫高度是准确的,从而会给实验结果带来误差。

1.3.3 方法三

该方法是根据国标GB9986-88测定餐具洗涤剂去污力的要求,结合罗氏泡沫仪的特点,对泡沫位法加以简化改进,将去污力的测试转化为泡沫的测试。

此评价方法的优点是方便、快捷。但是,此方法的作者并没有详尽介绍实验过程,只是表明此法对同一体系产品的去污力的测试结果重现性很好,但对不同体系产品的去污力的测试结果有一定偏差,有待进一步完善。

1.4 中国日化院的评价方法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赵郁梅等提出了用立式去污机测定餐具洗涤剂去污力的评价方法[5]。该方法通过对油污配方、涂污量及洗涤条件进行设定,将立式去污机(见图1)应用于餐具洗涤剂去污力的测定。测试过程如下:通过往复转动的叶轮推动洗涤桶内的试液,使之产生上下翻滚和旋转的水流,完成试液对油污的润湿、吸附、乳化和洗涤等过程,达到去除油污的目的。

此方法与国标GB9985的去油率法以及日本标准JIS K3362-2008中厨房用合成洗涤剂的评价方法较为相似。为确定适宜的油污配方、涂污量及洗涤条件,该方法的研究者通过大量实验进行了验证,让读者对于“为什么这么做”有了很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并客观科学地表达了餐具洗涤剂对油污的去除性能。

采用此方法时,洗涤过程比GB9985的去油率法以及日本的JIS K3362-2008的评价方法多了浸泡1min的过程,洗涤剂在去污机中先润湿油污表面,使油污吸附表面活性剂,较大限度地降低了油/水的界面张力,从而在适当机械力作用下使油污得以乳化增溶,有利于去污。该方法克服了泡沫位法更多地以表面活性剂起泡和稳泡性能作为衡量指标的弊病。同时,相对于日本JIS法,使用该方法时操作者可避免接触有毒溶剂氯仿。

图1 RHLQ-III立式去污测定机

1.5 宝洁公司的评价方法

宝洁公司在其专利“聚合物在用于从塑料盘碟上去除油脂和油的盘碟洗涤组合物中的应用和盘碟洗涤组合物”中提及如下评价方法[6]:将脏污的载片浸入到洗涤溶液中并洗涤7min后,测定油脂移除效果,测定染污和洗涤步骤前后载片的光泽度,根据光泽度差来确定载片是否干净。

测试前,载片需经过严格处理,确保证载片完全干净、无因素影响载片光泽。将载片分为A、B、C三个区域,分别多次重复测试三个区域的初始光泽度。污垢选用玉米油,均匀涂抹于A、B、C三个区域,4片载片为一组,在46℃恒温条件下磁力搅拌洗涤7min,然后浸泡、漂洗、干燥。测定并记录洗后载片每个区域的光泽度,计算每个载片光泽度等级的平均差。当该平均差<10时,该载片是洗干净的;当该平均差>10时,该载片是没有洗干净的。每个样品洗两组,共有八个载片,以每个样品等级平均差<10的载片的数量多少来判断洗涤剂的洗涤能力。

利用此方法测定餐具洗涤剂去污力,对实验条件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于光泽度的测定。光泽度对洗涤效果反应较灵敏,能精确地反映洗涤去污能力。但是,此方法选用玉米油作为油污,成分较单一,不能很好地反应实际的油污组成;而且洗涤温度设定为46℃,不符合中国人的洗涤习惯。然而,此方法不失为准确判断餐具洗涤剂去污力的一个好方法。

1.6 其他评价方法

据李石生介绍,安庆香皂厂质检科应用人工洗涤玻片法[7]对餐具洗涤剂的去污力进行了测定。该方法国外也有介绍,具体过程是将染色猪油涂于玻片上,在规定条件下用泡沫塑料蘸试洗涤液,擦洗至玻片混浊不清为终点。以擦洗玻片数目多少表达去污能力的强弱。

此方法操作简单,而且不需使用仪器,实验费用较低。但是,该方法洗涤较为繁琐,人为的外力影响因素较多;而且,测试终点为玻片浑浊不清,该界限也较难判断和把握。

2.机洗餐具洗涤剂去污力的评价方法

2.1 性能比较试验导则

根据GBT 24692-2009《家庭机洗餐具用洗涤剂性能比较试验导则》[8],选用家庭或小吃店正常污染的器具(也可以按一定的比例配置成污渍涂抹于餐盘上),按照洗碗机的说明书进行装载,标准洗涤程序进行洗涤。然后,用目视评定方法作为去污性能特征的评价方法。

此方法选用的污垢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实验结果更有指导价值。而且洗涤过程严格按照洗碗机的固定模式进行,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引入。同时,此方法对去污力的评价比较直观,去污性能等级划分更为明确。目视评价小组由经过培训的专家组成,得出的评价结果比较科学、客观。

2.2 洗净力评价方法

陈永红等介绍了机洗餐具洗涤剂去污力的评价方法[9]。该方法的污垢为:全蛋粉15份、全脂乳粉7.5份、小麦粉15份,猪油15份,蒸馏水55份稀释搅匀。用图2所示的装置测定其去污力,并按下式计算清洗能力:

图2 RHLQ-III立式去污测定机的构造

清洗能力=[(B-C)÷(B-A)]×100%

式中:A—未涂油污的载玻片质量,g;B—涂油污后的载玻片质量,g;C—洗涤后干燥载玻片质量,g。

此方法选用的油污种类与GB 9985-2000类似,但比或者少了新鲜蛋液,并用混合油替换猪油;而洗涤过程和日本标准JIS K3362-2008的评价方法相似。

2.3 污渍评价法

据诺维信公司介绍,可以用污渍评价法[10]来评价机洗餐具洗涤剂的去污力。该方法有三种,即重量法、对照模版打分法和光学值测评法。

采用重量法时,使用精密电子天平纪录污渍洗前和洗后的重量值,借此来监测被洗去的污渍质量;对照模版打分法是指:当使用淀粉或肉末作为污渍时,经过洗涤后,使用碘液作为显色剂,经显色后对照模版进行人工打分,同时也经常拍照后做对比;光学值测评法是指:使用特殊光学仪器(Coloreye 7000 和 Minolta CR300 Color Meter)读取污渍盘子的洗前和洗后的值,将两个值进行对比,评估洗涤效果。

重量法的原理同2.2提到的方法,但所用污渍为欧洲标准污渍;对照模版打分法比较特殊,因为它主要是用来测试淀粉酶的作用效果的,因此它巧妙地利用了淀粉对碘的显色作用,使实验结果清楚直观地呈现在评价者面前,对洗净结果进行判断更加容易(但是,如果表面活性剂有残留,淀粉对碘的显色作用就会受到干扰,影响评价结果);光学值测评法通过测试盘子洗前和洗后的吸光度和色差值来判断盘子的洗净程度,该方法比较新颖,是一种通过洗涤前后餐盘对光的敏感度来判断去污力的好方法。

3.结论

去污力是衡量餐具洗涤剂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确定合适的科学评价方法非常必要。随着餐具洗涤剂行业的发展,有必要对去污力的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本综述分别对手洗餐具洗涤剂的去污力评价方法和自动洗碗机洗涤剂的去污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概述和评价,对这些评价方法从污垢种类到制作、从洗涤条件到洗涤方式以及最终洗涤效果的判断都做了较为深刻的剖析,为更加科学客观地评价餐具洗涤剂的去污能力提供借鉴。

[1]GB9985-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手洗餐具用洗涤剂[S].

[2]马冠生.中国成年居民食用油消费现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9):29-32.

[3]JIS K3362-2008,厨房用合成洗涤剂[S].

[4]张世新,苏荣生.餐具洗涤剂几种新的去污力评价方法[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01(4):30-31.

[5]赵郁梅,耿小雯.用立式去污机测定餐具洗涤剂去污力方法的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00(2):50-52.

[6]B.杰弗里斯.聚合物在用于从塑料盘碟上去除油脂和油的盘碟洗涤组合物中的应用和盘碟洗涤组合物[P].国际申请:CN 101023157A,2007.08.22.

[7]李石生.餐具洗涤剂的评价方法[J].表面活性剂工业,1991(4):35-36.

[8]GBT 24692-2009家庭机洗餐具用洗涤剂性能比较试验导则[S].

[9]陈永红,高志康,陈登峰.洗碗机用液体洗涤剂的研制[J].日用化学工业,2003(33):60-62.

[10]诺维信自动洗碗机洗涤剂用酶及其特性[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2(3):52-53.

猜你喜欢

去污力污渍污垢
内墙涂料耐污渍测试方法的研究进展
10款洗衣液推荐,搞定各种难洗污渍
pH对超浓缩洗衣液洗涤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污水换热器污垢不同生长阶段的除垢试验研究
空气中最后的污垢
画与理
一种多功能水基金属清洗剂的配方研究 杨琨 刘飞
肥皂去污力
无死角清洁的马桶刷
随身携带的迷你洗衣机:让你点到哪里洗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