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险品网络化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探讨

2014-05-09周汝胜张同亮

物流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货运站危险品货物

杨 明,周汝胜,张同亮,韦 俊

(1.南京市公路建设处,江苏 南京 210008;2.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

近年来,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到危险品作为产品的生产原料,为完成正常的生产活动,就必须进行危险品运输,而公路运输则是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最近欧洲的研究表明:欧洲报告的3 222起涉及化学危险品的事故中,54%是在生产和存储过程中发生的,41%是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5%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由于大多数公路穿越居民区,一旦发生事故,将危及更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因此实质上公路运输的危险性更大。有鉴于此,目前大多数国家已经把安全性和经济性看成是公路运输的战略目标,并积极地开展了危险品运输管理的相关研究。

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每年发生的各类危险品安全事故多达上百起,因此,危险品运输问题正逐步地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指出,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大力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切实解决危险化学品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地预防重特大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

1 危险品管理现状

1.1 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危化品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管理不规范和现代化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

(1)现代经营理念不高,重经营轻管理,重效益轻服务,重经验轻技术,重眼前轻发展的经营理念仍然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向现代化发展的速度。

(2)管理手段不够先进,缺乏标准化运作程序和智能化管理服务手段。由于危险品运输市场回报率高,导致“黑车”、“黑仓库”铤而走险。例如,2009年9月2日,山东省临沂市山东金兰现代物流发展有限公司(金兰物流基地)F3区的临沂市运恒货物托运部的货物发生燃烧并引起爆燃,共造成18人死亡、10人受伤。事后调查主要原因:一是无证从事危险品运输和存储;二是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意识差。

(3)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目前我国危化品行业只有少数企业实现了信息网络管理,大多数企业信息管理水平不高,个别企业还没有建立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严重影响了企业向现代物流发展的速度。

1.2 交通运输部门对危险品的监管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门依法负有组织危险品运输和实施行业管理的职责,表现在:

(1)批准或核定参与危险品运输的企业资质、驾驶员、押运员、卸货员从业资格证,建立企业、车辆、从业人员技术档案和管理档案,规范、管理道路运输经营市场。

(2)负责货运站场经营资质许可,监督货运站经营者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货运站场经营准入机制。

(3)负责对道路货运经营和货运站经营进行监督与执法,主要包括:

①负责相应的及由其核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货运站企业的日常监管,上报全市货运站统计情况;

②按照经营许可证核定的许可事项经营规定,不得随意改变货运站用途和服务功能,按照操作规程提供服务,按照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要求经营;

③危险品运输车辆驾驶人员是否随车携带有效的《道路运输证》、从业资格证等有关证件;

④非经营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单位是否对外承揽危险品运输业务;

⑤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单位)是否非法转让、出租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件;

⑥是否投保承运人责任险及投保的承运人责任险是否已过期;

⑦对出入货运站车辆进行安全检查,防止超载车辆或者未经安全检查的车辆出站,保证安全生产;

⑧货运站经营者是否按照货物的性质、保管要求进行分类存放,危险货物是否单独存放,保证货物完好无损;

⑨进入货运站经营的经营业户及车辆、经营手续是否齐全。禁止无证经营的车辆进站从事经营活动。

2 危险品网络化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内容

2.1 业务流程

图1为货运站从接单、运输组织、库存管理整个业务流程。

图1 危险品网络化管理业务流程

从图1可以看出:从业务流程上分,系统主要分为运输管理、进出货运站核查管理和货运站仓储管理3个环节;从系统功能上分,系统主要有业务管理、实时监控和安全辅助支撑3大模块。

2.2 功能设计

根据图1所述业务流程,危险品网络化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功能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功能概图

各模块简要说明如下:

2.2.1 业务管理

(1)客户业务受理

该模块为货运站与客户人机交互模块,用户通过该模块可完成订单、货物运单等相关业务网上预处理。

(2)货物跟踪

该模块用于追溯货物运输信息。

(3)场站出入核查管理

该模块为本系统的核心模块,在基础数据库和超载超限设备、自动识别设备等技术手段支撑下,用于完成车辆出入站资质审核(包括企业、从业人员)、车辆是否超限运输。

(4)仓储管理

该模块用于完成危险品出入库管理,记录货物、货位、盘点等物流信息。

(5)黑名单管理

该模块用于对瞒报、谎报危险品运输,多次超载超限运输,无证经营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托运人、承运人、从业人员和运输车辆,建立黑名单制度,向社会公众公布。

(6)信息查询

该模块主要用于对货运站内货物相关信息查询。主要包括:货场危险品运输企业,入货场车辆,货场危险品从业人员,车辆在途状态,车辆行驶历史轨迹,单证信息,货场货物,货场货位,企业、车辆、从业人员违章和黑名单信息等查询。

(7)统计分析

该模块用于统计货运站内货物信息。主要包括:危险品运输企业类型统计,运输车辆,各类从业人员,出入货场货物品种、数量、流时、流向和违章处罚信息等统计分析。

2.2.2 实时监控

(1)车辆在途监控

通过与车载终端(集成GPS、GPRS、加速度倾角等传感器)、GIS、短信系统集成,实现对在途运输中危险品进行位置、行车路线、行车速度、通行时间等全过程监控,提供对报警信息快速反应能力。

(2)货物在库视频监控

针对危险品仓储管理中对环境、温度、湿度、摆放方式等特殊要求,在危险品货运站仓库内采取24小时定点视频监控。

(3)危险品泄露自动报警监控

根据不同类型危险品仓库,应用气体检测、液体检漏等检验设备,对危险品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进行实时报警。

(4)违规处罚监控

动态实时监测货运站核查系统检验出的违规信息。

(5)系统运行日志监控

对危险品网络化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各用户、操作进行监控,确保系统健康、有效运行。

2.2.3 安全辅助管理

应围绕事故处理快速响应机制,对安全行车知识进行管理,为企业安全运行管理部门自救提供及时、准确和有效的途径。

2.2.4 用户网上服务管理

为服务于社会公众客户,本系统具备用户网上服务功能。该模块用于向货运站提交订单等业务申报、托运/订购货物信息跟踪、客户信息查询和统计、公共物流信息服务等功能。

2.3 关键技术

2.3.1 货运站及其危险品管理模式研究

由于历史原因,现行众多货运站场手续不全,管理不规范。在本系统建设时,通过调研分析当前货运站和危险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角度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研究与之相适应的业务流、信息流和管理模式。

2.3.2 异构系统信息集成共享技术研究

基于危险品管理的信息复杂广泛,部分货运站、行业管理部门先后开发了基础业务应用系统,这些系统业务数据的存储方式、数据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均存在异构性。如何将这类业务数据和系统进行有效集成共享,是本系统应解决的关键技术。

系统需要集成共享的业务系统主要包括:

(1)与外网系统对接:受理客户申报业务、发布黑名单企业、车辆、从业人员以及提供客户业务查询、统计分析结果;

(2)与各省运政系统对接:获取危险品运输车辆、企业、从业人员等基础数据,并将其违章信息、黑名单信息反馈至运政业务系统;

(3)与各省GPS监控中心共享集成:获得辖区内运输车辆在途信息;

(4)与货运站现有管理系统集成:充分利用部分技术成熟的货运站仓储管理、车辆调度等物流管理功能;

(5)与公安、安监、卫生、环保等部门信息平台集成:形成统一的危险品应急处理机制。

2.3.3 货运场站危险品监管技术研究

根据项目总体设计,危险品网络化管理服务系统总体采用三级B/S架构,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实现各级系统业务操作,在货运站业务管理的3级节点,则采用车牌识别、RFID电子标签、视频监控、超载超限等设备,此类设备往往是基于C/S架构,如何将B/S业务系统和C/S监控系统有效集成,是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3.4 系统可扩展技术应用研究

本系统的研究主要针对危险品物流管理现存的问题以及构建统一信息监控平台,所遵循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手段均为从现实需求出发。系统研究时应考虑未来一段时间内业务延伸和技术革新对系统带来的影响。例如随着RFID在货物跟踪领域技术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GPS监控中心全国或区域性联网联控、危险品检验系统广泛投入使用,本系统应预留功能接口,具有适度可扩展性。

2.3.5 建设标准研究

为加强对货运站的管理,近年来行业管理部门先后出台了《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危险品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等管理规定,明确了交通部门对货运站、危险品运输的资质审批和监督查验职责,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查验设备和信息化手段,普通车辆偷运危险品、危险品车辆/货物乱停乱放、超载运输,以及由此引发的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为规范建设、共享管理,本系统建设时应同步启动建设标准研究,主要包括:

(1)货运站进出站核查系统建设规范;

(2)危险品仓储监控建设规范;

(3)危险品网络化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开发指南;

(4)数据交换标准(本系统开发遵循已有的行业或国家数据标准,增加或修订其他业务标准)。

3 结 论

通过货运场站危险品管理网络建设和数据资源的集成,初步讨论了建立信息互通、协同高效的“部-省-站”三级货运场站危险品网络化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对物流节点的危险品货物进出场站和储存信息、站内经营业户管理、货物配载信息、车辆信息、货物流量流向信息等指标的日常监测和视频监控,为交通主管部门实时、准确掌握危货物流情况提供支撑。同时,实现区域物流信息的集成,为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供数据支持和应急指挥调度服务。

[1]徐显彦.对目前危险品运输状况与管理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1):35,46.

[2]崔琳,席建锋,刘锐.我国公路危险品运输管理对策[J].交通标准化,2007(6):170-173.

猜你喜欢

货运站危险品货物
这些标志带你了解九大危险品
基于多品类物流网络的铁路货运站整合优化
逛超市
关于铁路货运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现状的分析和思考
是谁让危险品企业埋伏居民区?
一种新型危险品液罐车安全阀
物流货运站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进出口侵权货物刑事执法之法律适用
基于ARM的危险品搬运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