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2014-05-09陈志良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宁波315100

物流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协整浙江省变量

陈志良(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宁波 315100)

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电子商务的大力普及,作为国务院十大支柱产业的物流业,其发展程度和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理论界普遍认为现代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我国民营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较高、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浙江省,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奠定了发展物流业的良好基础。《浙江省国际物流中心布局规划》、《浙江省交通物流基地布局规划》、《关于加快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规划或政策的颁布,尤其是国家层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的出台,为浙江的产业升级和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作为外贸大省、港口大省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全社会货物运转量等物流增长对浙江省经济增长是如何影响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全社会货物运转量之间是否相互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都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1 文献综述

近年来,已经有较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浙江省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引入部分量化指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方法进行因果关系分析,如刘南等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其存在互动关系[1];李怀政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发现物流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且存在均衡关系[2];孙敬水利用协整分析发现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劳动力投入更为显著[3];与此类似,李绩才、楼前飞也得出GDP与区域物流指标之间的关系[4-5]。另一类是从定性角度论述相互关系,徐茜发现浙江省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与GDP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6];张莹发现物流发展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7]。上述研究成果对引导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有极大的借鉴价值。本文运用ADL模型及格兰杰因果检验,使用1990~2012年浙江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对浙江省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以了解其深层次的关系。

2 研究构思

2.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区域物流按照职能不同,可以分为仓储、配送、运输等七个方面,这也使得选取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呈现百花齐放之势。根据以往的文献研究,鉴于目前物流产业数据统计资料的可获取性,以及浙江省区域物流发展的特殊性,本文采用全社会货物周转量(TCT,单位:亿吨公里)和港口货物吞吐量(PCT,单位:万吨)作为反映社会对物流需求及物流发展规模的指标。经济增长不仅包括增长的速度、区域的不平衡程度,而且包括人民的平均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社会结构等,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研究期选取1990~2012年,数据均来源于《浙江省统计年鉴》。鉴于国家统计的物价指数是分行业、分部门的,物价通常忽略通货膨胀因素,强调信息追本溯源的真实性,关于GDP指标,本文采用不剔除物价因素的方法。

为减少数据的波动性,消除时间序列中异方差现象。本文对数据采用自然对数变换,形式表示为LGDP、LTCT和LPCT,数据的这一变换不影响原序列的协整关系。各变量的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图1中3个变量呈现出变动的频率、步调和方向总体一致的态势,表明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从图2可以看出,其一阶差分显示为平稳序列。

2.2 研究方法。采用Eviews 6.0软件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首先对GDP、PCT、TCT时间序列及其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再估计变量间的回归模型并作协整分析,最后对其相互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阐述浙江省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3 计量经济分析与实证研究

3.1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大多数经济时间序列变量都是非平稳的,对其进行一阶或二阶差分变换后的时间序列较多的表现出平稳性,为避免回归分析出现“伪回归”结果,需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8]。本文采用Augmented Dickey-Fuller(ADF)检验法对各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以确定其单整阶数。如果序列差分d-1次不平稳,d次变成平稳序列,那么此序列为d阶单整序列,记为I(d )[9]。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各变量时间序列的ADF单位根检验

从表1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可知,LGDP、LTCT和LPCT变量都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为不平稳序列,而其一阶差分为平稳序列,表明其为一阶单整序列,记为I(1),符合检验变量之间协整关系的条件。3.2 模型估计及协整分析。表2的三个变量LGDP、LTCT、LPCT之间相关系数均接近于1,可见相关关系较强。

表2 LGDP与LTCT、LPCT的相关关系

进一步对各变量之间的散点图进行分析(见图3),由图3可以看出,GDP、TCT、PCT均呈现较强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估计参数建立回归模型。

为避免直接采用OLS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容易出现变量之间较高的自相关,菲利普斯和罗利坦建议使用滞后变量模型估计长期均衡关系。基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L)[10]估计如下:

图3 GDP、PCT及TCT之间的散点图

模型中,α、β是表示误差项的回归参数,利用OLS回归参数可以计算出常数项K0和长期乘数K1。

长期均衡关系可简化为:

(1)GDP与TCT的关系。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ADL进行回归分析,得到LGDP与LTCT之间的估计方程为:

式中,LGDP(-1)表示LGDP的滞后1期,LGDP(-2)表示LGDP的滞后2期。样本决定系数R2=0.998453,调整后R2=0.99818,该回归方程的可决系数高,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非常好。DW=1.699947,接近2,表明自相关性消除。F=3 657.571,F检验统计量相伴概率Prob(F-statistic)0.000000,表明变量高度线性相关,回归方程显著。可以初步认为该方程是LGDP与LTCT的长期稳定关系。对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得出ADF值为-4.605004,小于1%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3.808546,表明在99%置信水平下不存在单位根,即该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表明LGDP与LTCT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计算常数项K0和长期乘数K1分别为:

长期均衡方程可以写成:

(2)GDP与PCT的关系。同理,得到LGDP与LPCT之间的估计方程为:

样本决定系数R2=0.998639,调整后R2=0.99399,模型拟合效果好。DW=2.119289,接近2,表明自相关性消除。F=4 157.682,F检验统计量相伴概率为零,回归方程显著。LGDP与LPCT存在长期稳定关系,ADF值为-5.384476,小于1%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3.831511,表明GDP与PCT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计算常数项K0和长期乘数K1分别为:

长期均衡方程可简化为:

(3)TCT与PCT的关系。同理,得到LTCT与LPCT之间的估计方程为:

样本决定系数R2=0.995729,调整后R2=0.994975,模型拟合效果好。DW值=2.00402,接近2,表明自相关性消除。F=1 321.06,F检验统计量相伴概率为零,回归方程显著,LTCT与LPCT的长期稳定关系。ADF值为-4.660801,小于1%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3.808546,表明LTCT与LPCT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计算常数项K0和长期乘数K1分别为:

长期均衡方程可以写成:

3.3 模型分析。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关的两个长期协整方程表明,TCT、PCT的增加会引起GDP的增长,反之则不成立。本期GDP会伴随上一期GDP的增长而增长,滞后二期GDP的增长而下降,但下降的幅度较小,影响不大。GDP与TCT、PCT的长期均衡方程在经济意义上可解释为:在长期看来,TCT平均每增长1%,带动浙江省GDP增长0.8672%;PCT每增长1%,则平均带动浙江省GDP增长0.9903%。表明TCT、PCT都能促进GDP的增长,相比而言,PCT促进GDP的增加更明显。

TCT与PCT的长期协整方程在经济意义上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本期TCT会伴随本期PCT、上一期TCT的增长而增长,而随着滞后二期TCT的增长而下降,但下降的幅度较小,影响轻微。长期乘数1.1046大于零,表明了浙江省PCT对TCT的提高作用明显,港口物流在浙江物流业中占据着无与伦比的地位。

3.4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GDP与PCT、TCT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检验。根据贝叶斯信息准则(SIC)确定各变量的滞后阶数为1,对各变量的Granger因果关系作进一步检验。如表3所示。

表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GDP、PCT与TCT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从长期来看,三者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LTCT与LPCT均为引起LGDP增长的Granger成因,而LGDP不是LTCT、LPCT增长的Granger成因。表明浙江省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别是PCT的增长给临港产业带来了更多的业务资源,由此给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对GDP有拉动作用,但GDP的增长难以拉动物流发展水平的提高,这是因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政府的规划息息相关,而浙江省在以现代物流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导致经济增长对物流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够显著。LPCT是引起LTCT增加的Granger成因,而LTCT不是引起LPCT增加的Granger成因,表明PCT会伴随着TCT的增加而增加,这也表明浙江省的港口优势资源对TCT的推动作用明显。

4 结论与建议

基于ADL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的浙江省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浙江省GDP、TCT及PCT三者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TCT和PCT的增加均会引起GDP的增长,反之则不成立。TCT平均每增长1%,带动浙江省GDP增长0.8672%;PCT平均每增长1%,带动浙江省GDP增长0.9903%,相比而言,PCT促进GDP的增长的拉动作用更明显。浙江省PCT是引起TCT增加的Granger成因,反之则不成立。因此,为了促进浙江省国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统筹协调区域物流与GDP之间的关系,提出以下建议:

(1)依托优势,加强大港口建设,增强国际竞争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水陆配套、江海联运的沿海港口体系。使浙江省港航发展综合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利用宁波—舟山港域的区位优势,顺应浙江省外向型经济发达的民营经济活力,充分发挥浙江省沿海深水岸线丰富的资源优势。

(2)因势利导,注重临港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港口吞吐量的发展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布局及重大建设项目的直接影响。浙江省应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产业发展布局,优化投资结构。应引导电机电器、模具塑料、文具皮具等传统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引导其向规模化、集团化和园区化方向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

(3)强化物流的供应链整合优化,提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浙江省要加强物流统筹规划,加快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物流作业水平,促进现代物流产业的整合集聚和优化升级,形成完善的物流咨询、物流技术开发等配套服务体系,提高浙江省现代物流业的整体需求水平和供给总量,从而提升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水平。

[1]刘南,李燕.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7,21(1):151-154.

[2]李怀政.浙江经济增长与物流: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28(6):12-15.

[3]孙敬水,黄蕾.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以浙江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53-59.

[4]李绩才,吴坚.浙江现代物流业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3):6-8.

[5]楼前飞.义乌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2011,367(2):72-74.

[6]徐茜,黄祖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统计与决策,2011,333(6):116-119.

[7]张莹.浙江省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4):38-39.

[8]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9]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0]许晓春.福建省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市场,2011,639(28):12-14.

猜你喜欢

协整浙江省变量
《初心》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