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其实很快乐(一)

2014-05-08李诗雨

学习报·八年级语文人文阅读 2014年17期
关键词:缝里点题山谷

李诗雨

“岩石啊岩石,你为什么要在我身旁安家?”听完这句话,你就知道我是一棵长在岩石缝里的小花。我尽管埋怨这里缺少阳光雨露,只有风雨交加,但为了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一直鼓励自己,一定要努力生长。可当我真正探出头来时,我惊呆了!在一汪水的映照下,我看到了自己扭曲的身体,孤零零的一两片变形的叶子……

天啊!这是我吗?

我那原本明媚的心情立即暗淡下来,再没有心思仔细欣赏周围的景色,把头压得低低的,此时快乐已离我远去。

有一天,太阳暖洋洋地照着泥泞的大地,不知名的鸟儿兴奋地唱着歌儿,一点都感觉不到寒意。一群身着碎花连衣裙的女孩来到了这个山谷,她们在一朵朵艳丽的花前停留数次,我更加自卑了。

这时,出乎我意料地,一个女孩的目光落在我的身上,她招呼其他伙伴:“快看,这儿有一朵长在岩石缝里的小花!”

大家蜂拥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你看,它多娇小,那么青翠的绿,真养眼!”“别看它的身子扭曲着,可是却透出一种别样的美……”“长得瘦瘦的,小小的,其貌不扬,唉,真有点可怜。”“依我看,它比那些牡丹、玫瑰美多了。”听着大家的赞叹,我着实有些受宠若惊,一种甜甜的感觉涌上心头。

这时那个最先发现我的女孩说话了:“它的确很美,我相信它也一定很快乐。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山谷,每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定很快乐……”女孩一脸向往地说。

快乐吗?我周围的一切真这么美吗?

于是我开始怀着好奇的心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一切:阳光照着从冬天的僵硬中渐渐苏醒的山谷,一条孱弱的小溪沿着弯曲的渠道哗哗地流淌着,枝头的鸟儿叽叽喳喳好像在炫耀自己的歌喉。再看看我,虽不似玫瑰、牡丹一般美丽、娇艳,但也有一种清纯的美。我的心里漾出圈圈波纹,我感到一种由衷的快乐,可这些为何我以前从没有感受到呢?

现在我明白了:世上其实并不缺乏快乐,只是我一直都没有发现!只要用心体味,你总能从中悟出快乐的真谛,找到获取快乐的方法,捡到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如今,自卑已荡然无存,我看到了那些本在我身旁却被我忽略的一切。

女孩们早已走远,我也将怀着快乐的心情用心度过每一天。

(本文的开头稍显■唆冗长,不能很好地引出下文,需要稍作修改。)

(此處穿插景物描写,显然是作者有意为之,但在描写上未注意联系上下文,使其前后内容衔接不够连贯。)

(此段描写大家的语言,主要是正面颂扬小花,为后文“我”心态的转变作铺垫。但第三句人物语言,与情境不和谐,可以删掉。)

(景物描写要根据情感抒发的需要去插入,应该和文章内容浑然一体。但此处在用词上和“我”的“欣赏的眼光”相悖,画面不匹配,基调不一致,使得景物描写大打折扣。)

(升华文章主旨理所当然,但此处议论点题不够明确,表达欠缺,甚至有偏离文章之嫌。)

【点评】本文很有新意,以“一棵长在岩石缝里的小花”的口吻行文,前后对比,层次清晰,主题鲜明,然而被定为三类文,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景物描写有瑕疵。在记人写事的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应该经过慎重考虑,要“别有用心”。但文中两处景物描写,要么未注意上下文的联系,使得内容上前后不衔接,要么与感情基调不符,使得情景不够交融。

二、叙述表达欠协调。突出表现在文中开头不能简洁入题,语言过于粗糙;文中人物语言描写个别突兀,出现割离现象;篇末表达不够准确,和题旨不匹配。

三、文中点题不到位。考场作文务必注意时刻点题,此文作者似乎不够注意,尤其是文末议论部分,由于表达不够准确,不能够很好地深化文章中心,收束全文。

猜你喜欢

缝里点题山谷
马钻缝里
山谷里的居民
春天
睡吧,山谷
咬定青山不放松——谈高中议论文点题策略
中考作文点题技巧“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