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克服“语塞”

2014-05-08刘赵阳

政工学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下功夫作风素质

☉刘赵阳

栏目编辑:倪红燕

如何克服“语塞”

☉刘赵阳

某位领导下基层,问了老乡“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几个简单问题后,便不知该如何继续交谈下去。对此等“语塞”干部,习主席在浙江工作期间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析:“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

当前,如何让“语塞”干部尽快转变,通过语言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发力点。

用真心,在“接地气”上下功夫。“语塞”干部之所以存在,与其本人对待群众和本职工作的不负责任有着密切关系,他们往往事先不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对谈话对象的情况不了解,对具体数据不掌握,缘于担心讲出“风马牛不相及”的话,从而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窘境,于是便心一横:与其让人笑话,不如干脆闭口不言,来掩盖可能因自己工作不扎实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有胆大敢言者,但往往张口闭口就是“大概、或许、可能是”等词汇,自认为这样肯定不会出错,即便有不准确之处也可以以“虚”带过,令听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以然,还不得不违心附和。“接地气”才能聚人气,没有调查也就没有发言权。领导干部要迈开脚步,真正深入基层、扑下身子去“接地气”,把心融入基层,与基层官兵打成一片,通过倾听基层官兵的真心话、牢骚话,仔细品味大家的言行举止,把最真实的情况摸准摸透,这样说起话来才会有理有据,才能一语中的、一针见血,也就更容易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把群众路线走好,把党的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好。

动真格,在“正作风”上下功夫。网上曾广泛流传一组照片:阳光暴晒下学生们正襟危坐,认真聆听处于阴凉下的领导高谈阔论;雨中观看节目或是视察的领导们身后都有一个淋雨撑伞的“保姆”。不得不承认我们身边仍然有“官老爷”存在,他们喜欢高高在上,平时坐在空调房听汇报、看材料,现实中一副“众人皆浊而我独清”的模样,拒群众于千里之外。即便不得已到群众中去,也每每都是敷衍了事,或是指指点点,官腔十足,听不进百姓言,讲不出百姓话。话风体现作风,领导干部要善于转换角色,多站在群众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多用群众的语言“说长道短”,只有这样,才能讲出更多耐听的话,才能达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不停地进行自我剖析,努力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要常用群众的眼光进行比照,查找自身缺陷,刀口向内,及时剜除自身的顽疾痼疴。没有谁喜欢听假话、被“忽悠”,大家都喜欢听实话、掌实情,领导干部更要从自身做起,旗帜鲜明地反对“假大空”,决不能到了揭短亮丑的关键时刻就“语焉不详”,躲躲闪闪,更有甚者大言不惭,粉饰太平,睁着眼睛说瞎话,讲起来无敌,做起来无力,自然是坏了规矩,乱了作风,差了形象,得不偿失。

练真功,在“强素质”上下功夫。不少干部动辄以业务工作忙为由,不读书不看报,忽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浅尝辄止,浮在表面,理解不深入、不细致,更谈不上与实际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他们不善于接受新事物,不愿意思考和归纳,缺失基本的理论涵养,能力素质跟不上,讲出来的话不是陈词滥调就是空洞无物,让听者味同嚼蜡、哈欠连天,正好与毛主席那句“臭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对上号入了座。俗语讲,“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平时不好好练习“说功”,关键时刻肯定会“悄无声息”,如果硬撑轻则错漏频出,更有甚者因为一句话毁了自己的形象和名声,也影响到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后果不可谓不严重。说话是表达个人思想的最直接方式,自身能力素质提升了,反映到讲话上也必然会提高一个层次。要想掌握会讲、讲好的本领,就必须把功夫下在平时,多修炼学习之功、思考之功、实践之功,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功夫下足了,话自然也就容易说在点子上,就能说好、说新,说到群众心坎上,说出实在管用的话。

【作者系71375部队某营副营长】

·学海泛舟·

栏目编辑:倪红燕

猜你喜欢

下功夫作风素质
南川:“特”字上下功夫 “同”字上做文章
党史学习教育要在“悟”和“行”上下功夫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
在办好代表建议上下功夫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