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强度比赛下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心理技能提升机制的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男子篮球运动员为例

2014-05-08周殿学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东北师范大学篮球运动员

朱 焱,周殿学,孟 宇

(1.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2.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吉林 长春 130000)

高强度比赛下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心理技能提升机制的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男子篮球运动员为例

朱 焱1,周殿学1,孟 宇2

(1.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2.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吉林 长春 130000)

以22名东北师范大学男子篮球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施加运动心理技能量表(PSIS)对参加高强度比赛前后的22名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技能指标进行调查分析,探求其运动心理技能提升机制。结果显示:高强度比赛对提高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的心理技能有明显的作用。特别是在自身焦虑控制、集中注意力、自信心等心理技能方面,赛后要明显高于赛前,训练年限多的运动员要明显高于训练年限少的运动员,经常首发的运动员要明显高于不经常首发的运动员。本研究意在探求高强度比赛对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心理技能的影响,探求提高运动心理技能的有效方式,从而在今后的比赛和训练中更好地促进运动员心理技能的提升。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技能

运动心理技能(Sports Psychological Skills)是运动员在竞技情境中所必需具备的一种心智能力,其能够影响运动员在竞技运动中的表现[1]。高强度篮球比赛的是指在正常比赛时间内,比赛总得分在140~180分之间,比赛时间超过120 min,双方的比分差距不超过10分,且比赛过程中双方比分交替上升,犯规总次数在25~30次之间。从当今大学生篮球竞技比赛中看,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不仅需要篮球运动员有超强的生理运动技能水平和科学合理的技战术体系,同时优秀的运动心理技能更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有资料显示:在大学生篮球比赛过程中,心理技能的对抗要明显高于生理技能的对抗。对于比赛临场的适应,良好的心理技能更是优秀的生理技能发挥的保障。有研究表明: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比一般的篮球运动员更能够表现出优秀的心理技能[2]。Greenspan和Fetz在一项综述研究中发现:心理技能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成绩[3]。运动心理技能是运动成绩发挥的有效保障,同时还能够激发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自信心,所以心理技能的训练是大学生篮球运动训练中的重要内容。优秀的篮球技术通过科学的刻苦训练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心理技能提升的训练手段目前在大学生篮球训练中却难以界定,也十分缺乏。笔者通过对东北师范大学男子篮球队的观察研究发现,参加过多次CUBS、CUBA和世界大赛的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技能的提高要明显高于其篮球运动技术的提高,参加过CUBS总决赛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技术的发挥要明显高于参加大赛之前的情况。基于此种观点,笔者试图通过对大学生运动心理特点的分析,探索高强度比赛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心理技能是否具有提高的作用,意在为今后中国大学生优秀篮球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东北师范大学22名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在高强度比赛下心理技能提升机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收集文献资料,查阅了与本研究有关的运动心理技能等方面的学术专著多部以及多篇相关学术论文,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了Mahoney等人(Mahoney, Gebriel Perins,1987)修订编撰的运动心理技能量表(PSIS)[4],该量表表明优秀的大学生运动员和有潜质的运动员与普通的大学生运动员在焦虑控制、集中注意力、自信心、心理准备和比赛动机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该表作为仅有的运动心理技能评价工具,针对运动员的心理技能特点设置了45道题目以及6个分量表:1)焦虑控制;2)集中注意力;3)自信心;4)心理准备;5)比赛动机;6)团队重要性。采用5点计分法,6个分量表可对不同水平的运动员进行区分,并且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和信度。调查对象选取了多次参加CUBA、CUBS大学生联赛和俄罗斯喀山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高强度比赛的22名东北师范大学男子篮球运动员,平均年龄为23岁,运动年限为8年,共计发放问卷44份,回收有效问卷44份,回收率100%。

1.2.3 数理统计法

1)采用Excel2003、spss17.0数理统计软件,对发放回收的运动心理技能量表(PSIS)各项数据结果进行整理并运用独立样本t进行检验,证明不同运动员之间在运动心理技能因素方面存在差异,检验参加过大赛后的篮球运动员和没有参加大赛的篮球运动员之间运动心理技能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并研究其差异的所在。

2)采用Excel2003、spss17.0计算机统计软件,对发放回收的运动心理技能量表(PSIS)各项数据结果进行整理并运用多重检验分析方法对不同年龄、不同训练年限、不同场上位置的运动员在心理技能上的差异进行探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北师范大学男子篮球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22名男子篮球运动员基本情况 (见表1)。

2.2 东北师范大学男子篮球运动员心理技能因素的平均数、标准差分析 迈哈尼(Mahoney)将运动心理技能分为6个方面:焦虑控制、集中注意力、自信心、心理准备、比赛动机、团队重要性。焦虑控制表示运动员参赛的紧张程度和心理状态;集中注意力表示运动员在赛中的注意力分配情况;自信心表示运动员对自己运动能力的信任程度;心理准备表示运动员赛前对比赛的心理认识程度;比赛动机表明运动员参赛和训练的欲望;团队重要性表明运动员对其他队员和教练的心理依赖程度[5]。从对东北师范大学男子篮球队心理技能因素的平均数、标准差分析(见表2)中发现,运动心理技能得分最高的是焦虑控制(M=34.59),接下来依次是自信心(M=31.32)、团队重要性(M=27.73)、比赛动机(M=27.36)。

2.3 不同年龄、不同训练年限、不同位置男子篮球运动员心理技能对比分析 通过多重比较检验分析(见表3)可知:训练年限不同的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在运动心理技能各方面如焦虑控制(AX)、集中注意力(CC)、自信心(CF)、比赛动机(MV)、团队重要性(TM)等因素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说明以上5种因素明显受训练年限的多少影响,其表现为训练年限越长的运动员得分越高。随着训练年限的增长,参加比赛次数的增加,运动心理技能在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的增多,使运动员对比赛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增强、比赛经验增加。因此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心理技能因素要明显高于训练年限短的运动员。此外,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不同年龄和不同的场上位置的运动心理技能各因素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的年龄大小和场上的不同位置不是影响运动心理技能的直接因素。

表1 东北师范大学男子篮球运动员基本情况一览

表2 东北师范大学男子篮球运动员心理技能因素的平均数、标准差分析

2.4 比赛前和比赛后的心理技能对比分析 通过对东北师范大学大学生男子篮球队22名运动员为期1a的运动心理技术能的观测分析(见表4)发现,经历了15届和16届CUBA大学生篮球比赛16场、2013赛季CUBS全国大学生超级联赛32场、俄罗斯喀山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篮球比赛8场、环太平洋世界大学生男子篮球邀请赛(韩国站)8场比赛后,所有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心理指标均较比赛前有很明显的提高。通过对22名运动员的PSIS运动心理技能量表的测试指标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被测试的6项心理技能因素指标中,焦虑控制和心理准备的因素指标与赛前有显著性差异(P <0.01),说明通过一系列的高强度比赛,在与对手同场竞技过程中,大学生运动员在比赛焦虑控制和比赛心理准备等运动心理技能因素方面有明显的提升,这也是东北师范大学代表队在CUBS全国总决赛中战胜广东工业大学代表队,获得全国总冠军及在韩国邀请赛中战胜老对手澳大利亚、日本大学生男子篮球队的重要原因。同时集中注意力、比赛动机、自信心等3项心理因素指标与赛前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比赛中,队员对比赛的注意力是排除外界干扰、专注比赛的重要竞技状态,同时也是减少比赛失误、充分发挥生理运动技能的重要前提。在比赛动机和比赛自信心方面较赛前更是有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在对比赛的自信心上,较比赛之前提高了9.630分,这也是整个运动心理技能指标因素中提高最为明显的一项。比赛队员的自信心是在比赛中战胜对手、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自信心的提高不仅能够促进队员消除比赛焦虑、增强比赛心理准备,也更能增强运动员赢得比赛的动机,而比赛取胜动机的提高,亦能更好地促进运动员的求胜欲望,从而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这也是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战胜对手的关键因素。在团队重要性方面较比赛前提高了2.75分,队员的团队重要性是1支球队能否统一战术思想、打整体篮球的关键因素。团队重要性因素平均得分30.5分,这更能体现东北师范大学男子篮球队能将团队篮球的作战思想很好地贯彻给每1名队员。良好的心理技能是良好的生理技能和竞技能力的基础,良好的心理技能因素能够更好地促进生理技能的发挥。通过比赛前后一系列的心理技能因素对比,证明了高强度比赛是提高大学生运动员心理技能的关键因素。

2.5 比赛中不同上场顺序运动员心理技能因素分析 通过对比赛中不同上场顺序的运动员心理技能因素的雷达分析(见图1)发现,经常首发的运动员在PSIS(心理测试问卷)各因素的得分上要明显高于其他运动员,偶尔首发的运动员要高于从不首发的运动员。从运动技能的提高的整体角度分析看,首发的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上场的时间要明显高于其他运动员的比赛时间,通过比赛中和对手的心理和生理技能的竞技,更好地促进其心理技能实践能力的提高。从心理技能各因素的角度分析发现,在自信心和比赛焦虑控制因素上,首发的队员要明显高于不经常首发的运动员,这也说明首发运动员和非首发运动员的主要区别是对比赛焦虑和比赛自信心的不同,针对这种情况,在今后的比赛和训练中,教练员应加强队员的比赛焦虑控制和提升自信心的训练,有侧重地加强不首发运动员的焦虑控制和比赛自信心,从而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技能,缩小首发和非首发队员之间的差距,进而有效地增强整支球队的实力。

表3 不同年龄、不同训练年限、不同场上位置男子篮球运动员心理技能对比分析

表4 东北师范大学男子篮球运动员参加比赛前后运动心理技能对比分析

图1 比赛中不同上场顺序运动员心理技能因素雷达分析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不同年龄、不同训练年限、不同上场顺序的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在运动心理技能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表现为:年龄越大、训练年限越长,运动心理技能因素越强;高强度比赛后的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心理技能指标均高于赛前运动心理技能指标,特别是在比赛焦虑和比赛准备因素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这说明高强度比赛是促进大学生运动员运动心理技能提升的直接因素;经常首发的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技能因素要明显高于不首发的运动员,其明显的差异在于自信心和比赛焦虑等因素的控制上。

3.2 建议 在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很多教练员及教师只注重运动员生理技能和战术意识的培养,在运动心理技能上缺少有效的训练手段,在今后对大学生运动员的培养中,应尽可能多地通过大强度的比赛,让运动员参与到比赛中来,从而通过比赛实践增强自己的运动心理技能及生理技能,特别要加强对年龄较小的运动员的心理指导,通过为其提供更多的比赛机会来锻炼和提高其运动心理技能;在比赛和训练的过程中,应加强非首发运动员对比赛焦虑的控制和增强其自信心方面的训练,有意识地提高非首发运动员与首发运动员之间在自信心和比赛焦虑因素上的差距,从而提高球队的整体实力。

[1]何颖,王祥权,陆秋云.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运动心理技能和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以四川队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2):54-59.

[2]CoxRH,Liu,Z,&Qiu,Y.Psychological Psychological sofe liteathletes:ways ofcoping.[J]lntemationalJournalofPsycholo gy,1996,27 (6):123-132.

[3]GreenspanM&FeltzDF.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with athletes incompetitive situations:Areview.[J]The Sportes Psychologist,1989(3):219-236.

[4]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183-186.

[5]龚晶晶. 优秀游泳运动员特质焦虑对运动心理疲劳的影响:运动心理技能的调节效应[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6]胡望洋. 运动员心理技能与流畅经验的关系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3):365-367.

[7]朱风书,朱红军,颜军. 对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107-109.

[8]何耀慧,汪晓赞. 对我国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研究现状的思考[J]. 体育科研,2009,30(5):53-56.

[9]梁攀攀. 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量表的编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10]A.F.B☒lter,A.Rosenthal,S.Wolff et al..Psychische Faktoren bei Magenbandimplantation[J].Der Nervenarzt, 2010, 81(5) :38-42.

[11]李群力.CUBA运动员运动心理技能研究[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3):127-129.

[12]邱芬,姚家新.现代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研究现状及未来走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2):44-48.

[13]冯建立.我国竞技排球运动心理研究进展[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14]邱卓英,邱宜均,贝恩勃,等.中国优秀运动员6项心理技能研究[J].心理学报,1993(1):70-76.

[15]郑磊,李东明.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对抗能力与心理因素的相关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2):110-112.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Skill Promotion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Male Basketball Player in High-intensity Competition—Taking Male Basketball Players i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as Examples

ZHU Yan1, ZHOU Dian-xue1, MENG Yu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Jilin China; 2. High School Attached to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00, Jilin China)

Taking 22 male basketball players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as investigation objects, adopt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and analyses sports psychological skill of 22 players before and after competition via Psychological Skill Inventory for Sports (PSIS), so as to research on promotion mechanism. Result shows that high-intensity competition plays obvious role in improving psychological skill of university basketball player. Especially in self-anxiety control, concentration and self-confidence, post competition is better than before competition, well trained is better than less trained, starting line-up is better than substitut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inf l uence of high-intensity competition to promotion of psychological skill of university male basketball player, search for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psychological skill in future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university student; basketball player; psychological skill

G804.49

A

1004-7662(2014 )12-0083-05

2014-11-01

朱焱,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篮球教学训练原理与方法。通信作者:周殿学。

猜你喜欢

东北师范大学篮球运动员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快乐篮球进山乡
Charlotte’s Web: A Fantasy Pig,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Death
A Feminist Analysis of Aunt Georgiana in A Wagner Matinee
Addressing Forms of Gender in Andersen's Five Fairy Tales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