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磁波测向教学实验设计

2014-05-02杨德强王志敏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零值信号源电磁波

陈 波,杨德强,潘 锦,王志敏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电磁场与波课程教学中,天线的方向图是重要参数之一[1],天线教学在有些专业甚至列为单独的课程[2]。然而,可以准确测量天线参数的测试系统十分昂贵,一些高校开发了仿真和虚拟实验的方法[3-9],也有一些学校开发出各类针对学生的简易实验测试系统[10-13]。这些实验对学生而言,可以理解方向图的测量方法,但难以直观理解参数的实际用途。本实验设计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可以自制测向天线,并利用天线方向图进行测向,查找和跟踪目标信号源的位置。该实验的开展,使学生实验兴趣浓厚,参加实验的积极性很高,对天线参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得到很大提高。

1 实验系统原理与设计

天线跟踪测向,类似于捉迷藏游戏,利用天线的方向性,寻找能发射无线电波的小型信号源(即发射机),在民用和军事上中都有大量应用。本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在校园内树林、草地等自然环境中,事先隐藏好数个信号源,定时发出规定的信号。实验者手持场强仪和测向天线,在规定时间内,测出隐蔽信号源的所在方位,采用徒步方式,迅速、准确地寻找出这些信号源。

1.1 天线测向原理

利用天线方向图测定发射电台所在的方向,可以分为最大值测向和零值点测向2种方法。最大值测向可以利用具有单向方向图的天线,当测向天线最大值方向对准目标时,场强仪读数最大,从而判断出目标的方向,接近目标时,场强仪读数进一步增大,从而判断出目标的远近。

零值点测向利用如图1所示的8字形方向图,其中零值位置角度分辨率最高,有利于精确判断信号来波方向,缺点是目标可能来自相差180°的2个方向。但可以利用2个相距足够远的测向点,2次确定发射电台的方向。2个测向点到目标之间可以确定2条直线,它们的交点则是信号源位置。

图1 零值点测向原理

实际的测向行进路线一般按照道路的走向前进,如图2所示,中途停顿进行信号源方向判断,可以同时记录多个信号源的方向,并在地图上标识,到达第2个停顿点时,再次记录这些信号源的方向,通过交叉定位,获得信号源大致位置,然后迅速到达该区域寻找。当到达信号源附近后,信号来波角度的判断精度已不重要,零值点测向的效率变得十分低下,此时应更换天线,采用最大值测向,大致判断目标方位,并结合观察场强测试仪的读数是否增强,从而判断是否接近目标,以加快搜索进度。

图2 中途测向方法示意图

1.2 实验系统设计

实验系统由天线跟踪测向装置和目标信号源组成。

天线跟踪测向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主要由场强测试仪、天线支撑杆和测向天线构成,测向天线通过硬同轴电缆安装于天线支撑杆顶部,经一根1.5m长的软同轴电缆连接到场强测试仪。天线支撑杆底部为锁紧接头,防止运动时电缆摆动影响测试准确性。支撑杆下部突起设计为手握部位,方便手握和转动方向。硬同轴电缆长度为10cm,分为直线型和直角型2种,分别用于架设对称天线和单方向性天线,可供实验教师根据情况灵活设计实验方案。

图3 跟踪测向实验装置示意图

自制的目标信号源如图4所示,该信号源采用内部自带的充电电池供电,持续发射时间可以超过4h,足够一次学生实验使用。信号源一体化程度高,外观无指示灯和鲜艳色彩,表面通常为黑色或深绿色,便于隐蔽,内部采用单片机控制的锁相环,可以设置发射频点、功率和发射周期等参数。为了方便学生实验中进行天线设计和制作,信号源设计的工作频率为915 MHz~925MHz可调。在此频段,天线尺寸较为适中,金属材料取材容易且便于制作。

图4 自制信号源

2 电磁波测向实验方案设计

选择校园内适合开展电磁波测向实验的安全区域,实验教师事先制作该区域的简易地图,提供给学生使用。实验前1h左右,在规定区域内放置4~5个目标信号源,设置为不同的发射频率,每个信号源都有一个确定的编号,并记录它们的藏匿位置和发射频率等参数。目标信号源可以隐藏于树枝和草丛中,并做好伪装工作,信号源附近放置一个与目标信号源编号相同的印章,供学生找到后在实验表格上留证。

学生根据所学的天线知识,设计合适的测向天线,并使用铜丝等材料在实验室完成天线制作。测向天线一般应包括单向和双向2种。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图3所示,将制作完成的测向天线安装于天线支撑杆顶部,并连接好与场强仪之间的高频电缆;

(2)根据指导教师给出的藏匿信号源频率,选择其中一个,设置好场强仪的频率范围和幅度范围;

(3)利用实验室的微波信号源,确定天线测向装置可以正常接收信号,信号强度随测向天线的对准方向变化趋势符合设计要求;

(4)熟悉实验用简易地图,迅速到达指定地点开始测向,先利用零值点测向,初步判断信号源方位,接近目标后,再使用最大值测向,直到发现第一个信号源后,在地图上标出藏匿位置,并用印章在地图上盖章;

(5)将场强仪更换为另一个信号源工作频率,重复第4步,直到找完所有信号源为止;

(6)根据测向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查找目标的经验,分析其中的规律,总结出使用时间最短的寻找信号源的步骤和方法。

3 结束语

利用天线方向图的原理设计的电磁波测向实验,可以在校园内的室外树林开阔场地进行,也可以在教学楼内开展,实验方法简便易行,实验的竞争性和趣味性较强。学生通过亲手制作测向天线,了解天线的方向图特性,完成实际的测向跟踪工程应用,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天线理论十分有益。本实验方法适合通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学生学习电磁场与波、微波技术与天线等课程开展实验教学。

[1]谢处方,饶克谨.电磁场与电磁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张兰,李晓蓉,龚子平,等.电波传播与天线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176-181.

[3]赵林,柳超,朱婷婷.SuperNEC仿真计算技术在天线教学实验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97-99.

[4]姜志森,翟龙军,张树森.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实验教学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6):85-88.

[5]房少军,李洪彬,段晓燕,等.天线实验教学仿真系统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50-52.

[6]汪涛,毛剑波,刘士兴,等.天线仿真实验的设计与教学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89-93.

[7]任玲玲,宋宜纯.交互式虚拟天线实验课件的研究[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20-26.

[8]韩芝侠,魏辽博,韩宏博,等.仿真虚拟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2):63-65.

[9]吕秀丽,牟海维,李贤丽.Matlab在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教学中之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110-112.

[10]蒋云晨,袁立和.计算机辅助电磁波实验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9,16(1):4-6.

[11]杨德强,潘锦,陈波.电磁波教学创新实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253-255.

[12]陈波,王志敏,杨峰.电磁场与波课程中天线教学创新实验设计[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2):19-21.

[13]谢泽明,赖声礼,龙智文.智能天线实验平台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04,30(3):39-42.

猜你喜欢

零值信号源电磁波
聚焦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
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考点解读
一种时间比对设备零值的校准方法
Excel巧设置 拒绝零显示
聚焦4K视频播放展望未来信号源发展
低噪声键控宽频信号源设计与实现
发射机信号源的自动处理和控制系统
基于DDS的PCM数字信号源设计与实现
500kV绝缘子串含零值绝缘子时的电晕放电分析
110 kV零值瓷绝缘子电场仿真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