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猎奇到真知要走多久
——海洋类纪录片小史

2014-05-02撰文思源

海洋世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雅克纪录片海洋

撰文/思源

从猎奇到真知要走多久
——海洋类纪录片小史

撰文/思源

抱成团如旋风般在海洋中翻滚的金枪鱼群

图1: 吕克·贝松拍摄的海洋纪录片《亚特兰蒂斯》

图2: 拍摄于1956年的《寂静的世界》使得风光类海洋纪录片迎来其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图3: 在拍摄完《泰坦尼克号》之后,詹姆斯·卡梅隆借助先进的装备拍摄了部名为《深海异形》的纪录片

图4: 为了拍摄《海洋》,多年来导演雅克·贝汉耗费心血,投资5000万欧元,动用12个摄制组、最顶级的水下摄影装备、70艘船,以及在全世界50个拍摄点进行蹲点拍摄

图5: 为了拍摄《海洋》,多年来导演雅克·贝汉耗费心血,投资5000万欧元,动用12个摄制组、最顶级的水下摄影装备、70艘船,以及在全世界50个拍摄点进行蹲点拍摄

图6: 《海洋》中成群结队的水母,令人惊奇而壮观

一直以来,神秘的海洋都是人们执著探究的对象。以纪录片形式呈现的海洋世界的真实面貌是目前人们了解海洋的最好形式之一。史上最卖座也是最烧钱的海洋类生态纪录片当属法国纪录片《海洋》。为了拍摄《海洋》,多年来导演雅克·贝汉耗费心血,投资5000万欧元,动用12个摄制组、最顶级的水下摄影装备、70艘船以及在全世界50个拍摄点进行蹲点拍摄。这是一次全方位的海洋景观的呈现:装备了静音设备的微型直升摄影机,足以保证近距离而又安全地拍摄鲸的活动;而“迪狄斯系统”则能够在风浪起伏的大海里,从容稳定地拍摄游动的海豚;“半潜水半陆地”的摄影机则借助特殊引擎,为观众提供水下水上的独有画面;另外,如“鱼竿摇臂式摄影机”、“飞鸟”、“乔纳斯”等先进设备也轮番登场,各显神通。

电影《海洋》海报

借助这些先进的海底摄像设备,影片不厌其烦地记录和跟拍,甚至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动物表情,使得最终我们得以在《海洋》中见识浩瀚的大海,领略它的壮丽和雄奇,并在这个别开生面的旅程中,与那些千奇百怪的动物们近距离接触。在这个奇幻的世界里,有成群结队的水母,令人惊奇而壮观;抱成团如旋风般在海洋中翻滚的金枪鱼群,以及穿梭其间如利剑般插入水中的猛鹱;在惬意捕食的巨型乌贼、毯子章鱼;如机械部队般壮观的蜘蛛蟹群;还有风浪中游弋的神秘动物海鬣蜥;憨态可掬的小海狮;在冰川之间游水嬉戏的威德尔海豹;浅海中绚丽的珊瑚;深海处神秘的生物……令人叹为观止。

在雅克·贝汉之前,许多人也为探索和呈现海底世界的视觉盛宴做出了巨大而卓有成效的努力。那时的设备简陋,拍摄环境艰苦,对海洋的未知令每一个镜头的拍摄都充满风险。在“水下摄影术”发展的早期,人们拍回的都是带有猎奇性质的影像;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影像一点点地被归类、专门化、科普化,被有目的地制作成了专门的纪录片——当然,在这些发展过程中,对于海洋之美的表达,一直是纪录片导演和摄影们最大的诉求。

现在,人们把海洋类纪录片大致分为三类:风光片、科普片以及事件类或专门类。所谓“事件类”及“专门类”,是指导演以某个问题、物种、契机或者是角度进入叙述;或讲述一个环境事件,譬如漏油、屠杀海豚;或讲述深海生态环境;或表达自己对海洋的热爱;或讲述一个专门的物种的生活等。

海洋类纪录片的历史并不悠久,尤其是那些拍摄于水下的绝美影像,非得等到水肺潜水和摄影器材极度成熟之后才能见到。因为潜水运动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而在水下拍摄影像则使这些危险加倍。所以,愿意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或专业的培训机构并不多。世界上最早的水下摄影摄像的培训学校——圣地亚哥水下摄影学院成立于1961年,从这个创办年份来看,最起码要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水下摄影才能有计划、有组织地蓬勃发展,而在这之前,很多这方面的纪录片大多数都是由一些发烧友级别的探险家和潜水界的先驱者独自完成的——他们在影片中兼任了摄影、潜水师和导演的角色。

世界上第一幅水下照片诞生在1856年,当时一位叫做威廉姆·汤姆森的摄影师在一截管子的一端装了一台包装起来的照相机,放到水下,拍摄了一张照片。1914年,约翰·恩斯特·威廉姆斯拍摄了有史以来第一段水下的影像资料——当然,这很难被称之为电影。威廉姆斯也只是简单地把自己装在了一个铁皮罐子里,在浅海附近拍摄了一段了无新意的影像资料。正是这些早期的“观察”或者说“投视”的实践活动,才造就了后来的水下纪录片摄制的勃兴。

下图:《水下漫步》是人类拍摄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水下纪录片”

右图:汉斯.哈斯与他第二任妻子在拍摄中

右图:世界上第一幅水下照片诞生在1856年,当时一位叫做威廉姆·汤姆森的摄影师在一截管子的一端装了一台包装起来的照相机,放到水下,拍摄了一张照片

1939年,奥地利人汉斯·哈斯利用先进的潜水装备和一个密封的摄像机在水下拍摄了一部名为《水下漫步》的黑白影片。这部影片只有16分钟长,但却是人类拍摄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水下纪录片”,而且它还在电影院进行了放映——当然是加在正规的剧情片之前放映的“加餐”。1943年,法国人雅克-伊夫·古斯多和同僚埃米尔·加尼昂一起发明的水肺潜水。在有了水肺潜水之后,人类可以更加自由地在水下活动,加上摄影技术的发展,水下纪录片开始了正规的、大规模的制作。1954年,意大利电影《第六大陆》公映,这是一部记录埃塞俄比亚近海海底世界的影片。导演福尔克·奎里奇把摄影机置于水底,记录了沿岸的生态系统,并且猎奇地拍摄了鲨鱼的捕食过程。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全彩的水下记录长片,它让人类见识到了海底世界的魅力。从这部电影之后,众多探险家、科学家和真正的导演都拿起了摄影机,开始“向海底冲击”。

左上下图:雅克·伊夫·古斯多凭借《寂静的世界》蜚声影坛,他也成为了整个20世纪50至70年代水下纪录片界的风云人物。后来的人们不断纪念与怀念他

两年之后,风光类的海洋纪录片迎来其发展的第一次高潮。1956年,科学家、导演兼潜水先驱雅克-伊夫·古斯多和路易·马勒合作拍摄了一部名为《寂静的世界》的影片,他在这部电影中使用了经过改良的水下摄影机,详细记录了他和一批专业人员在地中海、红海、波斯湾、印度洋等海域的科考过程。五光十色的海底世界震慑住了世人和戛纳的评委,以至于他们在欧洲艺术电影热浪最高的50年代里把金棕榈给了这部没有情节、没有主题的纪录片。雅克-伊夫·古斯多凭借着这部纪录片蜚声影坛,他也成为了整个20世纪50至70年代,水下纪录片界的风云人物。

雅克-伊夫·古斯多是个科学家,本身从事的是科学研究,拍摄电影不过是“发烧友”的行为。所以,在这些电影里,他对海底内容和一些鱼类行为和生物特性的生态学展示超过了其他猎奇类的纪录片,这是水下纪录片发展美学上的一大进步。可是,由于制作理念的限制,他始终未能拍摄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学纪录片”,这成了他一个不小的遗憾。不过,他的影片让很多电影人看到了从唯美的角度展示海底世界的可能,并间接地催生了另外两位法国人,雅克·贝汉和吕克·贝松,走上拍摄纪录片的道路。

在拍完《碧海蓝天》之后,吕克·贝松的海洋情怀显然还没有得到全然释放,于是他拍摄了纪录片《亚特兰蒂斯》。这部纪录片有着强烈的形式美和唯美主义倾向,没有解说词,没有主角,也没有线索,有的只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和到位、准确的音乐。很多人诟病这种纪录片“没有意思”,因为简简单单的形式美没有办法满足一些人在求知欲上的需要。如果你不是海洋专业毕业或者是动物发烧友,那么,你就很难沉浸在唯美却没有主题的画面中无法自拔,根本不知道那些动物姓甚名谁,也不知道这些镜头有多么难以捕获。这也许是风光类海洋纪录片的通病:它们在艺术价值上难以评价,因为单纯地展示风光、自然、生物很难让人产生某种情感共鸣。但是这种强烈的“形式美”的刺激却又牢牢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以至于展示海洋生态在另一层面上演变成了对美的追求,而“美”本身又是追求不尽的。

关于科普类的海洋纪录片大家也并不陌生,从《动物世界》到《人与自然》、《自然探秘》,这些伴随着我们成长的节目就是群众基础最为广泛的科普类纪录片,而其中关于海洋的部分都是我们记忆深刻的。很多科普类的海洋纪录片大多是电视台拍摄并被制作成40分钟到1小时1集的形式,并放在电视台里播放。由于拍摄这样的“电视剧集”耗资巨大,需要动用大量的摄制人员、装备和科学家,而且制作周期往往长达数年之久,所以有能力拍摄这种纪录片的电视台寥寥无几,而能将其拍摄完整乃至完美的,更是凤毛麟角了。放眼全世界,著名的科普性生态学纪录片的制作商也只有三家: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和美国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 Geographic)。

这三家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虽然交集和重复很多,但在选题和拍摄风格方面还是各有侧重的。英国广播公司在大卫·爱登堡的带领下制作了很多全景式展示生态系统的科普片,比如著名的《蓝色星球》和史上最昂贵的纪录片《地球脉动》。这体现的是英国人的严谨与全面,而且大卫·爱登堡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在为英国广播公司服务,现在已经是生态学纪录片领域的巨擘,而且还是一个获得公认的“博物学家”。他撰写了很多纪录片的解说词,稍加整理,几乎可以当作生物学的入门趣味性教材来使用。

英国广播公司(BBC)出品的《蓝色星球》

美国探索频道则擅长从专题入手,旗下的《鲨鱼》系列为人们所熟知

美国探索频道则擅长从专题入手,集中力量拍摄专门类型的纪录片,比如该公司著名的《鲨鱼》系列、《海洋旅程》系列等。美国探索频道对很多生物学细节的展示与解读显示出了该公司的专业水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是一家讲究唯美的公司,其旗下杂志在创办之初,就确立了“以唯美角度展示一切事物”的宗旨——他们的纪录片中的唯美并不是单纯的影像上的形式美,而是对节目主持人——往往是动物学家或者是探险家——的勇气的表现与展示。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唯美,是一种对英雄主义的向往。不过,这些真正的学者并不是受邀来制作纪录片的,他们前往世界各地寻找鱼类往往都是为了采集血液样本、摸底数量、考察生态的,帮助电视台拍摄纪录片常常都是研究课题之外“顺带而为之”的内容。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美国探索频道一样,极擅长制作专题性的纪录片,尤其是旗下的《自然》系列,已经成为了国内很多大学生物学专业最好的课外自学资料。

最后,要聊一聊“专门类”或“事件类”的海洋纪录片。这些专门类的海洋纪录片,很多都可以归结到科普类中去,唯一的不同是,这些纪录片是为了电影院放映而拍摄的。这些影片虽然没有以上三家电视台制作的那些系列片专业,在唯美程度上也不及风光纪录片,但是它们的长处就在于良好地结合了这二者的优点:既有旖旎的风光,也有不俗的专业知识。虽然这些影片大多只有40~60分钟,但这对于讲述一个小问题、表达一个小观点、展示一段小风景,还是足够了。

在拍摄完《泰坦尼克号》之后,詹姆斯·卡梅隆借助先进的装备拍摄过一部名为《深海异形》的纪录片。这部2005年拍摄的纪录片建立在2年前的那部重返“泰坦尼克”号残骸的《深渊幽灵》的基础之上。在这部电影里,卡梅隆猎奇般地展示了深海和水底火山口附近的特殊生态系统。这里的水体理化环境特殊,能在这里生存的动物有着极为特殊的结构和与众不同的形态。人类极少能潜入如此深度的海底,所以这种另一层面上的“风光纪录片”在新世纪里重新回归了我们的视野。

还有一类海洋生态学纪录片难以被归类,人们姑且将其称之为“事件类”。导演以某一海洋事件为契机拍摄纪录片。譬如讲述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海湾漏油》;讲述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的《难以忽视的真相》;讲述过度捕捞问题的《渔业危机》;讲述海洋珍稀物种灭绝问题的《我们的海洋》。当然,不应该忘记那部引起了轩然大波,观点较为偏颇的讲述日本捕杀海豚、鲨鱼和鲸等问题的《海豚湾》等。这些纪录片着重描绘的是事件本身,而不是海洋生态。所以,从纪录片的角度说,这样的纪录片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电影”。因为其中既展示了真相,又让人们看到了导演的倾向以及观点,并且具有一个离心的结构,能够让人从纪录片所记录的事件中看到这个社会的运作方式和这个世界的某种特质——其实,作为一部好的纪录片,真相并不是它的终极目标。

作为海洋生态学纪录片,无论它讲述的是什么内容,无论导演的民族性或者是立场是怎样的,他们都是希望人们能从中了解到关于海洋的知识以及海洋生态的概貌。导演和制作人员并不希望你成为海洋学、生态学或者是动物学方面的专家,他们仅仅只是希望我们能意识到海洋以及整个地球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并采取一定的行动。(责编:沈婷婷)

左图:2005年拍摄的《深海异形》建立在2年前的那部重返泰坦尼克号残骸的《深渊幽灵》的基础之上

下图:在《深海异形》中,卡梅隆猎奇般地展示了深海和水底火山口附近的特殊生态系统。这里的水体理化环境特殊,能在这里生存的动物有着极为特殊的结构和与众不同的形态。人类极少能潜入如此深度的海底。

猜你喜欢

雅克纪录片海洋
曾担任过12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罗格逝世,享年79岁
革命画家——雅克·路易斯·大卫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雅克坚信:法雷奥会继续保持强劲的增势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