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霜霉病

2014-04-30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易图永

湖南农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霉层孢子囊霜霉病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易图永

蔬菜霜霉病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易图永

霜霉病是蔬菜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全国各蔬菜产区均有发生,黄瓜、白菜、莴苣、菠菜等蔬菜较容易感染。

症状特点黄瓜霜霉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形成多角形病斑(见图1)。发病初期,在叶背常形成细小的浸润状多角形病斑,病斑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斑的扩大,在病斑上会逐渐生出较短的、灰白色绒毛状物(见图2),严重时形成灰色霉层。后期严重时,则形成紫褐色的较大多角斑,在叶背病斑相应的叶片正面出现黄色失绿斑(见图3)。

图1 多角形病斑(黄瓜)

图2 灰白色绒毛状物(黄瓜)

图3 黄色头绿斑(黄瓜)

白菜、莴苣发病多从下部或外部叶片开始,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淡绿色小斑,扩大后病斑呈黄色(见图4),因其扩展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空气潮湿时,在叶背相应位置布满白色至灰白色稀疏霉层(孢囊梗和孢子囊)(见图5)。病斑变成褐色时,整张叶片变黄,随着叶片的衰老,病斑逐渐干枯。大白菜包心期以后,病株叶片由外向内层层干枯,严重时只剩下心叶球。花轴受害后呈肿胀弯曲状畸形。花器受害后经久不凋落,花瓣肥厚、绿色、叶状,不能结实。种荚受害后瘦小,呈淡黄色,结实不良,空气潮湿时,花轴、花器、种荚表面可产生较茂密的白色至灰白色霉层。菠菜霜霉病的症状与白菜相似,只是背面形成灰紫色的霉层(见图6)。

图4 黄色病斑(白菜)

图5 白色稀疏霉层(莴苣)

蔬菜霜霉病的诊断要点:叶片正面为多角形、不规则的褪绿病斑,背面长有白色、灰色或者灰紫色霉层。

发病特点霜霉病菌是卵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或者以孢子囊在植株上不断侵染危害,周年循环。田间病叶上的孢子囊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孢子囊萌发后,从寄主的气孔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环境适宜时潜育期仅为4~5天,环境不适宜潜育期可延长至8~10天。病斑上又可产生孢子囊进行多次再侵染,不断扩大、蔓延。该病主要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发生的最适宜温度是16~24℃,适宜的发病湿度为85%以上,特别是在叶片有水膜时,最易受侵染发病。湿度低于70%,病菌孢子囊难以发芽侵染;湿度低于60%,病菌不能形成孢子囊,发病轻。

防治方法①选择抗病品种。目前,抗霜霉病的黄瓜品种有津春4号、津优1号、蔬研2号、蔬研6号、中农18号、中农118号等。②加强栽培管理,避免田间湿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对于黄瓜,可以采取高温闷棚防病的方法。③化学防治。发病前,每667平方米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1公斤,每9~10天喷1次,或45%百菌清烟剂熏蒸,每7~9天1次。熏烟于晚上闭棚时开始,次日清晨放风。药剂应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性产生。预防性防治每667平方米可选用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25克、80%山德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50~180克、40%达科宁悬浮剂600倍液165克、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0克、56%靠山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150~200克、64%杀毒矾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0克等药剂喷雾。发病初期可选用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72%克露可湿性粉剂、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等药按要求稀释喷雾防治。

猜你喜欢

霉层孢子囊霜霉病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不结球白菜霜霉病菌株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研究
番茄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蕨类植物孢子囊的结构、功能和演化*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如何防治辣椒疫病
芽孢杆菌可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
温湿度与光照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及存活的影响
万寿菊制种田中的病害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