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对妇科盆腔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4-04-26戴李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

戴李华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了2010年3月~2013年3月本院经临床检查和手术病理确诊的女性盆腔肿瘤患者共102例, 其中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56例为观察组, 采用B超检查的46例为对照组, 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观察组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2.9%(52/56),B超检查组的91.3%(42/46)。根据病理类型进行分类, 其中子宫肌瘤34例, 子宫颈癌16例, 子宫内膜癌8例, 卵巢良性肿瘤14例, 子宫腺肌瘤20例、卵巢的恶性肿瘤8例。而两种检测方法对子宫肌瘤和卵巢良性肿瘤的检出率较高。结论 多层螺旋CT在临床妇科盆腔肿瘤检查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医师可根据检测结果正确的进行鉴别和诊断,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盆腔肿瘤;临床应用

盆腔肿瘤属于一种常见的盆腔疾病, 在此类疾病的诊断过程中, CT和B超是目前检查的主要手段。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层螺旋CT技术也在临床上实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在较短时间内扫描获取多层图像, 并不间断的进行数据采集, 逐渐成为盆腔疾患检查诊断的重要手段[1]。本次研究中, 作者将多层螺旋CT以及B超检查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对比,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0年3月~2013年3月本院经临床检查和手术病理确诊的女性盆腔肿瘤患者共102例, 患者年龄在24~72岁, 平均年龄(47.3±11.2)岁,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部包块以及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异常等。根据临床检查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 其中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56例为观察组, 采用B超检查的46例为对照组。

1. 2 方法 采用东芝Aquilion16层螺旋CT, 扫描管电压120 kV, 电流110 MAS, 球管旋转时间0.5 s, 层厚0.75 mm, 间隔0.5 mm;扫描前2~4 h服大量清水, 充盈膀胱, 并在阴道中塞入纱布卷。患者仰卧体位, 扫描范围由耻骨联合至髂嵴, 如果病变范围广, 则扩大扫描范围;先平扫确定病灶部位及密度, 再做增强, 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静脉注射碘海醇80~100 ml, 用量2 ml(体重), 注射流率3.0~3.5 ml/s, 注射对比剂开始后于25 s、90 s行二期增强扫描, 每例均行多平面重建(MPR重建)。

对照组采用B超进行检查, 检查前要求要求膀胱保持充盈, 然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 检查过程中使用探头进行横向、斜向等多角度扫描检查, 然后再探头加压后检测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周围组织关系等。

1.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使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后根据病理类型进行分类, 其中子宫肌瘤34例, 子宫颈癌16例, 子宫内膜癌8例, 卵巢良性肿瘤14例, 子宫腺肌瘤22例、卵巢恶性肿瘤8例。两种检测方法对子宫肌瘤和卵巢良性肿瘤的检出率较高。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观察组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2.9%(52/56),B超检查组的91.3%(4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3 讨论

临床上, CT检查是妇科盆腔肿瘤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 相对于B超检查来说, 通过CT进行检查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示肿瘤的大小及数目, 它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力, 可避免肠蠕动或肥胖等因素的影响, 从而为临床肿瘤诊断提供有效的信息和依据。而B超等检查方法易受到肠腔气体的干扰, 且超声波远场强度衰减, 这会导致对肿瘤的判断存在一定的难度[2-4]。对比研究发现, B超可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它对于早期子宫恶性肿瘤并无特异发现, 因此比较容易出现漏诊情况。CT主要用于临床分期不清时, 来进一步明确肿瘤的范围和分期, 评价中晚期肿瘤间质浸润深度、盆腔内脏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5, 6]。本次研究中, 所选取盆腔肿瘤患者检查结果比较显示, 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2.9%(52/56), B超检查组的91.3%, 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表明, CT可在增强扫描, 并作MPR后对盆腔的肿瘤进行全面观察, 通过CT对肿瘤内部结构进行显示, 确定其是否发生转移,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的体征、症状等进行分析确诊, 准确率相对较高。但是对于一些病例来说, 其表现并不典型, 临床上存在定性或定位上的困难。同时CT诊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对于一些女性早期生殖器肿瘤及小癌病灶显示不够敏感, 从而不能够对子宫肌瘤进行明确的诊断和定位, 对此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测方法来进行联合诊断分析, 以此来提高临床诊断率。

参考文献

[1] 周敏,李海. B超和CT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价值的对比分析.广东医学,2009,27(1):97-100.

[2] 李莹,任艳蕾.经阴道超声诊断盆腔肿块的价值, 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3(26):3781-3782.

[3] 张海南,张书旭,汤日杰,等.盆腔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2):150-154.

[4] 吴爱平,陶亚丽,徐玉倩,等.超声诊断妇科盆腔囊性肿块103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8(1):157-159.

[5] 荆春丽,杨光.阴道彩超对盆腔肿块的诊断价值.中国妇幼保健,2008,23(6):851-852.

[6] 梁美云. 60例盆腔肿块CT影像学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8):99-102.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了2010年3月~2013年3月本院经临床检查和手术病理确诊的女性盆腔肿瘤患者共102例, 其中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56例为观察组, 采用B超检查的46例为对照组, 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观察组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2.9%(52/56),B超检查组的91.3%(42/46)。根据病理类型进行分类, 其中子宫肌瘤34例, 子宫颈癌16例, 子宫内膜癌8例, 卵巢良性肿瘤14例, 子宫腺肌瘤20例、卵巢的恶性肿瘤8例。而两种检测方法对子宫肌瘤和卵巢良性肿瘤的检出率较高。结论 多层螺旋CT在临床妇科盆腔肿瘤检查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医师可根据检测结果正确的进行鉴别和诊断,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盆腔肿瘤;临床应用

盆腔肿瘤属于一种常见的盆腔疾病, 在此类疾病的诊断过程中, CT和B超是目前检查的主要手段。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层螺旋CT技术也在临床上实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在较短时间内扫描获取多层图像, 并不间断的进行数据采集, 逐渐成为盆腔疾患检查诊断的重要手段[1]。本次研究中, 作者将多层螺旋CT以及B超检查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对比,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0年3月~2013年3月本院经临床检查和手术病理确诊的女性盆腔肿瘤患者共102例, 患者年龄在24~72岁, 平均年龄(47.3±11.2)岁,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部包块以及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异常等。根据临床检查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 其中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56例为观察组, 采用B超检查的46例为对照组。

1. 2 方法 采用东芝Aquilion16层螺旋CT, 扫描管电压120 kV, 电流110 MAS, 球管旋转时间0.5 s, 层厚0.75 mm, 间隔0.5 mm;扫描前2~4 h服大量清水, 充盈膀胱, 并在阴道中塞入纱布卷。患者仰卧体位, 扫描范围由耻骨联合至髂嵴, 如果病变范围广, 则扩大扫描范围;先平扫确定病灶部位及密度, 再做增强, 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静脉注射碘海醇80~100 ml, 用量2 ml(体重), 注射流率3.0~3.5 ml/s, 注射对比剂开始后于25 s、90 s行二期增强扫描, 每例均行多平面重建(MPR重建)。

对照组采用B超进行检查, 检查前要求要求膀胱保持充盈, 然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 检查过程中使用探头进行横向、斜向等多角度扫描检查, 然后再探头加压后检测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周围组织关系等。

1.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使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后根据病理类型进行分类, 其中子宫肌瘤34例, 子宫颈癌16例, 子宫内膜癌8例, 卵巢良性肿瘤14例, 子宫腺肌瘤22例、卵巢恶性肿瘤8例。两种检测方法对子宫肌瘤和卵巢良性肿瘤的检出率较高。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观察组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2.9%(52/56),B超检查组的91.3%(4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3 讨论

临床上, CT检查是妇科盆腔肿瘤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 相对于B超检查来说, 通过CT进行检查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示肿瘤的大小及数目, 它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力, 可避免肠蠕动或肥胖等因素的影响, 从而为临床肿瘤诊断提供有效的信息和依据。而B超等检查方法易受到肠腔气体的干扰, 且超声波远场强度衰减, 这会导致对肿瘤的判断存在一定的难度[2-4]。对比研究发现, B超可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它对于早期子宫恶性肿瘤并无特异发现, 因此比较容易出现漏诊情况。CT主要用于临床分期不清时, 来进一步明确肿瘤的范围和分期, 评价中晚期肿瘤间质浸润深度、盆腔内脏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5, 6]。本次研究中, 所选取盆腔肿瘤患者检查结果比较显示, 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2.9%(52/56), B超检查组的91.3%, 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表明, CT可在增强扫描, 并作MPR后对盆腔的肿瘤进行全面观察, 通过CT对肿瘤内部结构进行显示, 确定其是否发生转移,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的体征、症状等进行分析确诊, 准确率相对较高。但是对于一些病例来说, 其表现并不典型, 临床上存在定性或定位上的困难。同时CT诊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对于一些女性早期生殖器肿瘤及小癌病灶显示不够敏感, 从而不能够对子宫肌瘤进行明确的诊断和定位, 对此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测方法来进行联合诊断分析, 以此来提高临床诊断率。

参考文献

[1] 周敏,李海. B超和CT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价值的对比分析.广东医学,2009,27(1):97-100.

[2] 李莹,任艳蕾.经阴道超声诊断盆腔肿块的价值, 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3(26):3781-3782.

[3] 张海南,张书旭,汤日杰,等.盆腔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2):150-154.

[4] 吴爱平,陶亚丽,徐玉倩,等.超声诊断妇科盆腔囊性肿块103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8(1):157-159.

[5] 荆春丽,杨光.阴道彩超对盆腔肿块的诊断价值.中国妇幼保健,2008,23(6):851-852.

[6] 梁美云. 60例盆腔肿块CT影像学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8):99-102.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了2010年3月~2013年3月本院经临床检查和手术病理确诊的女性盆腔肿瘤患者共102例, 其中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56例为观察组, 采用B超检查的46例为对照组, 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观察组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2.9%(52/56),B超检查组的91.3%(42/46)。根据病理类型进行分类, 其中子宫肌瘤34例, 子宫颈癌16例, 子宫内膜癌8例, 卵巢良性肿瘤14例, 子宫腺肌瘤20例、卵巢的恶性肿瘤8例。而两种检测方法对子宫肌瘤和卵巢良性肿瘤的检出率较高。结论 多层螺旋CT在临床妇科盆腔肿瘤检查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医师可根据检测结果正确的进行鉴别和诊断,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盆腔肿瘤;临床应用

盆腔肿瘤属于一种常见的盆腔疾病, 在此类疾病的诊断过程中, CT和B超是目前检查的主要手段。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层螺旋CT技术也在临床上实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在较短时间内扫描获取多层图像, 并不间断的进行数据采集, 逐渐成为盆腔疾患检查诊断的重要手段[1]。本次研究中, 作者将多层螺旋CT以及B超检查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对比,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0年3月~2013年3月本院经临床检查和手术病理确诊的女性盆腔肿瘤患者共102例, 患者年龄在24~72岁, 平均年龄(47.3±11.2)岁,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部包块以及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异常等。根据临床检查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 其中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56例为观察组, 采用B超检查的46例为对照组。

1. 2 方法 采用东芝Aquilion16层螺旋CT, 扫描管电压120 kV, 电流110 MAS, 球管旋转时间0.5 s, 层厚0.75 mm, 间隔0.5 mm;扫描前2~4 h服大量清水, 充盈膀胱, 并在阴道中塞入纱布卷。患者仰卧体位, 扫描范围由耻骨联合至髂嵴, 如果病变范围广, 则扩大扫描范围;先平扫确定病灶部位及密度, 再做增强, 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静脉注射碘海醇80~100 ml, 用量2 ml(体重), 注射流率3.0~3.5 ml/s, 注射对比剂开始后于25 s、90 s行二期增强扫描, 每例均行多平面重建(MPR重建)。

对照组采用B超进行检查, 检查前要求要求膀胱保持充盈, 然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 检查过程中使用探头进行横向、斜向等多角度扫描检查, 然后再探头加压后检测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周围组织关系等。

1.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使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后根据病理类型进行分类, 其中子宫肌瘤34例, 子宫颈癌16例, 子宫内膜癌8例, 卵巢良性肿瘤14例, 子宫腺肌瘤22例、卵巢恶性肿瘤8例。两种检测方法对子宫肌瘤和卵巢良性肿瘤的检出率较高。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观察组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2.9%(52/56),B超检查组的91.3%(4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3 讨论

临床上, CT检查是妇科盆腔肿瘤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 相对于B超检查来说, 通过CT进行检查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示肿瘤的大小及数目, 它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力, 可避免肠蠕动或肥胖等因素的影响, 从而为临床肿瘤诊断提供有效的信息和依据。而B超等检查方法易受到肠腔气体的干扰, 且超声波远场强度衰减, 这会导致对肿瘤的判断存在一定的难度[2-4]。对比研究发现, B超可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它对于早期子宫恶性肿瘤并无特异发现, 因此比较容易出现漏诊情况。CT主要用于临床分期不清时, 来进一步明确肿瘤的范围和分期, 评价中晚期肿瘤间质浸润深度、盆腔内脏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5, 6]。本次研究中, 所选取盆腔肿瘤患者检查结果比较显示, 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2.9%(52/56), B超检查组的91.3%, 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表明, CT可在增强扫描, 并作MPR后对盆腔的肿瘤进行全面观察, 通过CT对肿瘤内部结构进行显示, 确定其是否发生转移,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的体征、症状等进行分析确诊, 准确率相对较高。但是对于一些病例来说, 其表现并不典型, 临床上存在定性或定位上的困难。同时CT诊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对于一些女性早期生殖器肿瘤及小癌病灶显示不够敏感, 从而不能够对子宫肌瘤进行明确的诊断和定位, 对此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测方法来进行联合诊断分析, 以此来提高临床诊断率。

参考文献

[1] 周敏,李海. B超和CT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价值的对比分析.广东医学,2009,27(1):97-100.

[2] 李莹,任艳蕾.经阴道超声诊断盆腔肿块的价值, 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3(26):3781-3782.

[3] 张海南,张书旭,汤日杰,等.盆腔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2):150-154.

[4] 吴爱平,陶亚丽,徐玉倩,等.超声诊断妇科盆腔囊性肿块103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8(1):157-159.

[5] 荆春丽,杨光.阴道彩超对盆腔肿块的诊断价值.中国妇幼保健,2008,23(6):851-852.

[6] 梁美云. 60例盆腔肿块CT影像学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8):99-102.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
探讨X线腹部立位平片、多层螺旋CT在上消化道穿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